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

搜索文档
课本中,科学星空有多璀璨
人民日报· 2025-09-17 08:54
教材内容更新 -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旨在通过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 [1][11] - 新教材系统呈现中国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事迹 涵盖南仁东、袁隆平、邓稼先等人物 将爱国、创新、求实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11][12] 教学实践形式 - 贵阳市第十八中学开展多阶段教学活动:课前资料搜集、课堂事迹讲解、课后跨时空书信对话 并计划在初三年级组织舞台剧排练 [2] - 成都市中学组织稻田研学活动 学生通过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的沉浸式课程亲身体验"禾下乘凉梦" 累计覆盖1.5万名青少年 [4][5][6] - 青海门源县第三初级中学在原子城纪念馆实地教学 学生通过还原的办公环境和文物了解邓稼先"9次计算"等科研细节 [8][9][10] 科学家精神传播成效 - 学生通过课文和实践活动深化对科学家奉献精神的理解 如南仁东22年打造"中国天眼"、邓稼先在零下30摄氏度环境工作等事迹 [2][10] -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通过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和实物展品 让学生将"粒粒皆辛苦"转化为刻入内心的实践认知 [5][6] - 教材编写注重严谨性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由22万字原著五易其稿浓缩为3000字课文 并经过课堂试教反馈优化 [12] 科学教育体系拓展 - 统编教材覆盖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多学科 包含古代张仲景至现代屠呦呦等科学家的跨时代贡献 [13] - 科学教育结合"双减"政策探索加法 通过研学基地、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3][11]
课本中,科学星空有多璀璨(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29
T N 92 2 3 图①:《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文插图。 图②:《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 者袁隆平》课文插图。 图③:《邓稼先》课文配图。 以上图片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 今年秋季学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教材新增一篇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引起热议。南 仁东的一生"追星"、袁隆平的稻田逐梦、邓稼先的戈壁坚守……课本里的科学家故事,以生动的形式在 青少年心中种下了崇尚科学的"种子",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一代人的深刻记忆。科学家的故事走进课本, 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除了读课文,师生还开展了哪些活动?我们来看几所学校的生动实践。 ——编 者 一起来追"南仁东星" 本报记者 苏 滨 新教材刚发,邹宇昊就翻看起来,很快,他的目光落在一篇新课文上——《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科学家特别了不起!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经历很多挫折,得有坚持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我 们要拿出这种劲头,学习这种品质。"今年暑假,周奕呈报名参加了弘扬科学家精神演讲比赛,"我也想 成为像南仁东爷爷一样的科学家,探索宇宙,奉献祖国,永不言弃!"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研学资源,贵州涌现出一批研学基地。贵阳市第十八中 ...
马达加斯加十二个大区大力推广杂交水稻
商务部网站· 2025-09-15 00:48
(原标题:马达加斯加十二个大区大力推广杂交水稻) 据马达加斯加午报报道,马达加斯加总统府粮食主权国务秘书处正在马全国大力推广杂交水稻种植 技术,这项创新农业技术被视为马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杂交水稻技术已在马12个大区的44 个镇进行推广。 ...
新华述评|为人类和平发展铸就新的历史丰碑
新华社· 2025-09-02 18:11
历史贡献与全球影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持续14年 付出3500多万伤亡的巨大代价 牵制并消灭日军大部分主力 为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提供窗口期 [3] - 中国抗战精神体现为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 杨靖宇 赵一曼等英雄代表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迸发出的最强力量 [4] - 中国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国际秩序建设参与 - 中国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 主张将"独立"作为托管制度目标写入宪章 为维护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利益仗义执言 [5]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为冷战期间国际关系注入新活力 [6] -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 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壮大的里程碑 [7] 经济发展与全球贡献 - 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3679亿元增长到2024年突破130万亿元 增长300多倍 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 [9] - 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转型 高铁 核电 5G 新能源汽车成为闪亮名片 [10] - 改革开放以来贫困人口减少近8亿 占同期全球减贫人数近75% 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11] 全球合作与发展倡议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筑通向繁荣的"幸福路" 包括中老铁路 卡鲁玛水电站 雅万高铁等项目 帮助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到"陆联国"转变 [12][15] - 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通过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惠民项目落地 [12] -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 从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四个维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 理念创新与国际共识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于2017年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并多次写入联合国 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重要文件 [15] - "五个世界"总目标包括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 清洁美丽 为人类未来描绘清晰图景 [15] -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7][17]
双轮驱动!日赚3.29亿元,中信股份半年报出炉,拟分红58.18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8-30 07:2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88亿元 同比下降1.6% [1][3][4] - 净利润598亿元 相当于日赚3.29亿元 [1][3] -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同比下降2.8% [4] - 中期股息每股0.20元 同比增长5.3% 分红总额58.18亿元 [2][7] 业务板块表现 - 综合金融板块收入1397.75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总收入37.9% [2][3][4] - 先进材料板块收入1637.02亿元 同比下降1.9% 占总收入44.39% [2][3][4] - 先进智造板块收入272.77亿元 同比增长7.1% [3] - 新消费板块收入235.24亿元 同比下降2.9% [3] - 新型城镇化板块收入144.37亿元 同比下降32.4% [3] 战略举措与成效 - 推行金融"强核"与实业"星链"两大工程 [2][5] - 服务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5] - 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16.79% [5] - 境外收入658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比达17.9%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6] - 中信戴卡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排名升至第42位 [6] - 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 [6]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计划不低于27% [7] - 实际分红比例从2021年25%提升至2024年27.5% [7] - 近12个月股息率5.3% 高于恒生指数3.2% [7] - 市值规模较2021年增长超1700亿港币 [8] - 市净率从0.25倍提升至0.4倍以上 [8] - 中高层管理人员自愿购股规模突破1亿港元 [7]
