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上市模式

搜索文档
毕马威:2025年上半年香港位居全球IPO集资排行榜之首 总集资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1:26
香港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录得自2021年以来最强劲表现,总集资额较2024年同期增长7倍,位居全球IPO集资排行榜之首 [1] - 香港主板上市申请宗数达逾200宗的历史高位,预计强劲势头将持续至2025年下半年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市场共筹集609亿美元,上市宗数达544宗,集资规模同比上升5%,但上市宗数下降6% [1] - 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排名第二和第三,集资总额同比下降8%,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1] A股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上市宗数为61宗,集资总额为537亿元人民币,集资额同比下降5%,但交易宗数增长15% [1] - 期内共有10宗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上市,集资163亿元人民币,占A股市场集资总额的30% [1] 监管改革与创新 - 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发布新改革,支持已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同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推动H+A上市模式发展 [2] -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以支持具备高增长潜力但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上市 [2] - 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并协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与管理相关行业风险 [2]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行业继续受投资者青睐,但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资本市场和企业营运带来负面影响,长远后果仍在显现中 [1]
上市25年,港交所 “焕新”再出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6-21 02:38
香港交易所发展历程与成就 - 香港交易所市值从2000年的86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的4960亿港元,增幅超56倍 [1][2] - 港股上市公司数量从790家增至2600余家 [1][2] - 内地企业市值占港股总市值81%,互联互通计划下内地投资者持有港股证券总值超3.3万亿港元,较2014年增长200多倍 [1][6] 市场表现与流动性 - 2025年前5个月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23亿港元,同比增长120% [3] - 衍生权证日均成交额78亿港元(+66%),牛熊证日均成交额99亿港元(+87%) [3] - 香港现货股票市场总市值从2000年底的4.86万亿港元升至2025年5月底的40.9万亿港元 [3] 制度创新与改革 - 打破"同股不同权"限制,接纳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推出特专科技企业上市新规 [1] - 2018年改革后吸引小米、美团、阿里巴巴等新经济公司上市 [4] - 建设银行2005年在港IPO集资710亿港元,创当年全球最大IPO纪录 [4] 互联互通与政策支持 - 2013年推出互联互通计划,2024年证监会推出5项对港合作措施优化备案流程 [6]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将可"H+A"上市,深交所与港交所形成良性互动 [7] - 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持续优化,为市场注入动力 [1] 未来战略方向 - 发展模式聚焦"人、货、场":吸引境内外投资者、拓展大宗商品等新品种、优化交易平台 [8] - 推出恶劣天气正常交易服务、股票交易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新举措 [8] - 加强海外推广,重点推介科技创新与新消费领域投资机遇 [1][8] 国际金融中心定位 - 从本地交易所成长为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的超级联系人 [4][8] - 25年间经历金融危机等挑战,形成开放强健的市场体系 [4] - 持续推荐优质内地公司给全球投资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4][8]
“H+A”模式受期待 增添资本市场活力
金融时报· 2025-06-19 11:24
政策支持"H+A"上市模式 - 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涉及220家上市企业,总市值约16万亿港元 [1][2] - 政策旨在打通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的桥梁,为A股和H股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2] - 预计未来3至5年更多香港上市的中资股可能回流A股,特别是红筹股 [2] 市场影响与扩容 - 深交所市场扩容,增加证券类资产供给,活跃资本市场,提升大湾区企业融资灵活性与估值空间 [3] - 今年以来香港IPO市场表现亮眼,包括宁德时代、蜜雪冰城等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4] - AH股溢价不断缩小,反映港股流动性信心提高,A股企业选择香港作为融资地点的意愿增强 [4] 企业回归A股的动机与路径 - 港股回归A股的优势包括无须过多调整上市主体,操作路径包括"H+A"模式、分拆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私有化回归、CDR模式等 [5] - 回归动机主要出于估值、融资成本、监管制度、市场成熟度、业务整合等因素,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仍是普遍现象 [5] 试点作用与未来关注点 - "H+A"上市目前处于试点状态,可能支持深交所优化资金结构,吸引国际资本,并为后续提供可复制经验 [6]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深圳及大湾区的产业金融中心如何结合优势,促进资本领域开放值得关注 [6]
