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印染
搜索文档
 泰和新材(002254):氨纶延续弱势,芳纶竞争加剧,关注芳纶隔膜放量情况
 招商证券· 2025-09-05 19:3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承压 收入同比下降2.48%至19.0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7.58%至0.26亿元 [1] - 氨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 价格持续弱势 公司氨纶板块毛利率为-6.47% [6] - 芳纶行业竞争加剧 价格大幅下行 公司芳纶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5.85个百分点至32.63% [6] - 芳纶隔膜产业化项目已启动投料试车 预计将逐步进入产能释放期 [6] - 调整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2.06亿元、2.29亿元 [6]   财务表现 - 2025Q2单季度收入8.46亿元 同比下降14.18% 归母净利润0.15亿元 同比下降83.98%但环比增长28.01% [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43.78亿元 同比增长11% 2026年预计大幅增长27%至55.75亿元 [8]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6.0%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21.2% [14] - ROE预计从2025年的0.9%改善至2027年的3.1% [14]   业务板块分析 - 氨纶产能扩张至143万吨 较2024年底增加7.6万吨 行业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6] - 氨纶价差为1.14万元/吨 基于2025H2仍有约10万吨待投产 预计价格底部震荡 [6] - 芳纶销量同比增长超30% 出口量实现同比增长 但价格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空间收窄 [6] - 芳纶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增长 变压器、蜂窝芯材等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6]   发展前景 - 芳纶涂覆隔膜性能优势不断凸显 新产能投产后将逐步进入产能释放期 [6] - 绿色印染业务已形成完整产能 染整及数码印花订单持续增加 [6] - 智能纤维业务开拓汽车内饰、智能车载配件等创新应用场景 [6] - 长期来看芳纶材料市场规模有望大幅增长 受益于环保治理强化和汽车轻量化趋势 [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9.99元 总市值86亿元 流通市值82亿元 [3] - 2025-2027年预计EPS分别为0.08元、0.24元、0.27元 [6] - 对应PE分别为127.8倍、41.6倍、37.5倍 PB维持在1.2倍左右 [8]
 金蚕破茧:中国丝绸产业的华丽转身
 新华社· 2025-06-26 14:45
 行业概况   - 中国丝绸产业曾因近代化纤与机械织布冲击而衰落,桑园荒芜 [1]   - 全球化背景下,廉价化纤与机械生产挤压市场,技术落后导致产业沉寂 [3]   - 近年来通过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和文化赋能,产业从低谷迈向新生 [5][11]     技术创新   - 黄金茧品种"金蚕1号"具有金黄色泽、抗氧化与抑菌性能,适合高端丝绸制品 [5]   - 万事利成立AIGC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纺织垂类AI花型大模型,拥有超70万花型数据库与300多种图像算法,可实现10的27次方种创意表达 [9]   - GBART免水洗印染一体机实现染料上染率与纤维抱合率近100%,污水排放减99%,制程缩短40%-50% [10]   - 黄金茧应用延伸至生命健康领域,用于改善认知功能、抗肌少症 [10]     产业模式   - "企业+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规模化养殖,企业提供技术培训与保底收购 [3]   - 溪东村通过黄金茧实现户均年增收3万元,村集体年收入45万元 [5]   - 新建800余平方米小蚕共育室与3300余平方米养蚕大棚,采用机械化管理与精准温湿度控制 [5]     文化赋能   - 丝绸作为中华文化名片,万事利与非遗传承人合作研发奥运会颁奖礼服面料、G20峰会国礼等 [11]   - 跨界故宫文化推出文创产品,参与巴黎奥运会展示中国风采 [11]   - 策划"杭州丝绸之旅",邀请国际同行参观,促成合作 [14]     国际市场   - GBART免水洗印染一体机销往法国、意大利,受到国际同行青睐 [14]   - 中国丝绸品牌和技术赢得国际认可,吸引更多投资与合作 [14]
 迎丰股份:2024年度营收利润双增长 “一体两翼双支柱”战略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3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 79亿元 同比增长2 07% [1]   - 归母净利润4418 2万元 同比增长18 8% [1]   - 基本每股收益0 1元 同比增长25 0% [1]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 6元(含税) [1]     行业概况   - 2024年印染行业产量平稳增长 发展质效提升 企业效益改善 外贸出口规模创新高 [1]   - 行业市场化竞争充分 集中度较低 呈现两极化发展格局 [1]   - 政策推动行业向智能 环保 清洁 绿色方向转型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纺织品印染加工业务 提供专业化 一体化 个性化印染综合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针织面料印染和梭织面料印染两大系列 涉及锦棉罗马布 人丝 天丝 经编锦纶等高档产品 [1]   - 印染面料应用于高端休闲服饰 运动服饰 商务正装等领域 [1]     智慧工厂建设   - 建设"年产1 31亿米高档面料智能化绿色印染项目" 生产规模扩大 智能化优势突出 [2]   - 建立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染料自动输送系统 整合决策管理层 生产执行层和设备运作层 [2]   - 智能系统优化订单管理和工艺流程 缩短产品交付期 提升竞争力 [2]   - 筹建第三事业部 采用先进印染和数字化装备 配备自动化智能化立体仓库 [2]   - 第三事业部计划2025年投产 为业绩增长注入新动能 [2]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申请2项发明专利 7项实用新型专利 推出5项省级工业新产品 [3]   - 研发投入6077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3 85% [3]     营销策略   - 优化客户结构 重点维护头部企业 品牌型客户 单品型大客户 全品类贸易客户 [3]   - 产品订单向中高端集中 提升产品品质和业内知名度 [3]   - 贴近市场需求变化 提前布局新产品 新赛道 [3]     发展战略   - 坚持"一体两翼双支柱"战略 以纺织印染为主体 营销和研发为两翼 深化价值链和产业链以及资本与产业联动为支柱 [3]   - 目标成为全球纺织印染行业创新引领者 构建技术密集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品质优良的新型印染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