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搜索文档
 财报解读|油价下跌致前三季度减利超350亿元,“三桶油”加速战略转型
 第一财经· 2025-10-31 20:08
公司表态将向"油气氢电"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国际油价下跌的阴霾持续蔓延至整个行业,作为产业链龙头,"三桶油"业绩因此承受较大影响。 中国海油高管在会上表示,公司始终把天然气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一方面,天然气项目相较于原油 项目而言,稳产期较长,收采率更高,作业成本相对偏低,且天然气销售以长期协议为主,能给公司带 来较稳定的现金流。 下游业务方面,记者注意到,在下游油品销售和炼油化工业务有较大布局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由于 市场需求下降及主要石油石化产品价格下滑,相关业务业绩正受到明显影响。 前三季度,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海油(600938.SH)分别实现归母 净利润299.84亿元、1262.79亿元、1019.71亿元,同比下跌32.2%、4.9%、12.6%。净利润共比上年同期 减少了350多亿元,相当于每天少赚约3.8亿元。 石油业务是"三桶油"最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三家公司均在财报中着重提及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对公司业 绩负面影响。综合"三桶油"统计口径,今年前三季度国际原油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国际油价震荡下行, 布伦特(Brent)原油现货均价同比跌幅在1 ...
 广安爱众拟收购奇台恒拓90%股权
 证券时报· 2025-09-17 02:08
 交易概述 - 广安爱众拟以0元价格收购奇台恒拓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90%股权[1] - 收购完成后将与瑞能电力共同按持股比例对奇台恒拓现金增资4.45亿元[1] - 交易双方将按持股比例承接原500万元注册资本实缴义务[1] - 增资后奇台恒拓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变更为4.50亿元[1] - 奇台恒拓同步对全资子公司奇台恒众现金增资4.45亿元[1]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奇台恒众总资产1.58亿元 净资产-1.19万元 年营收0万元 净利润0.0068万元[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跃升至8.17亿元 净资产498.67万元 上半年营收0元 净利润-0.13万元[2] - 评估机构对奇台恒拓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1.17万元[2] - 经协商确定奇台恒拓100%股权交易价格为0元[2]   风电项目详情 - 项目为400MW恒联奇台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1][2] - 建设内容包括52台单机容量7.7MW风力发电机组[2] - 配套升压站及送出线路等辅助设施[2] - 项目总投资控制在16.2亿元[2] - 截至2025年8月底风机基础完成96% 风机吊装完成超10%[2] - 220kV升压站土建完成90% 电气安装完成40%[2] - 外送线路整体完成90% 铁塔全部组立完成[2]   战略意义 - 收购实现公司风电业务拓展[3] - 增大绿能产业装机规模[3] - 调整公司能源结构[3] - 有利于综合能源服务转型[3] - 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方向[3] - 奇台恒拓将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3]   公司背景 - 广安爱众核心业务聚焦水力发电 供电 天然气供应等公用事业[2] - 公司同时兼顾新能源开发与股权投资业务[2] - 奇台恒拓成立于2023年 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1] - 主要资产为全资子公司奇台恒众投资的400MW风电项目[1]
 从新疆浩源到万憬能源:85后资本派宋应龙接棒,谭帅升任后仅7个月离场,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年内股价跌26%
 新浪证券· 2025-07-29 16:22
 人事变动与战略转型 - 总经理谭帅任职7个月后离任 其38岁且无能源专业背景 薪酬为24.99万元 任期内公司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5.98% 2025年一季度再降8.49%)[3] - 新任总经理宋应龙为85后硕士研究生 拥有中级经济师资质 职业生涯聚焦能源资本运作 曾任职特变电工新特能源总经理助理 2025年4月加入公司任董事长助理[4] - 人事更迭反映公司战略重心转变 从依赖区域燃气垄断转向综合能源服务 新管理团队具备产融结合经验 为转型注入资本运作基因[1][4][10]   业务结构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天然气收入占比81.51% 较2023年下降5.16个百分点 整体销售量仅增长0.99%(车用气销量下降 民用气销量增长)[6] - 新增煤炭销售和设备安装业务 公司名称由"新疆浩源天然气"变更为"新疆万憬能源" 证券简称同步变更 标志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6] - 2024年营收7.02亿元 净利润9318万元 毛利率降至17.42% ROE仅1.21% 资产负债率11.72%体现轻资产模式[8]   重点项目与行业定位 - 乌什县天然气综合站项目投资2000万元 预计7月底投产 集成CNG加气/充电桩/调压站功能 设计日供气40万立方米 预计年营收2500万元[8] - 项目直联南疆天然气环塔管网 解决阿克苏/喀什民用气短缺 支撑G219国道物流枢纽能源需求 成为转型重要引擎[8] - 与传统燃气企业相比 董事会更迭频繁(2025年董监高离职达4人次) 反映行业向综合能源集团转型的普遍阵痛[8]   市场表现与挑战 - 公司股价年内下跌26.15%(截至7月29日报7.54元/股) 与战略转型期业绩承压形成反差[9] - 新管理团队需平衡短期利润修复(提升燃气主业毛利率)与长期布局(充电桩/分布式能源)[9] - 转型面临财务考验 轻资产模式虽降低风险但制约扩张速度 需通过资本运作突破发展瓶颈[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