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上运动
icon
搜索文档
超4亿人,体育市场呈现亮点!借助大数据“数”看户外运动“火”出新高度
央视网· 2025-11-16 10:25
群众性体育运动参与度 - 2025年群众性体育运动参与度高,成为体育市场亮点 [1] - 中国户外运动人群已超过4亿人 [1] 新兴体育业态与热门项目 - VR虚拟登山、夜间徒步、荧光骑行等新体育业态开始流行 [3] - 冰雪、山地、水上运动参与度高,马拉松、骑行、铁人三项、滑雪、漂流关注度高 [3] - 山地与水上运动热度显著,小红书徒步类笔记点击量达160亿,登山笔记增速340%,攀岩笔记增速250% [3] 区域消费格局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领跑户外运动消费,二线城市加速跟进 [7] - 消费格局呈现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向华北、西南等地辐射 [7] - 山东高唐、广东揭西、重庆垫江等县域地区匹克球、铁人三项等潮流赛事不断密集 [7] 相关用品销售增长 - 滑雪杖、滑雪镜、滑雪鞋、单板滑雪板销量增长均超80% [12] - 越野跑鞋销售增长100% [12] - 潮流运动需求增速明显,带动周边设备租赁服务需求增长 [12] - “桨板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超470%,团购订单量增幅超315% [12]
海外华媒海南行:百年渔村新“渔歌”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14:08
行业与公司发展现状 - 荣山寮文旅产业由海口市秀英区城乡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运营[3] - 目前已有55家各类商业主体入驻荣山寮[3] - 业态包括主题民宿16家、餐饮企业17家,客房超150间,节假日入住率达90%以上[6] 市场表现与增长数据 - 2024年前6个月接待游客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总和[6] - 丰富的业态为村民增加民宅出租收入超500万元[6] - 外地游客现占鱼市消费多数,渔获销售速度加快[1] 产品与服务特色 - 荣山寮拥有面向正西大海绵延4公里的海岸线及黑色火山石屋村落景观[3] - 新兴业态包括海洋元素商品买手集合店、融合新型社交空间与创意餐饮的花园小店等[4] - 提供桨板出海等水上运动项目,满足年轻客群拍照打卡及新型社交需求[4][5] 战略定位与未来展望 - 公司将着力推动外来业态与当地渔村生活紧密结合,实现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发展[6] - 依托海洋资源与百年渔村文化,借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滨海文旅新目的地[6] - 发展目标为实现村民共富,推动小渔村迈向国际化[6]
国家体育总局: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人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23:39
户外运动产业总体发展态势 - 行业参与人数已突破4亿人 [1] - 行业成为体育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 - 截至2025年6月底,户外运动相关企业数量达33.5万家,2025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约2.4万余家 [2] 消费人群与地域特征 - 中青年群体是主要消费者,其中25-34岁群体占比最高,且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 [1] - 高强度户外运动项目以男性群体为主导,中低强度项目更受女性青睐 [1]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消费领跑,二线城市加速跟进 [1] 细分领域产业规模与参与度 - 2024年冰雪运动产业总规模达9700亿元,2024-2025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量2.56亿人次 [2] - 2024年水上运动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参与人数突破1.2亿 [2] - 冰雪、山地、水上项目参与度较高,马拉松、骑行、铁人三项、滑雪、漂流等项目关注度较高 [1] 新兴业态与消费趋势 - VR虚拟登山、骑行、潜水等沉浸式体验成为引领消费的新业态 [1] - “夜经济”下的夜间徒步、荧光骑行、星空露营等新业态正在兴起 [1]
