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协同
icon
搜索文档
从长三角到长江经济带 超级“创共体”来了!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 全国首次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开展区域立法《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于9月1日施行 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1] - 11省市科技部门签署《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联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产业创新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创新平台共建 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拓展发展新空间 培育发展新动能 [1] 创新合作园区建设 - 中新苏滁高新区60%外资项目 70%投资额 80%项目源自长三角地区 为省际产业合作园提供示范样板 [2][3] - 协同创新案例包括沪淮科创协同中心 湖州南浔(松江)人才科创中心 南通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 [3] 创新平台与研发成果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超18000人 衍生孵化企业1700余家 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 布局建设超过100家研发载体 [6] - 通过"拨投结合"模式实施重大技术项目140余项 与20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 与近600家龙头企业建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6] - 江苏联合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院所共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7]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组织实施项目43项 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亿元 联动社会投入共计11.5亿元 [10] - 2024年联合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 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 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 [10] -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孵化成果"合成气制航空煤油项目"落户四川泸州 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11] 企业创新与产业协同 - 亨通光电牵头建设"长三角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创新联合体" 与长三角相关高校 企业共同出资 合作研发 共享知识产权与市场收益 [8] - 三省一市共同推进建设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跨区域协同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8] 区域创新资源与生态 - 长江经济带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校院所 一半左右的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 五大国家级科创中心有3个落子长江经济带 [10] -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入渝5年引进人才811人 发布重庆市首款语言大模型兆言 全球首款AI全参数成药性预测平台等重大成果 [11]
从长三角到长江经济带:超级“创共体”来了
科技日报· 2025-08-13 15:26
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政策 - 长三角三省一市颁布全国首部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的区域立法《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并于9月1日施行 标志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1] - 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部门签署《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联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产业创新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创新平台共建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提出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7] 区域创新合作成果 - 中新苏滁高新区60%外资项目、70%投资额和80%项目源自长三角地区 成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样板 [2] -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超18000人 衍生孵化企业1700余家 服务企业累计超2万家 布局建设超100家研发载体 [5]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2022年以来组织实施项目43项 三省一市财政投入1.8亿元 联动社会投入11.5亿元 [8] 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江苏奥意科技自主研发国内首个飞秒光栅 光谱调节参数达4阶国际领先水平 6000W光栅为国内最高功率倾斜光栅 [5] - 华睿生物技术成为国内最大β-丙氨酸生产基地 获2024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优秀奖 [2] - 亨通光电牵头建设"长三角海洋信息传输技术创新联合体" 成功铺设318公里世界最长单根无接头海底高速光缆 [7] 创新资源与生态建设 - 长江经济带拥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高校院所 一半左右两院院士和科技人员 五大国家级科创中心中3个位于该区域 [8] - 江苏2024年联合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院所共建1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6] -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入渝5年引进人才811人 发布重庆市首款语言大模型兆言及全球首款AI全参数成药性预测平台 [9] 产业协同与要素流动 - 长三角共同推进建设两批24家创新联合体 跨区域协同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7] - 2024年联合攻关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34项 发布重点揭榜任务41项 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 [8] - 通过联盟共建、平台共用和人才共聘等机制 打破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壁垒 [9]
从长三角到长江经济带——超级“创共体”来了
科技日报· 2025-08-13 10:50
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紧密协同,到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携手奋进;从创新共同体的初步探索,到超 级"创共体"的全面崛起……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引擎"。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颁布《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并于9月1日施行。这是全国首次 以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主题开展的区域立法,标志着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进入法治化新阶段。与此同 时,长江经济带的联动也在加速。 6月,在南京举行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圆桌会议"上,11省市科技部门签署了《长三角—长 江经济带联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跨区域科技产业创新,开展关键 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创新平台共建、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等,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动力。 2023年,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跨区域协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 如今,面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机遇,长江经济带通过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合力 追"新"逐"质",提升发展"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