内地企业抢滩港股 硬科技与新消费成热门
中国青年报· 2025-06-17 08:03
港股IPO市场概况 - 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在全球占比上升,港股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和711% [1] - 内地企业IPO数量和募资额分别占港股IPO总量的95%和96.7% [1] - A股IPO收紧促使部分原计划A股上市的公司转赴香港上市 [1] 赴港上市企业动态 - 超过50家A股公司公告拟赴港上市 [2] - 大型企业如宁德时代在港上市推动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重新定价 [2] - "A+H"两地上市模式帮助内地企业融入全球市场 [2] 行业趋势 - 生物科技与健康、零售和消费行业IPO宗数并列第一 [2] - 零售消费行业中潮玩、新式茶饮细分赛道表现突出,布鲁可和蜜雪集团超额认购均超5000倍 [2] - 科技和新消费是港股市场的两条成长主线,投资机会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辅助驾驶、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 [3] 政策与市场发展 - 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3] - 香港特区政府准备迎接中概股回流,目标是成为中概股回流的首选上市地 [3] - "H+A"上市模式有望连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为A股注入新兴经济活力并为港股企业开辟更广阔融资空间 [4] 大湾区企业机遇 - 在港上市但未在A股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超过200家 [5] - 大湾区H股企业主要分布于高科技、新经济等领域,部分企业具备高成长性但未盈利 [6] - 大湾区企业可同时利用港股的国际资本吸引力和深交所的科技创新属性,形成双平台融资优势 [6]
香港上市大湾区企业允许在深交所上市!深交所将迎来“H+A”上市新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6-15 19:01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允许在港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推动"H+A"两地上市模式[1] - 政策旨在打破单一市场限制,丰富企业融资模式,改变过度依赖"A+H"的现状[2] - 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通过建立"H+A"机制吸引国际资本投资内地科技企业,增强深交所全球竞争力[6] 市场现状与数据 - 目前注册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港股公司共256家(深圳企业126家),总市值11.22万亿港元(约10.2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50家为境内实体上市[2] - 红筹企业市值最高的是腾讯控股(4.69万亿港元,约4.29万亿元人民币)[2] - 红筹企业回归深交所尚未破冰,此前案例集中在上交所(如中国移动、中芯国际等)[1] 制度规则与上市条件 - 深市主板二次上市标准: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或市值200亿元以上且具备技术领先优势[4] - 目前满足2000亿元市值的企业仅腾讯控股和腾讯音乐2家,满足200亿元市值的企业有17家(如小鹏汽车-W、比亚迪电子等)[5] - 创业板对未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元或50亿元且年营收超5亿元[5] - 广东省内红筹企业中,市值超100亿元的有23家,市值50-100亿元且营收达标的有7家[5] 政策历史沿革 - 2018年国务院文件首次允许红筹企业通过CDR或股票形式境内上市[4] - 2020年证监会明确红筹企业境内上市安排,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纳入相关规则[4] - 2021年试点行业从7个扩大到14个,国家重大战略企业不受行业限制[4]
“H+A”新路径开启在港挂牌大湾区企业迎新投资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6-12 05:25
6月11日,港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收涨。其中,金融行业上涨1.17%;香港证券ETF收涨3.11%,盘中一 度上涨4.48%。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首次明确"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意见》为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等220家在港挂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开辟"H+A"新 路径,将给这些企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同时,券商作为IPO承销的核心中介,板块业绩和估值有望迎 来双升。 ● 本报记者 刘英杰 葛瑶 打通"H+A"上市通道 "未来哪些企业能够回到A股上市,还要等具体的政策细则出台后,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只 有经过港股市场验证、具有真正价值的企业才可能获得A股上市资格。"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金牛资管 中心主任吴海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信在《意见》的指导下,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质量 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为投资者带来新的价值增长载体。 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11日,在港上市但未在A股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共有220家,总市值 约为16万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