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统一法人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事关省级农商行筹建,这地迎来重大进展!
券商中国· 2025-08-11 15:29
甘肃农商行改革进展 - 甘肃金昌农商行和永昌农商行将于8月2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组建甘肃农村商业银行事项[1] - 甘肃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组建甘肃农商联合银行但2024年切换为统一法人模式的甘肃农商银行[1][2] - 甘肃农信系统包含37家农商行5家农合行41家县级联社覆盖全省1229个乡镇86%行政村和90%农牧民[1] - 2019-2021年甘肃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高于6%显示资产质量压力[1] 改革资金支持与高风险机构处置 - 2021-2022年甘肃发行426亿元专项债券用于补充58家农合机构及省联社资本[2] - 2022年高风险机构从55家减至41家2023年提出有序推进化险[2]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成高风险机构退高任务未再提联合银行筹建[2] 改革方案与实施计划 - 甘肃农信2024年工作报告透露改革方案即将获批2025年为化险改革落地启动年[3] - 正在制定甘肃农商银行五年发展规划改革化险实施方案等并推进筹建申报[4] - 新疆和河南已切换为统一法人模式河南农商银行2024年2月挂牌开业暂未覆盖全省[8][9][10] 农信系统改革模式对比 - 联合银行模式适用于优质农商行较多省份改革成本低保留多级法人结构[5] - 统一法人模式适用于经济发达或管理半径小省份可集中金融资源形成规模优势[6] - 海南辽宁统一法人改革获批显示政策导向调整影响其他省份路径选择[7] 全国农信改革动态 - 浙江山西等6省农商联合银行已开业贵州湖北等4省计划组建[15] - 辽宁海南河南内蒙古选择统一法人新疆方案已获批吉林7月获批筹建[16] - 黑龙江招聘公告提及为未来省级农商行储备人才[17] - 河北安徽等8省未公开改革方向安徽湖南云南推进地市统一法人[18][19]
再添一员!“贵州农商联合银行”落地进入倒计时,贵州金控等或将入股
新浪财经· 2025-07-31 18:51
贵州省农信社改革进展 - 贵州省联社决定组建贵州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 原省联社业务、资产及债权债务均由新银行承接 筹建和开业尚待金融监管部门核准 [1][2] - 贵州省政府自2023年起连续三年将农信社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明确提出推进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 2025年要求推动改革落地 [2][3][4] - 贵州省联社已与贵州金控集团(注册资本400亿元)和黔晟国资(拥有类金融牌照)进行座谈 探讨注资入股、不良资产处置等合作 以支持改革 [5][6] 全国农信社改革整体态势 - 全国已有10个省份完成省级农商行挂牌 其中6家采用联合银行模式(浙江、山西、四川、广西、江苏、江西) 4家采用统一法人模式(辽宁、海南、河南、内蒙古) [8][9] - 2025年新挂牌成立4家省级农商行 包括河南农商银行(2月)、江西农商联合银行(4月)、江苏农商联合银行(4月)和内蒙古农商银行(5月) [10] - 吉林省获准筹建统一法人模式的吉林农商银行 需在6个月内完成筹建 陕西省联社已上报改革方案 甘肃省从联合银行模式转向筹建统一法人的甘肃农商银行 [10][11] 改革模式差异与实施背景 - 联合银行模式改革成本较低 保留多级法人治理结构 适用于优质农商行较多、整合压力大的省份 [11] - 统一法人模式改革更彻底 形成单一省级法人机构 适用于经济发达或管理半径小、法人机构较少的省份 有助于集中金融资源和形成规模优势 [11] - 浙江省作为新一轮农信社改革首例 于2022年4月采用联合银行模式成立浙江农商联合银行 [9] 贵州省农信系统现状 - 贵州农信由省联社及84家农商银行(农信联社)组成 拥有营业网点2293个 员工2.8万名 是省内业务规模最大、服务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6]
股本预计400亿元 吉林农商行要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7-28 21:39
