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体育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狗巡场、无人机足球……南沙这场活动科技感爆棚
环球网· 2025-11-28 17:21
来源:环球网 近日,"全运引力场·广州够精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科技全运全民共享"系列活动之"活力大 湾区 潮涌共图南"南沙专题展在南沙区蒲洲广场举行。 活动中,前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运动员、羽毛球世界冠军孙瑜现场分享了其世界冠军成长历程,来自粤港 澳大湾区的多家领军科技企业集中展示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众多市民零距离感受"科技+体育"的创 新魅力。 南沙三大亮点 展现滨海新城独特风情 活动现场,"全运引力场·广州够精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科技全运全民共享"系列活动之"活 力大湾区 潮涌共图南"南沙专题展正式启动。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数字技术部创新应用处处长袁国栋表示,南沙秉持"办赛事就是办 城市"理念,扎实推进全运场馆智慧化升级。南沙体育馆完成近2万平方米绿色智慧改造,南沙国际网球 中心实现"场地全满贯"配置,让赛事红利真正转化为市民福利。他进一步强调,希望以十五运会为"超 级场景试验场",推动前沿科技惠及每一位参与者和市民。 南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迎接全运盛会,南沙精心打造三大体验亮点:一是"科技互动",设 置"AI运动""数字赛场"等互动项目,让市民亲身感受科技赋 ...
再见,大湾区!2029,“湘”约湖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22 11:09
在广东深圳前海欢乐剧场举行 闭幕式以海天为幕、城市为景 融合科技赋能与岭南文化 呈现了一场文化体育盛宴 这些精彩瞬间值得再刷一遍 体育图标动起来! 机器人做上广播体操 11月21日晚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式 快看! 一个个本届全运会的体育图标动了起来 0:00 它们与粤式美食互动 穿梭于大湾区各地 闪现在各个地标建筑 穿插在刺绣、折扇等传统文化符号中 展示了生机勃勃的湾区风采 在闭幕式现场 机器人跟着大家一起 整整齐齐地做上了第九套广播体操 你上学做的是第几套? 惊艳返场! 被鳌鱼灯的中式浪漫美到了 龙头鱼身、金光熠熠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上火爆出圈的鳌鱼灯 "游"到了闭幕式现场 演绎别样中式浪漫 来自未来! "人机共舞"舞出创新之城的非凡活力 在未来的城市集控操作间里 人类与机器人是如何共同工作的? 全运会闭幕式的舞台上 智慧的火花不断迸现 创新的光芒更加耀眼 科技之光不断闪动 开创出生机盎然的未来空间 "人机共舞" 舞出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非凡活力 这一幕,难忘! 回顾全运会精彩时刻 本届全运会上那些难忘的赛场瞬间 你还记得吗? 在粤港澳三地的88个竞赛场馆里 一个个比赛日 一场场精彩对决 一幕幕奋力拼搏 都 ...
体育热度带动文旅消费 “体育+”赋能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10:01
科技与体育融合 - 赛事应用全球首个基于车规级芯片实现的L4级无人驾驶专线汽车,使用100%车规级零部件并全栈自研软件算法,具备国际成本竞争力 [1] - 通过5G-A、AI数字人、云渲染等技术打造支持万人并发的3D虚拟空间,观众可生成数字分身与运动员互动,累计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 [1][2] - 闭幕式集中展示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5G云控、无人驾驶等最新科技产品,采用“赛时秀科技,赛后留产业”模式推动区域发展 [2]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 赛事期间前往广州、深圳、珠海等主要承办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6%,深圳作为闭幕式举办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8.4% [2] - 特定赛事期间深圳大运中心周边5公里内部分酒店热门房型售罄,全运会期间广州、深圳、汕头、珠海、佛山位列民宿预订量前列,其中汕头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30% [3] - “00后”和“90后”成为民宿消费主力,占比分别达30%和29%,客源地前五为北京、广州、深圳、上海、佛山 [3] - 东莞推出“跟着十五运游东莞”系列文旅活动,持有观赛通行证可免费游览10个景区,通过“赛事+交通+酒店+景区”全流程服务引导消费 [3] 区域协同发展 - 本届全运会探索出“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新机制,促进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为区域一体化积累经验 [4] - 在场馆布局、交通衔接、信息系统、食品安全、市场开发、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实践,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合作范例 [4] - 国家体育总局将和粤港澳三地签署《关于加强体育合作、促进融合发展的协议》,持续以体育为媒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4][5]
科技全运 精彩纷呈
人民日报· 2025-11-22 07:31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22日 05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科技+体育正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建辉表示,十五运会不仅是 体育科技的练兵场,更是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近日举办"科技全运"专题新闻发布会,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介绍, 广东赛区遴选130多款高科技产品,涵盖"技绽开幕、智慧场馆、赛事保障、科技助残"四大场景,多维 度构建科技赋能体育的新范式。 从"海马"号深海取火到人形机器人参与传递火炬,从裸眼3D精彩呈现到机器人敲击乐器,科技元素添 彩十五运会。智慧赋能贯穿赛事,广州赛区的纳米改性橡胶跑道兼具实用性与环保性,深圳赛区的全 域"感知网"实现0.05秒足球轨迹捕捉,5G—A、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让场馆运维更智能。南方电网 无人巡检设备、无人驾驶服务专线等成果,彰显广东创新实力。科技力量温暖人心,20余款助残科技产 品将亮相残特奥会,智能爬楼梯轮椅、脑控设备等将为运动员提供服务。香港科技大学研发的制冷涂层 帮助志愿服务站节能减碳,可回收竹塑颁奖台令人惊喜,食品溯源、自由视角观赛等让科技进步可感可 知可及。 ...
