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运动

搜索文档
规范文旅业态,让暑期游玩更安心
新华网· 2025-08-19 07:24
旅拍行业规范 - 杭州西溪湿地景区将拍摄区域划分为免费区和收费区,收费区商拍需提前预约并支付管理费,每日限10组团队 [2] - 商业拍摄定义为携带多套服装、道具或大型专业摄影器材的活动,普通游客使用单反或手机拍照不受限制 [2] - 武林夜市管委会对3家商业拍摄服务商家进行规范,拍摄价格普遍在250-300元之间,防止恶性竞争和价格虚高 [3] - 桐洲岛枫杨林景点通过统一收费标准并公示,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改善游客体验 [2] - 专家建议借鉴"分区管理+预约限流"模式,加强执法部门协同配合,推动旅拍成为文旅产业新兴亮点 [4] 沉浸式体验监管 - 晋城市建立由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一处发现、多方联动"的执法格局 [5] - 天启室内活动体验店初期因多项制度不健全被要求规范经营,包括取得备案证、建立限入标志等 [6] - 密室逃脱行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如装修材料可燃、疏散指示标志不合理等问题 [6] - 部分沉浸式项目存在篡改历史、内容低俗、服务灰色擦边等问题 [6] - 专家建议制定内容分类分级指导方案和技术伦理指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文化建设 [6] 水上运动安全保障 - 万平口景区建立"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配备冲锋舟、救生机器人、无人机巡航系统等装备 [7] - 景区6个浴场配备救生员20名、瞭望员12名、岸巡员12名,组建30人专业救生员队伍 [8] - 如意桥附近建成安全瞭望塔,视野覆盖1.4万平方米浴场,配备高倍望远镜和应急报警装置 [8] - 遭遇恶劣天气时,景区会关闭涉海区域并暂停海上项目,救援队伍全员备勤待命 [9] - 景区与气象、海事、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前获取天气预警信息 [9]
万亿水经济崛起!广东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5:01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提出"1364"发展路径 目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规划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全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1][2][3][4][6] 投资规划与产业规模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3] - 各地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 [4] - 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4] - 2023年、2024年全省水利投资均超过1000亿元 [15] 发展路径与模式 - 提出"1364"发展路径:锚定1个目标 做好3个统筹(发展保护、市场政府、供给需求) 形成6种模式(水城融合、特色产业驱动、工程盘活利用、生态保护导向、优质资源增值、文旅品牌赋能) 取得4项成效(区域协调、绿色消费、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高质量发展) [6][7][8][9][12] 资源基础与基础设施 - 广东拥有河流2.38万条 总长度10.3万公里 水库7500座 规模以上水闸8300多座 小水电8000多宗 [20] - 71%耕地、82%建设用地、70%活动人群、75%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 [13] -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开展河湖库"清四乱"行动 加快万里碧道、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建设 [15][16] 区域发展案例与成效 - 河源市打造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 发展水文化、水经济等产业 2024年万绿湖水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9亿元 同比增长5.1% [21][22][44] - 清远市北江内河项目收购56艘游船 2024年吸引游客22万人次 实现运营收入3200万元 [25][26] - 揭阳普宁市南溪水乡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 同比增长125% 创造直接就业300多个岗位 带动低收入村民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 [30][31][37] - 江门市大沙山水茶乡项目投入约1000万元 年吸引游客逾30万人次 [33][34][35] - 深圳、佛山、江门、汕尾等市依托万里碧道建设 构建特色生态滨水空间 发展水上运动、水系旅游等业态 [23][24] 消费市场与运营数据 - "90后""00后"成为涉水旅游消费主力军 "银发族"出游需求大幅增长 [38] - 2023年试点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3.4亿元 [39] - 2024年试点项目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8.3亿元 [39] - 2024年省级水经济试点滨水休闲康养业态吸引游客超220万人次 创造运营收入超4.1亿元 [40][41] 优质水资源开发 - 广东已鉴定矿泉水水源地330处 可用于高品质天然饮用水开发 [42][43] - 江门水都产业园引入投资3亿元的恩州山泉项目已投产运营 [44] - 惠州等多地聚焦优质天然山泉水开发 开创区域饮用水自有品牌 [45][46]
【媒体解读】广州发布体育强市建设规划 全力建设三大国际中心
广州日报· 2025-07-25 10:10
