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博弈

搜索文档
友好是接下来的主旋律?美国撤销多项制裁,美财长一改强硬姿态,对东方市场的评价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8-02 11:14
日前,美方代表团与东方国家在瑞典完成第三轮经贸磋商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抛出强硬言论,声称可能将对东方商品关税重新提升至三位数水平。 然而,这一威胁并未引发预期中的市场震动,东方国家保持战略定力,未对美方施压作出明显回应。令人意外的是,仅两天后,贝森特的立场出现戏剧性 转变,从威胁转向示好,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当地时间7月31日,贝森特在接受CNBC专访时首次释放缓和信号。他坦言:"因稀土供应链问题,美国此前制定了12项针对东方的反制措施,但目前这些 措施已全部撤销。"此言直指美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软肋——当东方国家收紧稀土出口后,美国军工、新能源等产业迅速陷入原料短缺,五角大楼被 迫暂停部分高精尖武器生产线。数据显示,美国80%的稀土加工能力依赖东方技术,这种不对称依赖迫使华盛顿)不得不调整对华策略。贝森特特别强 调:"我们希望观察东方后续举措",暗示美方已从单边施压转向试探性对话。 贝森特的立场摇摆,实则折射出美国国内资本的深度焦虑。当前,全球资本正密切关注美东方经贸谈判进展,华尔街机构测算显示,若双方达成阶段性协 议,跨国企业每年可节省超千亿美元的合规成本。与此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压力加剧— ...
复旦大学“经贸博弈、科技跃迁与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圆桌会成功举办
观察者网· 2025-08-02 09:33
全球经济趋势与金融市场表现 - 2022年全球经历"股债汇币四杀"反映滞胀困境,2023-2024年确认经济复苏周期但近期关税战引发预期波动 [2] - 过去三个月市场信心显著回升,港股上涨近30%,跑赢全球市场,反映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强 [2] - 中概股回归及优质IPO推动香港重回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IPO规模超伦敦、纽约 [2]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需通过逆周期政策激活需求,政策需更有效直达微观主体 [2] -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突出,依托高效物流与产业链生态实现低成本高竞争力 [3] - 7月PMI走弱反映需求不足,通缩风险凸显,需警惕产能过剩与国内需求不匹配 [3] 资本市场的作用与改革 - 资本市场是预期、消费、科技的枢纽,激活财产性收入对提振消费至关重要 [2] - 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是激活财产性收入、应对常规收入下降的关键抓手,对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 [4] -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缺乏吸引力资产的瓶颈,需通过资本市场提供稳健、高收益的投资产品 [4] 科技跃迁与产业升级 - 人工智能与稳定币代表科技跃迁方向,中国在垂直大模型应用上具潜力 [2] - 中国制造业整体实力强劲,纺织、电子等产业转移属正常现象,AI垂直模型应用具领先潜力 [4] - 科技发力将辐射民营经济,实现"减速增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5] 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 - 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未被市场充分反映,可能对宏观经济与企业估值产生剧烈冲击 [4] - 关税战下中国制造业承压,需妥善处理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避免被孤立 [3] - 特朗普对俄贸易的极端关税政策可能迫使中国在俄关系上做出艰难选择 [4] 政策建议与战略应对 - 主张通过资本市场增强金融韧性,提出"变中求稳、乱中取胜"的八字方针 [3] - 建议减少对中美竞争的过度关注,聚焦国内需求与长期战略,通过资本市场吸引长期资金 [3] - 政策需形成社会共识,为制造业与经济转型提供清晰方向 [3]
中国GDP十强省生变
投资界· 2025-02-15 15:50
省域经济格局变化 - 第五次经济普查导致全国GDP调增3.4万亿,所有省份均实现调增,区域经济版图重构[6][7][8] - 广东GDP突破14万亿,连续36年居首,但粤苏差距收窄至不足4万亿[11][12] - 山东GDP达9.86万亿,即将成为北方首个10万亿省份,获国家战略定位支持[12] - 四川以1000亿优势守住第五大省地位,河南因新能源汽车反弹紧追其后[13] - 上海GDP超5万亿跃居第九,北京反超河北重回京津冀第一,两地普查调增幅度均超13%[13][14][15] 东北经济复苏 - 辽宁经济增速连续多季度跑赢全国,大连、沈阳突破9000亿,有望诞生东北首个万亿城市[17][20] - 2024年辽宁投资增速达5.3%,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27.8%,创十年新高[20] - 地缘变局推动东北亚合作,黑龙江外贸总额创新高,辽宁出口额达2014年以来峰值[21][23] 资源型省份分化 - 内蒙古以12.97亿吨原煤产量超越山西(12.69亿吨),成为新晋20强守门员[26][27] - 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爆发: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42.4%,装机量及发电量全国第一[28] - 山西受煤炭价格回落及安全监管影响,原煤产量降6.9%,名义GDP负增长[26][27][28] 2025年经济趋势 - 23省份增速持平或超全国水平,仅8省完成年初目标,15省市下调2025年GDP目标[30] - 新能源汽车产业淘汰赛持续,区域竞争聚焦新兴产业布局[35][36] - 房地产投资同比降10.6%,销售面积较峰值缩水46%,2025年或止跌但难现上涨[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