提振消费进行时 | 广西假日经济消费的“国际范”
广西日报· 2025-10-05 10:28
行业核心观点 - 广西假日消费呈现国际化与高质量增长态势 文旅融合与跨境消费成为核心驱动力 [1][3][7] 文旅活动国际化 -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夜游项目吸引韩国 日本 英国等多国游客 提升夜间旅游体验 [2] - 韩国首尔至桂林直飞航线于10月2日复航 首航当日输送超150名韩国游客 [2] - 阳朔的攀岩 徒步 露营咖啡成为外籍年轻游客的“假日三件套” 法国游客表示体验中国自然与生活方式的结合 [2] - 百色浩坤湖夜间星空露营成为网红项目 吸引泰国和老挝留学生直播 吸引数千粉丝围观 [2] 传统景区与新业态 - 桂林在漓江岸边推出露营体验 水上运动等新业态 象鼻山等经典景点焕新推出中秋夜游项目 [2] - “白天赏山水 夜晚享生活”成为外国游客与留学生的广西假日新体验 [2] 跨境消费与口岸经济 - 国庆期间东兴口岸越南咖啡 香料 手工艺品销售旺盛 越南商户表示一天能卖上千杯咖啡 比去年翻了一番 [4][5] - 凭祥“跨境一日游”成为假期爆款 10月1日办理跨境游的游客达2000余人次 游客可上午从友谊关出境 下午漫步越南谅山 [5] - 边境旅游红火得益于广西完善“免税+夜市+文创”消费圈 优化跨境电商 离境退税 双语导游服务 [5] - 东兴 凭祥等地夜市经济持续升温 越南特色美食摊与广西小吃摊并肩而立 吸引中外游客 [5] 服务升级与消费体验 - 从桂林到南宁 柳州到百色 主要景区普及双语标识 移动支付 外币结算 外语导览等服务 [6] - 入境游全面复苏 桂林 南宁 百色等地迎来韩国 日本 马来西亚 泰国等国游客 [6] - 跨境消费融合加速 越南特色商品 东南亚餐饮与中国品牌同台竞争 [6] - 越南留学生在象鼻山前拍摄短视频 分享在中国的中秋体验 成为节日街头生动的国际语言 [6][7]
“什么值得买”发布8月消费关键词:夏日经济
新华财经· 2025-09-02 07:11
核心观点 - 消费平台数据显示8月消费呈现"夏日经济"特征 娱乐偏好明显 亲水热情延续 旅游热度攀升 体现"享受夏日尾声"集中体验感 [1][2][3][4] 电影消费 - 平台观影关键词GMV同比增长24.37% 国产动画表现突出 [1] - 《浪浪山小妖怪》带动电影票/盲盒/冰箱贴/绘本/毛绒挂件等周边消费走高 [1] - 《罗小黑战记》相关消费环比增长181.58% [1] - 动画电影从现象级爆款走向票房灵药 消费者乐于为动画IP长期价值买单 [1] 游戏消费 - 游戏机GMV同比增长122.55% [2] - Switch2主机GMV环比增长88.58% 刷新全球销售记录 [2] 水上运动消费 - 桨板GMV同比增长27.51% [2] - 溯溪GMV同比增长24.55% [2] - 冲浪GMV同比增长54.26% [2] - 皮划艇热度同比增长23.89% [2] - 水上乐园热度同比增长135.94% [2] 衍生消费市场 - 电解质水GMV同比增长60.78% [3] - 男士防晒GMV环比提升15% 欧莱雅男士高倍防晒为最畅销单品 [3] - 救生衣/水母衣/手机防水袋/专业桨板搜索量明显上升 [3] 旅游消费 - 机票热度同比增长21.96% [3] - 短途高频和长短结合为出游特征 [3] - 大理旅游相关消费GMV同比增长41.15% [3] - 云南/海南/东南亚/澳洲成为热门目的地 [3] 文化消费 - 非遗相关热度同比增长119.09% [4] - 越王勾践剑冰箱贴/黄鹤楼发光冰箱贴/杜甫草堂毛绒玩具等文创产品成为人气商品 [4] 消费类型特征 - 实用型消费包括冷饮/防晒/电子产品 [4] - 体验型消费包括水上运动/文博/电影 [4] - 消费呈现品质化/个性化特征 [4]
国常会明确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苏超带动江苏消费380亿元的场景该如何复制?
