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普
icon
搜索文档
弘扬精神力量 矢志创新发展——聚焦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新华社· 2025-06-01 17:05
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核心内容 - 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24日至31日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5月30日,期间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激励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科技强国努力奋斗 [1] 弘扬科学家精神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出包括侯云德院士68年前入党志愿书手稿在内的10件珍贵藏品,讲述科学家报国故事 [2] - 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高校、企业、科技创新园区,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栏目邀请院士与青年科技工作者探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内涵 [2] - 福建推出科学家故事大型音乐情景剧《八闽繁星》,全景呈现科技工作者在八闽大地的奋斗历程 [2] 科技成果展示与科普活动 - 重庆市科技活动周AI与机器人展区展示踢球射门机器人、多才多艺机器狗等"钢铁伙伴",吸引儿童互动 [3]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邀请百余名中学生探秘"国之重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展示智慧医疗、脑机接口等10余项前沿科研成果 [3] - 贵州科技馆"科学之夜"将科学探索延伸至夜间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播撒创新种子 [3] 科技服务民生实践 - 河北农业专家服务团深入种植基地为农户解决技术问题,新疆科普大篷车为30余所乡村学校带去航天科普互动展 [4] - 宁夏吴忠市科技特派员吕世文指导养殖户科学饲养畜禽,并通过营养科普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 [4] -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强调科技工作者需以10年为奋斗刻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民族复兴 [4]
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科学家故事搬上舞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30 12:37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馆举办全国科学家故事馆校众创展演活动,多家科技馆的原创科学家故事戏剧被搬上舞台 [1] - 展演活动前期面向全国"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征集作品,累计收到5大类作品1300余件,包括"科技馆里的思政课教案""科学家故事微剧本""科学家故事戏剧"等 [3] - "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将继续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动科技场馆、学校和社会机构对征集作品进行培育和孵化,并公益共享优秀作品,推选参加全国科普月展演活动 [3] 创新雨林特别节目 - 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栏目推出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特别节目"创新雨林",探讨科学家精神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5][6] - 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在科研路线或商业模式上推陈出新 [6]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表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把科技创新当作兴趣去热爱,融入工作和生活点滴 [6] - 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指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挑战重大科学问题,冲击世界科学前沿 [6] 后续活动安排 - 5月31日中国科技馆将开展球幕特色天文课品牌活动,带领观众了解"中国天眼"及其发现的宇宙神秘脉动 [6]
三亚市第二十一届科技活动月启幕
海南日报· 2025-05-27 09:47
科技活动月概况 - 三亚市第二十一届科技活动月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正式开幕 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与关注 [1] - 开幕式设置近40个互动展区 涵盖消防科普、答题活动、科普集卡游戏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等多家单位展出甲醇发动机、农业无人机、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等高科技展品 展示"高精尖"技术成果 [1] 活动规划与特色 - 三亚市科工信局计划组织开放科普基地、科技馆等资源 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2] - 将推出科普进校园、"海陆空"一日游研学等6场系列主题活动 重点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广科技体验 [2] 三亚科技创新成果 - 三亚聚焦南繁、深海特色领域 已建成崖州湾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2] - 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达53个 包括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2] - 2024年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奖项19个 覆盖深海科技、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2]
【新闻随笔】科研越开放 科普越有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11:01
科普活动规模与内容 -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开放135个单位近400处科研场地 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 吸引6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 [1] - 活动特别增设人工智能专场 包括软件研究所展示机器人智能大脑和操作系统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试开放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科普馆 [1] 科普活动社会价值 - 科研院所开放活动打破科学与大众的次元壁 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科学概念具象化 对青少年具有科学启蒙作用 [2] - 公众通过科普活动直观感受国家科技实力提升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 [2] 科普与科技创新关系 - 科普是夯实国家创新根基的关键环节 通过培育创新人才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3] - 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知识 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为科技创新培育群众基础 [3] - 科普活动连接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 通过培育市场基础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 [3] 科普事业发展方向 - 需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普体系 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4] - 高校科研院所、媒体及第三方组织需创新科普形式 丰富科普产品与服务供给 [4]
5年来三大科技顶刊上海发文占全国29.2% 上海科技节周六启动 重点实验室欢迎打卡
解放日报· 2025-05-13 09:37
2025上海科技节概况 - 2025上海科技节将于5月17日启动,为期两周,覆盖全市16个区,举办近2000场次活动 [1] - 48家科普基地推出优惠价,56家重点实验室和大科学设施向公众开放 [1] - 科技节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设置六大专题活动:开幕式、会议、开放活动、赛事、媒体科普和闭幕式 [1] 科技节历史与影响力 - 上海科技节自1991年创办,是全国首个政府主导、全球第二个以城市命名的科技节 [1] - 5年来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顶级期刊发文量占全国29.2% [2] 启动仪式特色活动 - 启动仪式前举行科学家走红毯仪式,邀请各领域杰出科学家及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代表 [2] - 红毯仪式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展现科学成就,虚实结合提升视觉体验 [2] - 启动仪式后举办第4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该大会自2022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 [2] 科技传播与国际合作 - 2027年第19届世界科技传播大会筹备工作启动,市科委围绕"创新、传播、融合"定位搭建国际科技传播网络 [2] - 探索科技传播新范式,培育科普产业创新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