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搜索文档
据以色列Calcalist网站报道,位于特拉维夫南部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在伊朗的导弹袭击中遭受了约5.72亿美元的损失。
快讯· 2025-06-20 14:22
据以色列Calcalist网站报道,位于特拉维夫南部的魏茨曼科学研究院在伊朗的导弹袭击中遭受了约5.72 亿美元的损失。 ...
【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院学部举办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国际研讨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6-02 10:54
5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举办的"可持续发展与开放合作:科学共同体的责任"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 14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和国际科学组织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学部主席团成员,以及中国科学院院 士和外籍院士代表共60余人出席会议。 据了解,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侯建国在报告中指 出,当前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交织叠加,新科技革命机遇与挑战并存,正深 刻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格局。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的国家科研机构,多年来持续加强在生态环境、生命健康、能 源科技等领域的研究布局,为推动新兴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方案。他强调,面向未来,中国 科学院将始终坚持开放办院理念,与各合作伙伴和全球优秀科学家一道,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加 强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合作开展可持续发展咨询评议,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数据开放共享和人工智能赋能,携 手为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相关院士代表围绕大数据、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科学、生命健康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和相关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
科技强国筑梦行精彩继续,专家现场解密真菌世界、人工智能前沿
新京报· 2025-05-30 10:47
5月27日下午,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走进首师大顺义附小教育集团养正校区与大兴区北臧村 镇人民政府。 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在北京市科学技术 协会指导下组织开展,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 求,以科学家精神为纽带,搭建科学与大众的桥梁,通过展现科学家求真创新、爱国奉献的事迹与精 神,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浓厚氛围;并且引导公众 深入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与创新意识,为培育创新文化 土壤、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凝聚精神力量。同时,活动也期望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激励公众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勇担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齐莎,以"求真·开 拓:中国真菌学先驱者的精神图谱"为题,为首师大顺义附小线上线下(300959)1500余名师生带来了 一场精彩的讲座。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晓茹,以"人工智能与生成式大模 型技术"为 ...
于生命长河照见“我是谁”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语言生动是本书一大特色,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表达贯穿作者行文始终。各章节标题用谚语、名言警句 等连接生命的故事,"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解码物种地理隔离的造化玄机,"人之初,性本善"透视表型 改变和行为演化的进化逻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则诠释了基因积累的量变质变。又如在解释基因 突变时,书中饶有趣味地对比了王安石的两句诗词。"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推敲,从"到""过""入"到选 定"绿"字,所描绘的画面是一样的,这是"同义突变"。而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改为"明月当空 照,黄犬卧花萌",就是一种"错义突变",因为王安石不知道,"明月""黄犬"在当地分别指代的是鸟和 昆虫。书中表达上的巧思,打破了科技术语的认知壁垒,拉近了读者与生命科学的心理距离。 《有生以来:生命演化启示录》:刘晨光著;上海交通大 学出版社出版。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不断取得突破:合成生物学重塑工业体系,基因技术改写疾病治疗规则,人 工智能深度解析生命密码。《有生以来:生命演化启示录》这部源自上海交通大学前沿课程的科普著 作,以生物学视角解读亿万年生命演化史诗,透视人类"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生命演化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从最简单 ...
“倒退几十年”:千疮百孔的美国科研能熬过特朗普2.0吗?
虎嗅· 2025-05-08 15:13
科研经费削减 - 特朗普政府终止对气候变化、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艾滋病预防等领域的1000多项资助 [1] - 考虑将NASA科学预算减半,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开支削减40% [2] - 2024年联邦政府研发支出达2000亿美元,其中国防相关研究占一半 [8] - NIH作为非国防科研资助最大部分,2024年投入近480亿美元,资助超6万个研究项目 [9] 科研机构与人员影响 - 特朗普政府头三个月解雇NIH、CDC、FDA等科学机构数千个岗位 [15] -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宣布解雇1万名员工 [16] - 联邦科学家队伍从2020年的28万人大幅缩水 [15] - NSF将今年颁发的研究生奖学金数量减半 [25] 大学与研究生态 - 美国大学2023年研发投入达1090亿美元,近600亿美元来自联邦政府 [21] - 特朗普政府取消或终止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数十亿美元经费和合同 [23] - 哈佛大学因拒绝政府要求被冻结22亿美元经费并起诉政府 [23] -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称当前是195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最大威胁 [25] 私人领域替代性 - 部分观点认为私人领域可替代公共科研投资,但专家指出基础研究难以被取代 [12] - 公司更倾向资助有明确应用前景的后期研发而非早期基础研究 [12] - 儿童癌症治疗等低盈利领域研究将受严重影响 [35][36] 国际竞争力与人才流失 - 2023年国际留学生占美国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39%,但趋势可能逆转 [26] - 《自然》调查显示80%非美科研人员因政治局势不愿赴美工作 [27] - 欧洲等多国计划招聘美国科研人员 [30] - 美国国家科学院警告其他国家可能在清洁能源、新技术等领域赶超 [37] 创新与经济影响 - 联邦经费削减导致研究人员减少论文发表,增加专利申请,但创业公司减少 [32] - 基础研究枯竭将阻碍全行业技术创新 [37] - 美国前众议院科学委员会主席称创新机器可能被永久削弱 [38]
山东119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大众日报· 2025-04-29 09:07
表彰概况 - 山东受表彰人员共119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80人,全国先进工作者39人 [1] - 受表彰人员来自制造业、教育、卫生、科学研究、党政机关等10余个行业 [2] - 受表彰人员中中共党员99名,女性28名 [2] 行业分布 - 受表彰人员中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人选112名,占比94.1% [2] - 企业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农民工两类人选比例超过要求 [2] - 所属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的54名,占比45.4% [2] - 56名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中64.3%(36名)所属领域为制造业 [2] 科技与乡村振兴 - 受表彰人员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的28名,占比23.5% [2] - 24名农民受表彰人员中齐鲁乡村之星3名(占比12.5%),农村致富带头人6名(占比25%) [2] 历史背景 - 1950年至2020年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 [3] - 1995年后每5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今年为第17次评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