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债期限溢价
icon
搜索文档
《大美丽法案》:内容、影响与策略启示
东吴证券· 2025-07-14 17:33
核心观点 - 《大美丽法案》快速落地,对美国增长拉动有限,且隐含2028年前后“财政悬崖”风险 [1] - 短期无需过度担忧下半年美债发行风险,长期美债利率期限溢价易上难下 [1] - 法案落地后,美国财政政策难有增量,美债驱动因素转向关税、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1] 立法流程 - 《大美丽法案》从提交国会议案到总统签署仅历时45天,落地速度超市场预期 [1][7] - 法案顺利落地因特朗普在共和党内影响力大且充分利用立法规则 [7] - FY2025国会预算附带协调指示为法案提供立法便利,同时对法案提出要求 [7] - 共和党在参众两院优势席位是法案通过基础,众议院和参议院审议时采取措施推动法案通过 [10] 法案概览 - 法案基础是延长和扩展TCJA减税法案大部分条款,未来十年将增加3.8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 [12] - 增量减税与其余政策未来十年带来0.49万亿美元财政盈余,边际体现为紧财政 [12] - 法案总赤字效应“增赤在前、减赤在后”,淡化近端推高财政赤字的严峻程度 [15] - 法案包括延长现有减税、增量减税政策、医疗保健等转移支付改革等内容 [18][22][23] 法案的预算和经济效应评估 法案对财政预算的影响 - 法案加剧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性挑战,“增赤在前、减赤在后”易引发2028年前后“财政悬崖”风险 [29] - 不同情景下,法案将增加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率 [32] - 法案赤字效应前置,2028年左右政府面临政策延期或财政紧缩的困境 [36] 法案的经济效应评估 - 法案对经济增长刺激效应有限,十年维度上对美国GDP水平累计影响平均仅为0.1% [1][41] - 法案税收政策对不同收入阶层税后收入影响不均衡,加剧收入分配失衡 [44] 关税如何对冲《大美丽法案》的预算与经济效应 - 巨额增量关税收入可部分对冲法案赤字缺口,2025 - 2026年可弥补期间增量赤字的74% [45] - CBO测算未来十年关税收入可减少2.8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约能对冲68%的法案总成本 [50] - 关税和法案对美国中低收入群体税后收入有负面影响,最高10%收入群体税后收入预计增长 [53] 《大美丽法案》后,需要担忧美债供给冲击吗 当下 - 法案落地意味着“买预期、卖现实”交易进入后半程,30年期美债利率或10s30s期限利差上行或告一段落 [54] 短期 - 法案将债务上限提升5万亿美元,财政部下半年补发国债,可能冲击市场流动性和推升期限溢价 [56] - 近期财政部发债思路和TGA账户趋势显示,三季度美债供给压力可控 [57] 中长期 - 法案落地意味着美国政府债务扩张有“路径依赖”,长期限美债利率期限溢价易上难下 [60] - 下半年美债驱动因素转向关税、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关注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和9 - 10月美联储主席提名交易 [60][62]
凯投宏观:美债期限溢价或下行 发达市场主权债券收益率料随势微跌
快讯· 2025-05-29 19:43
美债期限溢价与发达市场主权债券收益率 - 预计美国期限溢价将下降 可能导致大多数发达市场主权债券收益率跟随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跌 [1] -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是推动美国期限溢价走低的主要因素 [1] - 10年期美国国债期限溢价下降的同时 其他高评级10年期政府债券期限溢价也可能适度下降 [1]
热点思考 | 美债“风暴”将至?——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九(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5 23:00
美债市场异动原因 - 美债利率5月出现三次大幅异常上升,核心驱动因素为美国减税法案及日债拍卖不及预期[7] - 期限溢价成为主导因素,5月22日升至0.9%,贡献10年美债利率37BP涨幅中的28BP[10][14] - 日债20年拍卖遇冷加速美债恶化,导致美债与美元走势分化[7][21] 《美丽大法案》进展与影响 - 法案以80%比例延续TCJA减税措施,新增减税仅占20%,经济提振效果或类似2010年奥巴马政策[34][37] - 参议院通过存在不确定性,共和党仅3席优势,分歧集中在医疗补助和SALT领域[29][30] - 2026年赤字率或增1.8个百分点至8%,十年内3.3万亿美元赤字增量远超关税2.5万亿收入[40][47] 美债利率展望 - 历史数据显示财政赤字率每升1个百分点,10年美债利率抬升78BP[47] - 短期压力缓和:5月债券基金净流入转正,日本投资者净买入海外债券[49][55] - 中长期风险包括参议院可能扩大减税规模、弱美元周期下的债汇双杀及关税通胀效应[60] 市场反应与数据 - 法案通过后美国再现"股债汇三杀",纳指周跌2.5%,10年美债收益率上行8BP至4.51%[71] - 5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升至52.3,反映关税缓和影响[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