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足球

搜索文档
科技与运动的奇妙碰撞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21
无人机足球运动定义与特点 - 无人机足球是结合传统足球规则与无人机操控技术的新型科技体育项目 使用特制护网包裹的球形竞技无人机作为比赛用球[5] - 比赛在特定立体场地内进行 选手通过无线电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完成进攻和防守等动作 由于在三维空间进行 比赛更具挑战性和观赏性[5][6] - 每队由3名或5名飞手组成 分别操控进攻球和防守球 进攻球需突破防线冲入环状球门得分 防守球则负责阻拦对方进攻[6] 技术能力与教育价值 - 比赛考验竞赛队员手眼脑协调能力 对青少年空间思维 专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显著提升作用[6] - 项目能让青少年学习空气动力学 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编程等多方面知识 为未来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6] -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和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已入选教育部白名单赛事 具备权威认证和专业平台优势[6] 市场活动与参与反馈 - 邯郸市青少年科技赛事中心组织30余名小记者参与无人机足球体验活动 包括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环节[5] - 参与者初次操作时既紧张又兴奋 通过教练指导逐渐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成功完成进球时表现出高度兴奋和自豪感[6] - 小记者们认为操控无人机足球具有挑战性 体验后对科技体育产生全新认识 并表示将向朋友同学分享见闻和收获[6][7]
无人机也能“踢足球” 杭州首个训练基地来了
杭州日报· 2025-07-17 11:10
无人机足球运动介绍 - 无人机足球是将高速无人机置入保护笼,在三维空间进行高强度对抗的新运动类别,灵感源于《哈利·波特》中的魁地奇 [1] - 选手通过FPV视角操控无人机,完成团队攻防得分,比赛形式为红蓝两队各三架无人机进行对抗 [1][3] - 标准比赛场地为14米球场配5米飞行净高,配备360度高弹尼龙防护网和智能LED球门,符合国际赛事规格 [1] 青少年无人机足球共训基地 - 上城区青少年无人机足球共训基地占地400平方米,涵盖"学、训、赛"一体化功能,是杭州首个具有国家级青年赛事资质的基地 [1][3] - 基地由文商旅集团联合晟奥科教打造,聚焦"体育+科技+文旅",拓展低空经济消费新场景 [3] - 基地填补杭州市在青少年无人机足球赛事产业方面的空白,未来将举办专业训练及赛事 [3] 无人机足球比赛机制 - 比赛设两个圆圈形球门,双方各三架无人机(一架进攻、两架防守),攻击机穿越对方球门得分 [3] - 选手通过无线电遥控实时操控无人机,完成对抗防守、战术拦截等高难度动作 [3] - 智能LED球门内置传感器,实现毫秒级精准判分 [1] 未来发展规划 - 基地将推出无人机足球体验课、青少年研学特色营、AR无人机足球对战、星光球场等文旅活动 [4] - 活动旨在更有效满足青少年无人机足球训练和比赛需求 [4]
“中国云谷”里的数字研学
环球网资讯· 2025-06-25 19:41
数字研学产业发展 -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形成以绿色算力、人工智能为支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打造"数字+文旅"和"数字+研学"等文化数字化产品 [1] - 云谷之境探索港通过科技研学、数字文旅和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展示数字展览新空间,涵盖航空航天、校园安全、国防军事、VR大空间等领域 [1] - 探索港自4月底开业以来已接待近万人次游客,客流持续不断 [8] 低空技术教育应用 - 低空智汇馆提供无人机发展历程展示、实操飞行等项目,吸引1500名学生参与低空飞行学习和体验 [4] - 无人机足球项目成为热门体验内容,学生可通过遥控操作带有球形保护罩的无人机进行比赛 [3] - 未来计划增设实验课堂,让学生动手3D打印建模并组装飞机,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 [4] 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 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吸引707支队伍、950余名师生参赛,设置12个赛项包括航天创意、无人机操作等 [6] - 探索港通过VR模拟和数字技术帮助青少年理解航天知识,为参加全国性科技竞赛提供实践平台 [6] - 研学基地采用VR眼镜模拟航天发射、数字模拟技术还原射击场景等方式增强国防教育体验 [6]
AI教育从试点迈向全域
广州日报· 2025-05-16 03:35
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政策 - 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深化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提出未来三年将从六大方向发力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转段升级,包括深化通识教育普及、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多方联动机制、示范推广机制和保障体系 [1] - 广州计划以"三个融合"为主线推动AI与教育创新:产教融合(产业反哺教育)、智教融合(AI助教育跃升)、五育融合(技术向善导向) [2] - 广州市教育局提出未来三年目标是从"普及"转向"深化",从"试点"迈向"全域" [3] 广州市AI教育发展现状 - 广州自2018年起试点中小学AI课程,2023年将1—8年级普及AI教育纳入民生实事项目,目前AI教育已覆盖全市超1500所学校,惠及200多万名学生 [2] - 活动展示机器狗、智慧纸笔、棋类机器人、无人机足球等前沿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应用 [1]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规划 - 小学阶段将开设AI启蒙实验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启蒙教育 [3] - 初中开发"AI+广府文化"项目式课程,结合地方特色拓展AI教育 [3] - 高中建设大模型应用创新工坊,通过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基础通识+特色拓展+拔尖创新"三级课程链 [3] - 持续开展"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支持学生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AI高端实验室参与技术研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