“体育+”赋能 赛事流量变经济增量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04:09
科技与体育融合 - 专为赛事开辟的L4级无人驾驶汽车专线,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和全栈自研软件算法,在国际市场极具成本竞争力 [1] - 通过5G-A、AI数字人、云渲染等技术打造支持万人并发的3D虚拟空间,观众可生成数字分身与运动员虚拟形象互动,累计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 [1][2] - 闭幕式成为“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5G云控等最新科技的集中秀场,采用“赛时秀科技,赛后留产业”的模式 [2]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 赛事期间前往广州、深圳、珠海等主要承办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6%,深圳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8.4% [2] - 全运会期间汕头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30%,“00后”和“90后”成为民宿消费主力,占比分别达30%和29% [3] - 东莞推出“跟着十五运游东莞”系列文旅活动,持有观赛通行证可免费游览10个景区,通过“赛事+交通+酒店+景区”全流程服务引导消费 [3] 区域协同与融合发展 - 探索出“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新机制,促进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为区域一体化积累经验 [4] - 在场馆布局、交通衔接、信息系统、食品安全、市场开发、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多项协同创新实践 [5] - 国家体育总局将和粤港澳三地签署合作协议,持续以体育为媒巩固拓展十五运会成果,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4][5]
“赛时秀科技,赛后留产业”,“体育+”赋能区域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1-21 22:34
市场开发与财务表现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市场开发总收入达18.4亿元人民币,涵盖赞助、捐赠、特许经营和门票[1] 科技应用与产业融合 - 赛事开辟全球首个基于车规级芯片实现的L4级无人驾驶专线,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和全栈自研软件算法,具备国际成本竞争力[2] - 通过5G-A、AI数字人、云渲染等技术打造支持万人并发的3D虚拟空间,累计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实现“体育+元宇宙”跨界创新[2] - 闭幕式成为高科技秀场,汇聚“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5G云控、无人驾驶等最新科技产品[2] - “赛时秀科技,赛后留产业”模式推动“科技+体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新引擎和区域协同新纽带[3] 文旅消费与区域经济 - 赛事期间前往广州、深圳、珠海等主要承办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6%,深圳作为闭幕式举办地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8.4%[3] - “赛事+交通+酒店+景区”全流程服务将观赛流量有效引导至文旅、餐饮、零售等消费领域[3] - 十五运会期间汕头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30%,广州、深圳、汕头、珠海、佛山位列民宿预订量前列[4] - 特定赛事期间深圳大运中心周边5公里范围内部分酒店热门房型售罄[4] - 东莞策划“跟着十五运游东莞”系列活动,推出6条旅游线路,持观赛通行证可免费游览10个景区,促进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消费留量[5]
赛事落幕,创新延续:十五运会构建“科技+体育”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1 21:23
开幕式与闭幕式科技展示 - 开幕式采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进行水下火种采集,并由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夸父”担任零号火炬手[1] - 开幕式应用人形机器人群体协同奏乐、AIGC生成吉祥物动画、裸眼3D与全息投影等沉浸式技术[1] - 闭幕式成为汇聚“液态画布”、裸眼3D、智能穿戴、5G云控、无人驾驶等最新科技产品的秀场[1] 赛事运营与体验科技 - 运营商搭建粤港澳400G超低时延专网,支持8K超高清信号实时回传,观众可通过VR设备自由切换多视角获得沉浸感[1] - “全运广州”小程序提供AR导览、AI数字人志愿者服务,实现问场馆、查赛程秒回应[1] - 首次跨境马拉松采用“人脸识别+手环定位+计时计分”三重核验机制,实现无感通关[1] - 深圳市体育中心通过4207个信号天线与1767个无线AP设备构建全域“感知网”,结合5G技术以毫秒级效率支撑赛事运行[3] 体育器械与机器人应用 - 在标枪、铁饼等长投项目中使用机器狗转运投掷器材,极大提升比赛效率[3] - Aimas机器人凭40+个高自由度关节,能精准复刻羽毛球动作与运动员“人机对练”,或在观众区进行互动表演[6] - “Acemate”网球机器人具备4K双目摄像头融合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能像专业选手一样预判球路并回击[7] - 煜禾森团队投入具备完全自主导航能力的移动机器人集群进行表演,依托去中心化协同算法确保高精度协同[4] 科技产业与市场前景 - 全国体育器械生产企业超过6.3万家,产业产值从2015年的1.12万亿元提升至1.5万亿元以上,十年间增长34%[7] - 行业涌现8家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上市生产企业,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7] - 科技赋能体育的理念可延伸至教育、零售等多个领域,为不同角色生成实时、个性化内容模块[7] - 赛后,南方电网“空-地-隧”一体化无人巡检系统将全面应用,预计替代65%的人工巡检任务、年均减少故障经济损失超千万元[6]
