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产业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真相!特朗普为何向英特尔CEO陈立武开刀?
是说芯语· 2025-08-08 11:43
英特尔CEO争议事件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公开指责英特尔CEO陈立武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并要求其立即辞职 但未提供具体证据 [1] - 共和党参议员科顿致信英特尔董事会 质疑陈立武与中国的关系 特别提及其在Cadence公司任职期间向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售受管制技术的历史 [2] - 英特尔声明强调陈立武及董事会致力于美国国家经济安全 并正在实施符合"美国优先"政策的数十亿美元本土半导体投资 [2] 公司内部动态 - 消息导致英特尔股价单日下跌3 1%至19 77美元 [5] - 董事会虽公开支持CEO 但内部存在战略分歧 包括是否退出制造业及人工智能领域收购等议题 [5] - 陈立武主张保持公司完整性 其筹资与收购计划遭遇部分董事反对 [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英特尔在PC/服务器芯片领域长期领先 但错失移动计算转型 市值已落后英伟达/台积电等竞争对手 [5] - 公司获得《芯片与科学法案》近80亿美元拨款 但推迟俄亥俄州工厂投产至2030年代引发政府不满 [7] - 分析师指出CEO被聘用源于其深厚行业资源 若离职将面临接任者难题 [6] 政治因素影响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政策拨款施压企业增加投资 英特尔工厂延期被视为违背半导体本土化目标 [7] - 俄亥俄州共和党参议员莫雷诺同步呼吁CEO辞职 显示事件已升级至政治层面 [7] - 分析师认为特朗普不满可能源于CEO未建立私人关系及公司削减资本支出的决策 [5]
粤开宏观:“双标”的美国产业政策:类型、动因、效果及思考
粤开证券· 2025-04-15 21:15
美国产业政策类型及机制 - 分为对内支持和对外限制政策,前者支持国内企业,后者限制国外企业[4][18] - 财政金融政策通过补贴等提供资金,《通胀削减法案》计划2022 - 2031年投入3910亿美元,《芯片法案》授权约520亿美元补贴和贷款担保[19] - 投资限制政策限制境外企业在美投资并购,如限制中资背景主体投资战略领域[39] 美国产业政策实施动因 - 提升产业竞争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1980年的25.2%降至2023年的17.6%,贸易逆差扩大,2008年达8000亿美元[5][49][50] - 提升供应链韧性,2018年中国成为美国90%以上制造业产值重要外国供应商[6][50] - 增加就业、缩小贫富差距,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基尼系数从1967年的0.4升至2023年的0.49[6][50] 美国产业政策实施效果 - 创新支持政策效果最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推动多项前沿科技诞生,SBIR和STTR计划资助产生大量专利和就业岗位[57][58] - 财政金融政策有效,补贴推动产业回流和产能扩张,2010 - 2023年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等行业回流企业和新增岗位众多[61] - 贸易保护政策效果有限,美国钢铁产业贸易逆差扩大,挽救就业成本高[64] 对中国启示 - 适时对美企业对等反制,维护国内企业权益[11][70][71] - 产业政策重点放在科技竞争和产业链安全,重视普惠性[11][72] - 优化具体产业政策,兼顾财政可持续性,加强军民融合等[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