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筹企业回A

搜索文档
香港上市大湾区企业允许在深交所上市!深交所将迎来“H+A”上市新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6-15 19:01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允许在港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推动"H+A"两地上市模式[1] - 政策旨在打破单一市场限制,丰富企业融资模式,改变过度依赖"A+H"的现状[2] - 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通过建立"H+A"机制吸引国际资本投资内地科技企业,增强深交所全球竞争力[6] 市场现状与数据 - 目前注册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港股公司共256家(深圳企业126家),总市值11.22万亿港元(约10.2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50家为境内实体上市[2] - 红筹企业市值最高的是腾讯控股(4.69万亿港元,约4.29万亿元人民币)[2] - 红筹企业回归深交所尚未破冰,此前案例集中在上交所(如中国移动、中芯国际等)[1] 制度规则与上市条件 - 深市主板二次上市标准: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或市值200亿元以上且具备技术领先优势[4] - 目前满足2000亿元市值的企业仅腾讯控股和腾讯音乐2家,满足200亿元市值的企业有17家(如小鹏汽车-W、比亚迪电子等)[5] - 创业板对未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元或50亿元且年营收超5亿元[5] - 广东省内红筹企业中,市值超100亿元的有23家,市值50-100亿元且营收达标的有7家[5] 政策历史沿革 - 2018年国务院文件首次允许红筹企业通过CDR或股票形式境内上市[4] - 2020年证监会明确红筹企业境内上市安排,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纳入相关规则[4] - 2021年试点行业从7个扩大到14个,国家重大战略企业不受行业限制[4]
老将杨华辉挥别兴业证券,华福证券董事长苏军良接棒;创纪录!这只ETF“巨无霸”单次分红有望突破80亿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9:14
兴业证券高层变动 - 杨华辉因任职年龄原因卸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 由华福证券董事长苏军良接任 [1] - 杨华辉任职期间推动兴业证券总资产从2017年末153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3010亿元 [1] - 苏军良在兴业银行工作30年 2023年掌舵华福证券后推动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37%并完成增资扩股 [1] - 市场关注闽系券商资源整合可能性 但公司公告称未获知相关整合事项 [1]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红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拟每10份分红0.88元 按6月10日规模计算分红规模有望突破80亿元 或创ETF单次分红纪录 [2] - 2025年以来全市场ETF累计分红金额超百亿 显示ETF产品分红意愿及能力增强 [2] - A股上市公司分红稳定性提升带动权益ETF分红热情高涨 高分红成分股成为重要收益来源 [2] 红筹企业回A政策 - 中办国办发文允许香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按政策在深交所上市 打破红筹企业回A壁垒 [3] - 此前H股回归A股案例多选择上交所 深市"先H后A"案例较少 典型如中集车辆2021年登陆创业板 [3] - 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已对红筹企业上市提出明确条件 市场期待大湾区企业采用红筹架构在深交所二次上市 [3] 百亿级私募业绩表现 - 截至5月31日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平均收益超7% 正收益占比超九成 [4] - 百亿级量化私募表现突出 正收益占比达100% 5月32家量化私募平均收益3% [4] - 截至5月30日百亿级私募仓位突破80% 5月50家百亿级私募平均收益2.73% 其中48家实现正收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