(粤港澳全运会)全运会科技亮相广州南沙 吸引民众零距离感受
中国新闻网· 2025-11-17 16:16
中新网广州11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全运引力场·广州够精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科技全运全 民共享"系列活动之"活力大湾区 潮涌共图南"南沙专题展,近日在广州南沙举行。活动现场,来自粤港 澳大湾区的多家领军科技企业集中展示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民众零距离感受"科技+体育"的创新魅 力。 (粤港澳全运会)全运会科技亮相广州南沙 吸引民众零距离感受 "从20岁首夺尤伯杯到后来带伤坚持、重返赛场,我深切体会到:体育精神不仅在于拼搏争光,更在于 跌倒后依然选择站起的坚持。"羽毛球世界冠军孙瑜表示,此次看到"零碳"科技、智能装备等创新成 果,科技能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防护与支持。 广东省足球协会副主席周穗安表示,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发展,如智能微型足球场、无人机足球等创新 型项目,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运动体验,更容易吸引孩子参与其中。期待未来智能微型足球场能够大量进 社区,活跃居民文体活动。(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活动现场。南沙区政府 供图 据介绍,此次系列活动由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沙区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旨在以沉浸式体验方 式,直观诠释"活力大湾区 潮涌共图南"理 ...
全运科技盛宴11月7日天河启幕
环球网资讯· 2025-11-05 11:09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全运引力场·广州够精彩”科技全运全民共享系列活动,将于2025年11月7日在广州天河区天德广场启幕 [1] - 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示科技与体育的融合,让市民零距离感受其魅力 [1][3] - 系列活动后续还将于2025年11月15日在南沙区蒲洲广场、11月30日在天河区花城汇南屏广场举行 [5] 参与企业与展示技术 - 参与企业包括亿航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将展示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1][5] - 参与企业包括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将展示氢能机器狗 [1] - 其他参与方包括中国人寿保险广州市分公司、广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广州分公司等企业,将展示最新科技成果 [1] 展区设置与互动体验 - 活动设置七大主题展区,包括“零碳”全运科技展区、“未来运动员”装备秀展区、机器人总动员展区、全民竞技互动区、沉浸式体验区、十五运高科技展览区和广州健康食品区 [3] - 活动创新推出“4+X阶梯式任务体系”,参与者持《全运科技探索通行证》完成展区任务集章并可兑换纪念品 [5] - 通过互动体验方式让市民深入了解运动科学创新成果 [5]
机器人、机器狗…十五运火炬传递科技感拉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23:27
火炬传递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全运会火炬传递融火仪式于11月2日17时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四城火种融合后收入新火种灯并保存,为11月9日开幕式主火炬点燃奠定序幕[1][3] - 火炬传递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承办的全运会火炬传递,四城同传展示大湾区整体形象和各城市特色地标与精神风貌[3] 各城市传递路线特色 - 香港火炬传递路线从添马公园到启德体育园,以渡轮与开篷巴士串联维多利亚港两岸地标,展现国际都市开放与多元[3] - 澳门火炬传递路线以文化共融为主题,从特区政府总部至大三巴牌坊,在中西文化交汇处刻下全运印记[3] - 广州火炬传递以千年商都为脉络,从镇海楼到海心沙亚运公园,通过无人智能驾驶汽车传递,穿越历史与未来,彰显岭南文化底蕴与创新驱动活力[4] - 深圳火炬传递以莲花山为起点,通过智能机器人传递科技力量,以陆空联动致敬改革开放,诠释开放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的蓬勃朝气[4] 科技应用与创新 - 火炬传递创新使用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推动科技+体育和科技+文化融合[6] - 科技成果融入全民参与的火炬传递活动,激发企业开发更多创新产品[6] 活动影响与评价 - 香港火炬传递路线串联多地标,火炬手展现良好精神面貌,市民反应积极,沿途为火炬手打气,为全运会拉开良好序幕[6] - 从深海采集源火到四城传递圣火,再到湾区融合同心之火,全运会精神在科技与人文交织中升华,留下独特湾区记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