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继任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达利欧彻底退出桥水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8-02 22:26
桥水基金股权变动 - 亿万富翁瑞·达利欧已完全出清其在桥水的最后股份并退出董事会,标志着公司所有权结构最终确定[3] - 桥水基金回购了达利欧所有剩余股份,并向文莱投资局发行新股,交易价值数十亿美元[3][6] - 文莱投资局通过此次交易获得桥水近20%股权,成为公司最大股东之一[7][8] - 达利欧表示将以"客户和导师"身份继续关注桥水发展[3] 领导层交接进程 - 达利欧的彻底退出标志着始于2011年的继任计划正式完成[4] - 交接过程历时十多年,期间尝试多种CEO组合,曾出现离职高管起诉公司的纠纷[5] - 尽管此前已逐步卸任多个职务,达利欧仍积极参与公司事务,此次完全退出有望简化治理结构[5] - 桥水CEO和董事会主席称此次股权出售是所有权过渡的"理想终点"[5] 公司经营状况 - 桥水管理资产规模从2019年底的1680亿美元降至2024年底的921亿美元[3] - 旗舰基金Pure Alpha在限制规模后表现改善,2024年获得11.3%收益,2025年上半年涨幅达17%[3] - 公司将在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庆祝成立50周年[3]
达利欧“正式退休”!桥水基金最大股东易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5:59
上周,桥水基金在致客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已经回购了达利欧的所有剩余股份。公司随即向文莱投资局 发行了新股。在这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中,这家东南亚主权财富基金获得了桥水近20%的股权,成 为公司最大股东之一。 8月1日,据券商中国报道,76岁的达利欧在其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对运营桥水基金50年的反思,重温了他 对生活、工作和投资的原则。他说:"从我和一个打橄榄球的家伙在一间两居室的公寓里一起创建桥水 开始,到把桥水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拥有一支由大约1500人组成的优秀团队,再到我们为客户 赚的钱远超任何其他对冲基金——到现在又完成了最后一步,把桥水的接力棒交到下一代手中,我坚信 他们完全有能力让公司继续辉煌蓬勃50年。" 此次股权变动标志着达利欧自2011年启动的继任计划,耗时13年多终于完成。76岁的达利欧于2017年辞 去了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于2022年将桥水的控制权交给了新一代投资者。 近年来,桥水管理资产规模大幅缩水,从2019年底的1680亿美元降至2024年底的921亿美元。不过,桥 水基金的旗舰产品Pure Alpha 18%波动率基金在2024年实现了11.3%的回报率,优于对冲基金行业的整 ...
达利欧彻底退出桥水基金,文莱主权基金成新晋大股东
华尔街见闻· 2025-08-01 09:24
公司所有权变更 - 亿万富翁瑞·达利欧已完全出清其在桥水的最后股份并退出董事会,标志着公司所有权结构画上句点[1] - 桥水基金回购了达利欧所有剩余股份,并向文莱投资局发行新股,交易金额达数十亿美元[1] - 文莱投资局通过此次交易获得桥水近20%股权,成为最大股东之一[1][4] 领导层交接进程 - 达利欧的彻底退出标志着始于2011年的继任计划正式完成[1][2] - 交接过程被描述为"漫长而棘手的",期间尝试过多种CEO组合并出现法律纠纷[2][3] - 尽管此前已卸任多项职务,达利欧仍积极参与公司事务直至完全退出[3] 公司经营状况 - 桥水管理资产规模从2019年底的1680亿美元降至2024年底的921亿美元[1] - 旗舰基金Pure Alpha在限制规模后表现改善,2024年收益11.3%,2025年上半年涨幅达17%[1] - 公司高层认为达利欧完全退出将简化治理结构,有助于重新聚焦投资业绩[1][3] 新股东背景 - 文莱投资局是桥水长期投资者,此次将基金产品投资转为公司股权[4] - 虽然持股比例达20%,但桥水联合投资总监Bob Prince仍持有更大股权[4] 公司未来规划 - 达利欧将以"客户和导师"身份继续关注公司发展[1] - 公司计划在康涅狄格州和纽约庆祝成立50周年[1] - 管理层称此次股权变动是所有权过渡的"理想终点"[3]
调研317个家族办公室,看看超级富豪喜欢雇哪类人?
36氪· 2025-05-29 18:05
家办概况 - 瑞银报告调研了全球30多个市场的317个单一家族办公室,受访家办平均净资产27亿美元,平均管理资产11亿美元 [1] - 57%的家办服务于第一代家族成员,61%服务于第二代 [1] - 79%的家办家族拥有活跃经营业务,主要行业为房地产(14%)、银行/金融服务(9%)和消费品(9%) [1] 家办招聘 - 73%的家办认为候选人性格适合工作最重要,72%强调家族信任度,仅52%重视教育背景和行业资格 [6] - 香港某对冲基金策略家办优先招聘数据分析师和统计学家,注重回归分析、数据挖掘等量化能力 [9] - 家办平均雇员数12人,但差异显著:美国家办6%雇佣超50人,东南亚为5% [13] 运营成本 - 2024年家办纯营运支出占总成本56%,其中人力成本占66% [13] - 2025年预计纯营运支出占比微升至57%,人力成本占比67% [13] - 全球家办平均纯成本41.1bps(原计划40.3bps),管理超10亿美元的家办成本35.1bps但仍超预期 [13] 风险管理 - 70%家办将全球贸易战视为未来1个月最大风险,52%担忧重大地缘冲突 [17] - 未来五年主要风险:地缘冲突(61%)、经济衰退(53%)、债务危机(50%)、气候变化(48%) [17] - 38%家办认为寻找合适对冲资产是主要挑战,29%指出安全资产可预测性难题 [20] - 59%家办计划未来12-18个月维持当前风险水平 [18] 投资策略 - 家办股票投资中主动管理占比36%,美国达53%而亚太仅22% [21] - 香港某家办增加对冲基金和贵金属配置以应对股债相关性失效 [21] 继任规划 - 53%家族制定传承计划(2024年为47%),中东(41%)和北亚(36%)比例最低 [23] - 未制定计划的主因:29%认为非优先事项,21%未决定分配方式,18%无暇讨论 [25] - 已制定计划的家族中64%面临税务高效转移财富的挑战 [25] 专业化趋势 - 家办外包决策依据:专业能力(67%)、隐私需求(63%)、控制需求(63%) [14] - 未来五年将利用AI提升财务报告、文本分析和量化投资效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