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普工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新闻网】打造科普工作“国家队” 中国科学院重点开展两项计划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9:41
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体系 - 明确提出做科普工作"国家队" 重点开展"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2] - 科普工作体系涵盖组建队伍 建设阵地 开展科普创作 组织科普活动 建设传播平台五大方面[2][3][4] - 不断完善全院科普工作体系 打通科技创新工作与公众连接通道[5] 科普队伍建设 - 组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 28年累计开展4.6万场科普讲座 面对面听众超1560万人次[2] - 实施"研究生科普学分制" 仅中国科学院大学就组织900多人研究生科普队伍[2] - 2023年发起"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 已开展超8000场科普报告[4] 科普阵地建设 - 建立16个国家科研科普基地 发挥野外台站 植物园 标本馆 天文台和大科学装置作用[3] - 出版《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天文》《博物》等科普期刊 多部科普图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科普活动开展 - 每年5月开展"公众科学日"活动 今年第21届有135个院属单位开展400余场活动 现场参观50万人次 网上观看3500万人次[3] - 每年10月底组织"中国科学院科学节"[3] - 与教育部组织"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和"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 培训3000余名一线骨干科学教师[4] 科普传播平台 - 中国科普博览网站1999年至今原创科普视频超8000个 累计传播量超百亿人次[4] - "科学大院"公众号2016年上线 发布近4000篇科普文章 累计传播量超2亿人次[4] - 打造七季"科学公开课" 产出161节网络科学课程 累积200余门精品科学教师培训课程[4]
2025中国电子劳动学会科普大会在京举办
央视网· 2025-07-19 08:20
行业活动与战略方向 - 2025中国电子劳动学会科普大会暨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由中国电子劳动学会主办 近百名来自科研院所 高职院校 央企及社会团体代表参会 [1] - 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奎强调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 需将科普置于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 并提出五点希望:强化国家战略价值引领 提升前沿热点内容质量 创新跨界传播方式 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培育青少年群体 [1] - 中国电子劳动学会理事长胡爱民指出委员会成立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服务科技与人才强国建设的举措 强调打造"科技与家国情怀融合"的特色科普教育基地 [2] 企业参与与资源投入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派科技部门负责人参会 中国电子表示将构建"需求牵引 技术驱动 内容为王"的科普新范式 [1][2] - 中国电科承诺把握网络化智能化趋势 创新科普理念与方式 推动资源下沉 促进科普从知识普及向价值引领升级 [2] - 现场签订五大领域合作协议:航空航天科普 国际合作传播 青少年电子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科普公益 智能制造工业研学 [3] 实施路径与项目进展 - 大会举行揭牌仪式并发布工作报告 启动"中国电子劳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工作 [2][3] - 下午会议分享五类科普教育基地实施路径 为第一批基地授牌 开展"科普发展趋势与创新模式"高端对话 [3] - 校企代表分享科普教材编撰 产教融合等实践经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鼎盛等专家作主题报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