吉林农信系统改革进展 - 吉林省发行26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用于农信系统改革 期限10年 票面利率1.76% 为2025年全国首笔中小银行专项债[2][3][4] - 专项债资金通过吉林金控集团入股新组建的吉林农商行 总注资规模346亿元(含86亿元存量专项债调整)[3] - 改革采用统一法人模式 新设省级农商行合并区域内机构 预计完成后吉林农商行股本达400亿元[2][3][5][7] 吉林农商行组建方案 - 新组建的吉林农商行将整合全省52家农信机构(39家农商行+13家农信社) 现有资产总额10072.4亿元 负债总额9535.9亿元[5] - 截至2023年末 全系统存款余额7903.1亿元(较年初增597.6亿元+8.2%) 贷款余额4972.9亿元(较年初增174.5亿元+3.6%) 存贷款市场份额均超22%居全省首位[5] - 吉林金控集团作为专项债偿还主体 以股权分红和转让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 债券获联合资信AAA评级[4] 全国农信改革趋势 - 2025年以来已有河南(注册资本292.47亿元)、江苏(77亿元)、江西、内蒙古(580亿元)四家省级农商行落地[5] - 全国已成立9家省级农商行 包括浙江(2022年4月)、山西、河南、辽宁(2023年)、海南、广西、四川(2024年)等[6] - 新疆、贵州、广东等地农信改革持续推进 主要采用统一法人或联合银行两种模式[6][7]
海南农商银行迎来改制挂牌一周年 以改革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海南日报· 2025-05-08 09:10
公司改制与统一法人模式 - 海南农商银行是全国首家且唯一实现全省统一法人最彻底的农商银行,开创了省级统一法人实践范例 [4][5] - 统一法人模式使决策链条缩短、业务流程更流畅,实现授信业务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管理,服务效率提升 [5] - 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943.76亿元,存款3433.88亿元,贷款1987.33亿元,较改革前分别增长4.97%、8.08%、6.08% [6] 支农支小战略实施 - 公司成立850余人专营乡村振兴金融的客户经理队伍,强化支农支小人力基础 [10] - 创新"党建+整村授信"模式,截至2025年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40.85亿元,较改革前增长95.73亿元(增幅21.51%),户数26.45万户增长0.9万户 [11] - 研发"乡村振兴e贷""普惠小微e贷"等线上产品体系,推动普惠业务数字化转型 [12] 供应链金融与科技赋能 - 打造"龙头企业+场景+生态圈"链金融模式,开展"一链通"国内保理业务支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13] - 2024年9月上线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系统,开发各类信贷场景风险管控模型 [16] - 2024年信息科技监管评级稳步提升,年末获评AAA主体信用等级,实现海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最高等级突破 [17] 自贸港金融服务 - 2025年一季度投放贷款208.39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对公投放113.33亿元同比增幅近30% [18]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比35.02%,在全省23家金融机构中排名第8 [18] - 向25个自贸港重点园区30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200余亿元同比增长近70%,创新发放全省首笔"GEP"贷款余额突破6000万元 [18]
25家机构新设合并,这家新银行来了
互联网金融· 2025-02-27 17:48
河南省联社改革进展 - 河南农商银行正式开业 注册资本金为29247亿元 首任领导班子包括董事长郝惊涛 副董事长兼行长王炯 副行长梁生效 张涛 韩俊岭 [1] - 河南农商银行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 合并25家机构包括河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 4市农商银行及村镇银行 承继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网点及权利义务 [1] - 改革模式从农商联合银行调整为统一法人模式 体现化解风险为首要目标 适合经济体量较小且风险机构较多的省区 [2] 省联社改革模式比较 - 全国已有9省份完成省联社改革 其中6省选择农商联合银行模式 3省采用统一法人模式 [2] - 统一法人模式优势在于形成规模效应 集中处置潜在风险 河南在已组建联合银行后转向该模式 [2] - 改革需因地制宜 中央强调"一省一策"原则 坚持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 [3] 政策导向与监管要求 - 河南省政府要求推进农商行组建 同步推动不良资产清收 问题股东清理 多渠道补充资本 [2] - 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省级政府"一省一策"推进改革 改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金融企业 [4] - 改革目标为建立统分结合 多级经营 功能互补 治理有效的农信社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