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技术

搜索文档
从鼎际得中试投产,看国产POE的市场与前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8 14:51
鼎际得POE项目进展 - 公司POE项目中试装置已投产并稳定产出产品 验证自研茂金属催化剂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1] - 项目按计划推进 预计9月实现一期全面投产 [1] - 自研催化剂实现稳定生产 解决茂金属催化剂、高碳α-烯烃和聚合工艺三大技术瓶颈 [2][4] POE行业技术壁垒 - 国内规划产能近300万吨 但工业化量产长期受限于催化剂、α-烯烃和聚合工艺三大难点 [2] - 茂金属催化剂技术被陶氏等国际巨头垄断 售价长期高企 占生产成本重要部分 [4] - 公司突破催化剂技术 产品线从齐格勒那塔扩展到茂金属催化剂 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 [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初LG、陶氏等国际厂商集体提价100美元/吨 国内万华等跟涨800元/吨 [3] - 当前国内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但产能多处于规划阶段 实际量产需至少4年周期 [6][7] - 公司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未来可同时供应POE产品和催化剂材料 [5] 下游应用前景 - POE在光伏(N型电池)、新能源汽车、建筑等领域加速替代传统材料 [3][7] - 材料具备耐候性、力学性能等综合优势 可替代光伏胶膜、工程塑料等应用场景 [7] - 长期看规模化将降低生产成本 价格进入合理区间后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7] 公司战略定位 - 技术突破使公司成为国内少数具备POE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 [5] - 催化剂业务形成新增长点 未来可向同行供应关键原材料 [5][8] - 前瞻性布局使公司在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有望引领国产POE发展 [8]
小米15周年发布会:玄戒芯片驱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升维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8 2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5月22日小米举办15周年战略发布会,推出自研芯片、旗舰手机、高端平板及首款SUV车型,全面落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战略;玄戒芯片有技术突破,减少对高通/联发科依赖,验证小米芯片设计能力;小米与高通构建双轨制竞合关系,既规避风险又为战略提供支撑;产品矩阵升级,各产品有特点和市场竞争点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2025年5月22日小米举办成立15周年战略发布会,推出自研芯片玄戒O1、玄戒T1、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高端平板7 Ultra及首款SUV车型YU7,全面落地“人车家全生态”闭环战略 [1] 点评 技术突破与生态闭环 玄戒O1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多核性能超越苹果A18 Pro约5%,GPU功耗降低35%,减少对高通/联发科依赖,高端机型芯片采购成本预计降低20%,验证小米芯片设计能力 [2] 小米与高通战略竞合 小米与高通构建“自研突破+战略合作”双轨制竞合关系,自研玄戒O1推动高端化战略,与高通签三年期协议确保骁龙芯片在旗舰机型占比超35%;玄戒O1基带模块用联发科外挂方案,高通5G基带技术是冲击国际高端市场必备通行证;随着研发投入增加,有望在关键领域替代高通芯片,构建自主技术体系 [3] 产品矩阵升级 - 小米15S Pro:5499元起售价对标iPhone标准版,可享国补,通过多种配置强化高端定位,有望争夺市场份额 [5] - 小米平板7 Ultra:14英寸3.3K OLED屏、120W快充及玄戒O1平板适配,瞄准生产力场景,纳米柔光屏版本强化户外体验,但需直面iPad Pro生态壁垒 [5] - 小米汽车YU7:以835km续航、3.23秒零百加速及L3级自动驾驶切入中高端市场,智能座舱与澎湃OS深度整合强化生态闭环,但需应对特斯拉Model Y价格战与华为ADS 3.0技术竞争 [5]
魅族前高管:攻击玄戒没有自主技术的人,都不懂芯片
观察者网· 2025-05-28 12:46
芯片技术路径 - 魅族前副总裁李楠力挺小米玄戒O1芯片,认为攻击小米芯片缺乏自主技术的人不懂芯片行业 [1] - 李楠将小米比作"大学生",因其采用最先进制程成功流片量产芯片,而批评者连"小学招生考试"都通不过 [1] - 指出小米IP购买是正常技术路径,需先在制程上冒险、设计上保守,待首款芯片商品化后再逐步改进 [1] - 类比华为鸿蒙发展路径,强调技术积累需要循序渐进 [1] 玄戒O1芯片争议 - 小米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发布后陷入舆论风暴,Arm最初使用"定制芯片"表述引发质疑 [2] - 小米26日公开否认采用Arm CSS服务,Arm随后修正表述为"由小米玄戒芯片团队打造" [2] - 星纪魅族CMO万志强曾表态支持,称这是战略产业破局的关键一锤,呼吁国人给予鼓励 [2] 行业互动与认可 - 李楠5月17日称赞小米危机公关"可进入营销教科书",相关内容获小米总裁卢伟冰公开点赞 [3] - 李楠拥有NEC、Monstar-Lab等跨国科技公司履历,及魅族高级副总裁等行业资深背景 [2]
专家访谈汇总:别只盯英伟达了,ASIC才是AI芯片的终极解法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13 15:33
1 、 《 DeepSeek时代,ASIC芯片加冕为王 》摘要 4 、 《 2025年中国汽车芯片产业链梳理及投资布局分析 》摘要 ■ 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强趋势推动下, 汽车芯片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产业链从上游材料、设备到中游 设计制造、再到下游整车智能系统已形成 自主可控的基本框架 。 ■ 产业链机会贯穿上游制造基础、中游芯片设计与制造、下游智能座舱与智驾应用, 推荐以"国产替 代+自主技术突破"为核心主线进行中长期布局。 5、《 金价暴涨,创5年来单日最大涨幅!金饰价重回960元/克 》摘要 ■ 当前黄金上涨是 美元信任削弱+全球避险需求释放+央行行为共振 的结果,不是简单的短线行情, 而是全球货币体系博弈下的"资产锚重估"。 ■ 当前黄金上涨并非虚高,而是" 制度性避险资产重估 "的体现,是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和货币体系重构 下的战略趋势。 ■ GPT-4.5、Grok-3、Claude 3.5、LLaMA 4 等模型快速迭代,国内生成式AI用户突破 3亿 ,带来庞大 推理算力需求。 ■ NPU(边缘AI) 适用于终端设备,如车载、IoT、智能家居等,国产厂商(安谋、芯原、晶心)与 全球IP提供商(A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