Workflow
科学救国
icon
搜索文档
民族危亡之际,“科技脊梁”巍然屹立
新华网· 2025-09-02 14:33
十四年抗战岁月,四万万中华儿女勠力同心,苦难深重的民族在绝境中奋起。这之中有一群人,埋首书 卷间,他们是钻研真理的学者;走出实验室,他们是胸怀信仰的战士。 吴运铎、茅以升、汤飞凡、竺可桢……从研制枪炮到护佑生命,从保障民生到传承学脉,广大知识分子 挺起时代的脊梁,为这场伟大胜利注入了不可磨灭的科学力量。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大义,成为跨 越时空的精神坐标。 他们手握科技"利器"奔赴战场 兵器工业集团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内,首任所长吴运铎的雕像前,总有人驻足凝望。穿过弥漫硝烟, 他"把一切献给党"的誓言,仍在叩击着瞻仰者的心灵。 "拿枪和修枪、造枪都是革命的需要。"1938年参加新四军后,吴运铎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手拿锉刀、 钻头的革命战士。 敌人一次次包围、"扫荡",就抬着机器打游击;缺钢、铜等原材料,就想方设法自制土原料、土设 备……一穷二白之中,吴运铎带领军工人研制出各式炮弹地雷,让新四军从"夺敌械"迈入"自造械"的时 代。 为了研制杀敌利器,3次重伤在吴运铎身上留下了百余处伤口和数十块弹片。在一次修复炮弹时,他遭 遇雷管爆炸重伤昏迷十几天,醒来后硬是挣扎着重返工厂:"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 ...
电子织物、仿生手臂……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等你打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13:36
这是一个佩戴了夹爪的智能仿生手臂,佩戴这个设备的残障人士,可以自主对动作进行精准控制,将杯子按顺序堆叠在一起。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今年全国科普月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科协联合 34家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共同部署开展。今天,首个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中国科技馆和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行。 这是4D打印,能直接打印出具有磁性响应功能的机器人夹爪。在电磁场控制下,这个夹爪既可以轻柔地拿起鸡蛋、蔬菜干、棉花,也可以自动调节握力, 实现柔性夹取。 在中国科技馆的"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上,汇聚和展示了30余个科研团队的智慧结晶,以"可观看、可倾听、可互动"的形式,首次集中展出一批 科技成果转化的"首台套"创新展品。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您看这件衣物,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衣服,它上面缝制的是电子纤维,电子纤维就好像是一个电子器件,可以把普通衣物变身成一 个电子产品,随身携带。 中国科技馆工作人员 魏蕾:这种新型的电子织物,它的核心就在一根根可以导电的纤维上。在这根小小的纤维上,它其实包括了很多微观的结构,在给它 施加交流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