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e贷

搜索文档
天津津南:走出“接二连三”产业发展路
经济日报· 2025-07-30 14:05
小站稻种植面积扩张 - 小站稻种植面积从2015年不足1万亩跃升至超6万亩 [1] 品种研发与创新 - 试种津育1875和津育1992等新品种 同时天隆优619 金粳521 金粳618已大面积推广 [2] - 主栽品种包括金稻919 金稻939 津原U99 均经过实验室繁育和6年种植验证 [2] - 采用推广一代 试种一代 繁育一代同步进行的品种迭代策略 [2] 种业发展支持体系 - 建设小站稻种源研发基地 加强种源保护研发 [3] - 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强化种业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 [3] - 中国农业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近2200万元支持小站稻产业 [3] 高标准农田建设 - 2025年将投资2166万元建设7220亩高标准农田 总量超6万亩 占耕地保有量50%以上 [4] - 形成会馆村核心区 黄台村示范区 操场河村拓展区的梯次种植布局 [4] 产业链升级改造 - 引进瑞士精稻生产线 碎米率降低10%以上 [5] - 包装流水线产能从每小时4吨提升至10吨 [5] - 串联3家链主企业和60余家链上企业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 [5] - 已投资建设12个产业集群项目 2025年新增2个项目 [5] 品牌价值提升 - 小站稻价格达到每斤4-6元 [6] - 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津农精品等4个品牌认证 [7] - 跻身国家级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小站稻相关经营主体达118家 包括2家省级示范农场和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 - 2024年5条旅游线路接待游客92万人次 综合收入达1324.3万元 [7] - 开发稻耕文化体验 实现日夜有品四季有景的旅游模式 [7] - 盛坤家庭农场通过抖音引流 开展钓鱼钓虾等体验项目带动稻米销售 [6] 产业战略定位 - 小站稻被列为津南区农业三大产业链之一 [2] - 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建链全面振兴产业 [5] - 制定2025年品牌营销能力提升方案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8]
海南农商银行迎来改制挂牌一周年 以改革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海南日报· 2025-05-08 09:10
公司改制与统一法人模式 - 海南农商银行是全国首家且唯一实现全省统一法人最彻底的农商银行,开创了省级统一法人实践范例 [4][5] - 统一法人模式使决策链条缩短、业务流程更流畅,实现授信业务集约化、专业化、数字化管理,服务效率提升 [5] - 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943.76亿元,存款3433.88亿元,贷款1987.33亿元,较改革前分别增长4.97%、8.08%、6.08% [6] 支农支小战略实施 - 公司成立850余人专营乡村振兴金融的客户经理队伍,强化支农支小人力基础 [10] - 创新"党建+整村授信"模式,截至2025年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540.85亿元,较改革前增长95.73亿元(增幅21.51%),户数26.45万户增长0.9万户 [11] - 研发"乡村振兴e贷""普惠小微e贷"等线上产品体系,推动普惠业务数字化转型 [12] 供应链金融与科技赋能 - 打造"龙头企业+场景+生态圈"链金融模式,开展"一链通"国内保理业务支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13] - 2024年9月上线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系统,开发各类信贷场景风险管控模型 [16] - 2024年信息科技监管评级稳步提升,年末获评AAA主体信用等级,实现海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最高等级突破 [17] 自贸港金融服务 - 2025年一季度投放贷款208.39亿元同比增长25.31%,其中对公投放113.33亿元同比增幅近30% [18] - 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占比35.02%,在全省23家金融机构中排名第8 [18] - 向25个自贸港重点园区30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200余亿元同比增长近70%,创新发放全省首笔"GEP"贷款余额突破6000万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