粤港澳联合申办世界杯 - 广州提出推进粤港澳联合申办世界杯等高水平国际赛事 [2] - 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办赛经验与国际资源谋划共同引进足球、篮球、网球等高水平国际赛事 [8] 体育强市建设目标 - 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平方米 [2]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 [2][11] -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 [2] - 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头部企业和体育产业集群 [2] 体育设施建设 - 补齐区级"两场一馆一池一中心"配套短板 [3] - 利用老旧厂房、桥下空间等增加公共活动场地 [3] - 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 [3] 青少年体育发展 - 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3] -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 [3] - 帮助学生掌握1-3项运动技能 [3] 竞技体育发展 - 做大做强田径、游泳两个基础大项 [4] - 发展羽毛球、跳水、体操等优势项目 [4] - 推广冰雪项目和电子竞技等新兴项目 [4] - 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俱乐部 [5] 体育消费与赛事经济 - 发展电子竞技、冰雪、马术等新兴运动业态 [6] - 打造"体育+商业+旅游+文化+娱乐+会展"消费场景 [6] - 培育"体育消费季"、体育嘉年华等主题活动 [6] - 推动体育赛事与夜间消费联动发展 [6] 体育产业发展 - 提升运动服装、球类运动装备等制造领域优势 [6] - 鼓励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 [6] - 引进国际级帆船赛事培育热点赛事活动 [7] - 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体育龙头企业 [7] 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建设 - 高水平办好广州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 [10] - 争取申办10项以上国际A类赛事 [10] - 培育黄埔马拉松赛等自主品牌赛事 [10] 穗港澳体育合作 - 建立穗港澳体育交流合作机制 [8] - 推动三地在体育产业、场馆、赛事等领域资源共享 [8] - 谋划建设大湾区奥林匹克学院 [8]
云南巧家县:绿能强劲水韵宜人
经济日报· 2025-07-13 16:53
白鹤滩水电站运营成果 - 白鹤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 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1] - 4年累计发电量突破1960亿千瓦时 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超59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亿吨 [1] - 蓄水形成206亿立方米库容和直径约100公里的水域 改善当地干热河谷气候 [1] 巧家县旅游业发展 - 依托水电站吸引力 培育水上运动 康养旅居和休闲度假等多元旅游业态 [1] - 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542.21万人次 旅游收入56.6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2.94% 3.52% [3] - 滨江生态廊道包含13个重要节点 七里水动力乐园运营一年半收入达350万元 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 [2] 基础设施与文旅融合 - 建成13公里滨江休闲运动生态廊道 包含体育运动公园 湿地公园等设施 [2] - 规划6处房车营地 "巧家房车游"成为全国自驾旅行圈热搜 [2] - 沿金沙江建成8个移民安置点 形成"一城三镇七点"旅游空间格局 [3] 未来发展规划 - 将深耕"水韵""康养"主题 发展水上休闲 水电研学 康养旅居等业态 [3] - 打造"金沙江畔 水韵巧家"城市旅游品牌 [3]
广东水经济项目再获亿元级投资,生态绿水“变现”经济活水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56
水经济项目投资动态 - 3个环"两山"水经济项目在广州增城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超过16亿元,涵盖滨水文旅、水上运动、滨水休闲康养等领域 [1] - 广东发布首批16宗环"两山"水经济储备项目,谋划业态多样,未来将陆续开启招商 [1] - 截至2025年初,广东全省已开展水经济试点项目115宗,包括省级16宗、市级68宗、县级31宗,谋划储备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水经济新业态项目 [1] - 增江游项目计划投资超2亿元,森林海项目计划投资14.53亿元,建设内容涵盖多种休闲娱乐设施 [2] - 2024年广东16宗省级水经济试点项目中已有13宗正式投入运营,新增直接就业岗位超1500个,累计吸引游客2404万人次,实现运营收入8.3亿元 [4] 水经济业态发展 - 水上运动、水系旅游、滨水康养、优质水开发、湖库生态养殖等业态成为广东多地探索推进的水生态"变现"模式 [1][2] - 亲水消费热潮涌起,滨海岛屿、山野漂流和溯溪等成为消费热门,部分项目关注度环比上涨超过100% [3] - 天人山水大地艺术园2024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营收超过亿元,2025年至今营收达6000万元左右,同比稳步上涨 [3] - 源林生态乐园预计初期年度接待量约80万人次,远期可达300万人次,年均净利润预计约2.87亿元 [4] 水权交易机制探索 - 未来突破水资源确权和交易瓶颈是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扩大水经济规模的关键 [5] - 河道资产产权改革是推动水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需探索建立规范流程和制度体系,明晰权属关系 [5] - 江门市鹤山市出台广东首个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探索四权关系 [7] - 佛山高明完成广东省首单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企业以30万元年基本收益加营收提成获得20年开发经营权 [7] - 