“为布隆迪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杂交水稻技术在布隆迪的推广成效 - 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自2009年起已派出6批专家,在15个水稻主产区建立76个示范村,成功选育7个适合当地的稻种 [1][2] -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3800公顷,实现年均增产2.85万吨、增收1425万美元 [2] - 鲁塔纳省2023年试种145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由不足3吨增长到9吨以上,最高突破12吨 [2] 当地农户生活改善情况 - 示范村农户恩达耶辛加种植2公顷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达10吨,已盖新房并饲养家畜 [1] - 布吉加村75公顷示范田试种成功,村民建新房、送孩子上更好学校 [2] - 林格四村采用"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带动134户1072人全部脱贫,并在56个减贫示范村推广 [3] 技术合作项目对布隆迪农业的影响 - 项目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培养农业技术骨干,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3][4] - 布隆迪政府将"依靠援布农业组水稻高产技术助布减贫"列入国家农业发展规划 [3] - 农业与牧业部部长表示项目为布隆迪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3]
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帮助当地种植杂交水稻3800公顷 “为布隆迪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人民日报· 2025-08-04 05:55
项目成果 - 在布隆迪15个水稻主产区建立76个示范村[2] - 成功选育7个适合当地稻种[2] -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3800公顷[2] 产量提升 - 示范村水稻单产从不足3吨/公顷提升至9-12吨/公顷[2][3] - 实现年均增产2.85万吨稻谷[2] - 鲁塔纳省试种145公顷杂交水稻单产达9吨/公顷以上[2] 经济效益 - 项目带动年均增收1425万美元[2] - 布班扎省林格四村134户1072人全部脱贫[3] - 农户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实现收入大幅增长并改善生活条件[1][2] 技术推广 - 创新采用"生产性投入基金"模式保障生产资料供应[3] - 该模式已在56个减贫示范村成功推广[3] - 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骨干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3] 区域发展 - 鲁塔纳省成为布隆迪新粮仓[2] - 布吉加村合作社规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280公顷[2] - 布隆迪政府将水稻高产技术列入国家农业发展规划[3]
中国的“印象分”何以不断提高(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1 05:58
中国全球形象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 - 全球公众对中国正面评价持续攀升 高收入国家对中国持正面看法受访者比例中位数为6年来最高 [1] - 政策优化推动外国人来华体验 包括240小时过境免签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便利措施 [1] - 通过直播和社交平台刷新世界对中国认知 外国游客评价中国环境优美购物方便人民友善 [1] 开放型经济政策实践 - 坚持举办进博会广交会链博会等国际展会 保持市场开放对抗关税壁垒 [2] - 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 填补国际调解领域机制空白完善全球治理 [2] -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发出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明确立场宣言 [2] 国际合作与发展贡献 - 杂交水稻技术使布基纳法索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实现大米零进口 [3] - 在塔吉克斯坦建立中亚首个鲁班工坊 为超1500名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3] - 通过基建合作推动各国公路铁路学校医院工业园区建设 [3] 文化软实力输出 - 《黑神话:悟空》游戏走红国际市场 展现中国文化影响力 [3] - 非遗版春节活动让世界共享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3] - 云南老山茶走进联合国总部 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交流 [3] 发展模式认可度 -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获得国际社会认同 [4] - 持续作为世界发展的开放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文明力量 [4] - 通过实际行动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 [4]
以农业创新链延长产业链
经济日报· 2025-07-21 05:59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改革 - 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需要提高创新效率、突出产业应用、完善创新生态 [1] - 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强化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在科技规划制定、政策决策和计划实施中的参与度 [1] - 隆平高科在杂交水稻育种取得突破,大北农集团在生物饲料和动物育种拥有核心技术,极飞科技将无人机和AI技术应用于农业 [2] - 下一步将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建立企业创新能力动态监测机制,培育龙头型、高速成长型和潜力型农业科技企业 [2] 产业应用与成果转化 - 创新链与产业链脱节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大梗阻,需要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全链条协同体系 [2] - 农业农村部已认定50多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上千家科研院校和企业参与联盟建设 [2] - 促进成果转化需在前端引入第三方机构,中端加强中试验证,末端突出推广应用实效和市场占有率等产业评价标准 [3] 创新生态建设 - 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农业科技创投基金 [3] - 推广创新积分制,强化农业科技领域贷款政策力度,完善融资、保险等专属金融产品及担保机制 [3] -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3] 全球创新网络 -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全球农业发展迎来新格局 [3]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要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大国际人才和先进技术引进交流 [3]
商务部副部长答21:“十四五”中老铁路等重点基建项目建成运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5:03
贸易投资成果 - 中国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从2021年2.7万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占整体贸易比重由45.3%提升至50.7%,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51.8% [2] - 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规模超24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共建国家投资超1600亿美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超800亿美元 [2] 项目建设进展 - 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 [2] - 中老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运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建设加速区域互联互通 [2] - 农业、教育、卫生等领域民生项目落地,如菌草、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本地技术人才培养 [2] 新兴领域合作 - 中国与5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 [3] - "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至36个,形成丝路电商日、丝路云品等合作品牌,120余家国家馆助力伙伴国产品入华 [3] - 绿色基建、清洁能源及绿色矿产国际合作积极推进 [3] 机制平台建设 - 通过双边经贸联委会、贸易畅通工作组等机制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展会加强经贸对接 [5] - 与厄瓜多尔、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与安哥拉、塔吉克斯坦签署投资协定,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