搜狐财经· 2025-08-23 14:10
体育消费潜力释放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增加体育产品供给 丰富体育赛事活动 推动体育用品升级 培育产业增长点[2] -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拓展体育消费场景 鼓励各地举办体育消费活动 实施消费惠民举措 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6]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1][4] - 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加速城市发展进程 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 带动消费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5] - 十四五期间举办五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十五五期间继续承办田径游泳体操等世界锦标赛[5] 体育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10]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全国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10] 基础设施与场景建设 -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推动运动场景丰富 创造吃住行游购娱等消费机会[8] - 体育赛事需要运动员观众流动 形成多场景消费链条[8] - 需通过文旅推广和服务创新将赛事游客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留量[10]
柔道之城肇庆:运动“新秀”布局体育旅游|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47
核心观点 - 肇庆市借助十五运会契机 通过柔道特色项目发展和体育旅游融合 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2][6][10] 体育产业基础 - 肇庆拥有水上运动 航空运动 马拉松 龙舟等多元运动项目 是大湾区唯一同时具备小众和大众运动项目的城市 [2] - 形成集健身观光 运动体验 休闲度假 体育养生为主的户外运动产业体系 水陆空多元赛事全面发展 [7] - 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2160万人次(同比增长27.8%) 旅游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2.5%) [7] - 砚洲岛航空运动营地采用"极限运动+观光体验"模式 2023年暑期接待游客108.8万人次(同比增长56%) [7] 柔道特色发展 - 四会市拥有14所柔道特色学校(占全省30所中的近半数) 构建从校园到专业队的完整人才培养梯队 [4] - 通过体教融合 赛事品牌塑造和"选星计划" 形成以点带面发展格局 [3][4] - 承办全国柔道锦标赛 柔道大师赛等高水平赛事 提升项目影响力 [4] - 采用"学校打基础+机构提水平"模式 柔道培训机构招生情况良好 形成人才反哺产业良性循环 [6] 产业协同效应 - 体育旅游经济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崛起 包括全品体育一号仓(国内最大仓储设施之一)和肇庆元龙木制品(国内最大滑板工厂) [8] - 砚洲岛航空运动营地推动低空经济企业落户肇庆 [8] - 2024年"肇庆旅游"抖音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6.79% 体育赛事显著促进文旅复苏 [7] 发展战略 - 计划5-10年内将四会市打造为全国一流柔道运动和文化交流中心 [5] - 重点推进星湖水上运动目的地建设 发展柔道 铁人三项 体操 足球四大项目 [10] - 推动体育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增强体育项目与乡村景区关联度 [2][7] - 通过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文旅体产业格局 培育户外运动作为新经济增长点 [8] 发展挑战 - 柔道产业布局相对薄弱 缺乏相关企业 商业化程度低 发展模式单一 [5] - 体育产业规模偏小 缺乏新型体育消费空间和消费场景 时尚型消费新业态不丰富 [9] - 虽拥有茶文化 南药基地等优质资源 但未形成具有穿透力的城市记忆点 [9]
国家体育总局: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3:26
行业规模与消费数据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1] - 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2]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2] 基础设施发展 - 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 总长度40.75万公里 [2] - 飞行营地及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2] - 场地设施覆盖山水陆空 贯穿春夏秋冬 [2] 政策与标准建设 - 实施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 [2] - 发布路跑 登山 攀岩 滑雪等户外运动体育标准 [2] - 深化产教融合 完善专业资质认证体系 [2] 市场发展趋势 - 新兴项目持续更替 产业稳步发展 [2] - 户外赛事持续增加 用户版图不断扩张 [2] - 加快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 [3]
约2亿人次参与 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央视新闻· 2025-08-19 11:05
户外运动行业规模与消费 - 2024年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人次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1] - 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 同比增长18.7% [1]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 相关社团超1500个 [1] 户外运动设施建设 - 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 总长度40.75万公里 [1] - 全国飞行及汽车等营地数量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1] - 设施覆盖山水陆空多元场景 贯穿四季使用周期 [1]
规范文旅业态,让暑期游玩更安心
新华网· 2025-08-19 07:24
旅拍行业规范 - 杭州西溪湿地景区将拍摄区域划分为免费区和收费区,收费区商拍需提前预约并支付管理费,每日限10组团队 [2] - 商业拍摄定义为携带多套服装、道具或大型专业摄影器材的活动,普通游客使用单反或手机拍照不受限制 [2] - 武林夜市管委会对3家商业拍摄服务商家进行规范,拍摄价格普遍在250-300元之间,防止恶性竞争和价格虚高 [3] - 桐洲岛枫杨林景点通过统一收费标准并公示,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改善游客体验 [2] - 专家建议借鉴"分区管理+预约限流"模式,加强执法部门协同配合,推动旅拍成为文旅产业新兴亮点 [4] 沉浸式体验监管 - 晋城市建立由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一处发现、多方联动"的执法格局 [5] - 天启室内活动体验店初期因多项制度不健全被要求规范经营,包括取得备案证、建立限入标志等 [6] - 密室逃脱行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如装修材料可燃、疏散指示标志不合理等问题 [6] - 部分沉浸式项目存在篡改历史、内容低俗、服务灰色擦边等问题 [6] - 专家建议制定内容分类分级指导方案和技术伦理指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文化建设 [6] 水上运动安全保障 - 万平口景区建立"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冲锋舟、救生机器人、无人机巡航系统等装备 [7] - 景区6个浴场配备救生员20名、瞭望员12名、岸巡员12名,组建30人专业救生员队伍 [8] - 如意桥附近建成安全瞭望塔,视野覆盖1.4万平方米浴场,配备高倍望远镜和应急报警装置 [8] - 遭遇恶劣天气时,景区会关闭涉海区域并暂停海上项目,救援队伍全员备勤待命 [9] - 景区与气象、海事、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前获取天气预警信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