目前水资源资产化面临有偿使用形式单一、营利空间小、生态管护压力大等问题,建议通过确权登记、扩权赋能等措施打通交易链条 [8]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长三角示范区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的探索与启示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8 14:47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由沪苏浙两省一市共建 总面积约2413平方公里 涵盖上海青浦 江苏吴江 浙江嘉善三地[7][9][24] - 示范区已形成52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推广 在共商协作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新空间建设 跨界流域治理等方面成效显著[7] - 示范区蓝绿空间占比达66%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036平方公里 较现状减少157平方公里 促进城乡发展模式转型[10] 跨域治理机制创新 - 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工作机制 形成"机构法定 业界共治 市场运作"跨域治理模式 打破行政壁垒[9] - 设立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由两省一市同比例出资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建设[17] - 建立总规划师制度 共建358平方公里的世界级水乡客厅 计划2025年底具备运行条件[10][24] 生态保护修复实践 - 以元荡环境治理为突破口 完成环湖治理239公里 水质由Ⅴ类提升为Ⅲ类 形成跨域生态修复一体化制度[13] - 全面开展"一河三湖"共保联治 太浦河实现全线Ⅱ类水 服务受益人口800万 自然生态质量稳定提升[14][22] - 建立标准 监测 执法"三统一"制度 破解跨界流域分治难题[14] 产业发展与价值实现 -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总入驻研发人员将达3万名 是华为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研发基地[15] - 专精特新企业从2019年的248家增至1294家 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15] -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统一核算信息平台 推动生态旅游 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14] 数字化支撑体系 - 全国首个跨省域"智慧大脑"上线 实现数据互联共享 支撑规划管理 项目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预警[27][28] - 建成示范区测绘基准原点 为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提供高精度空间地理数据支撑[27] - 搭建水乡客厅数字孪生系统等应用场景 实现"规 建 管 用"全流程管理[28]
打造生态文旅融合新标杆
新华日报· 2025-05-27 05:51
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 公司秉持"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核心理念 严格遵循"错位竞争、特色取胜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战略部署 [1] - 2024年接待旅游人数约190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约980万元 展示强劲发展潜力 [1] - 未来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 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 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旅目的地 [2] 生态修复与景观打造 - 实施退圩还湖、水系优化、地形重塑等工程 实现景区水系与成子湖水系无缝对接 [1] - 精心打造五区十景景观体系 让游客体验自然生态之美 [1] 品牌建设与行业认可 - 依托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湿地公园高定位 品牌建设成果显著 [1] - 获国家3A级景区、省级水利风景区等殊荣 上榜"江苏春季赏花胜地名单" [1] - 创成宿迁市工会职工疗休养基地 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企业(园区) [1] 多元化项目布局 - 布局养生度假、生态科普、亲子婚庆等多元化板块 [2] - 引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泛溪问水"水上运动基地、路亚垂钓赛事、湖边小院等特色项目 [2] - 打造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2]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为泗阳县及周边地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2] - 提供生态文旅融合可借鉴经验 [2]
镜头丨锦绣山河 美好旅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19 12:24
旅游日主题活动 - 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各地推出多样化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1] 乡村旅游发展 - 重庆市南川区黎香湖镇开发湖畔露营、水上运动、特色民宿等产品带动经济 [3] - 厦门市同安区针对"微度假"需求形成观光、休闲、研学等多元业态 [4] - 广西阳朔县利用遇龙河山水资源打造夜游项目促进乡村旅游 [5] 旅游产品创新 - 海南省海口市通过光影投影技术展现海洋与妈祖文化,打造时尚消费城市 [6] - 广东省连州市推出涵盖非遗文化、自然奇观、沉浸式体验等系列文旅活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