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
搜索文档
鼎际得(603255):POE项目稳步爬坡,业绩有望显著增长
长江证券· 2025-11-02 20: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POE高端新材料项目已成功产出合格POE产品,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12] - 假设POE及α-烯烃产能满负荷贡献1个月利润,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7亿元、5.5亿元、6.1亿元,对应PE为62.1X、8.0X、7.1X [1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上升12.16%;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降15.49% [2][6]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下降0.58%,环比下降17.34%;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下降10.57%,环比下降35.96% [2][6] POE项目进展 - 一期项目规划20万吨/年POE、30万吨/年乙烷制α-烯烃及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56亿元,占地113.30亩 [12] - 一期工程已完成中交,预计2025年9月30日前投产 [12] - 2024年国内POE消费量约91万吨,全部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 [12] - POE中试样品已获多家客户认可,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道恩集团等 [12] POE市场分析 - 2025Q3国内POE价格环比下降9.78%、6.82%、9.72%,价差环比收窄12.45%、15.25%、9.62% [12] - 全球POE消费以改性为主,汽车领域需求占比51%,光伏、建筑、家电分别占比18%、15%、11% [12] - 光伏装机高速增长及POE胶膜渗透率提升,推动POE需求快速增长 [12]
每周股票复盘:东方盛虹(000301)股东户数降11.6%,净利增108.91%
搜狐财经· 2025-11-02 05:05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收盘,东方盛虹(000301)报收于9.25元,较上周的9.12元上涨1.43%。本周,东 方盛虹10月31日盘中最高价报9.35元。10月29日盘中最低价报9.0元。东方盛虹当前最新总市值611.54亿 元,在炼化及贸易板块市值排名5/3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282/5163。 本周关注点 股本股东变化 问:石化行业反内卷目前有具体措施吗?对公司带来哪些影响? 答:目前国家尚未针对特定产品或行业出台相关政策,但在严控炼油、乙烯产能扩张,推动落后产能出 清的政策环境下,规模化、全链布局的炼化一体化企业能更好把握政策与市场机遇,迎来新发展契机。 问:公司的资本开支情况及未来的产能规划、资本开支规划情况如何? 答:截至三季度末,PT、POE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EV、涤纶长丝等项目正在建设,暂无其他大型 新建项目规划。预计未来资本开支将逐步下降,公司将根据市场与行业趋势合理控制支出。 问:公司原油采购的策略有变化吗?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东方盛虹股东户数为7.33万户,较6月30日减少9622户,减幅11.6%。户均持股数 量由7.97万股增至9.01万股,户均持股市值为85.72 ...
鼎际得的前世今生:张再明掌舵二十年打造双轮驱动格局,催化剂和化学助剂业务亮眼,POE项目开启扩张新章
新浪财经· 2025-10-31 21:54
鼎际得成立于2004年5月12日,于2022年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辽宁省 营口市。它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高分子材料高效能催化剂和化学助剂产品的专业提供商,技术实力突出, 具有较强投资价值。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3.15% 截至2025年9月30日,鼎际得A股股东户数为5778,较上期减少13.15%;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05万, 较上期增加15.14%。十大流通股东中,国泰江源优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A(005730)持股148.08万股,国 泰致远优势混合(009474)持股95.25万股,均为新进股东;诺安新经济股票(000971)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之列。 公司属于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申万行业,涉及专精特新、小盘、新材料核聚变、超导概念、 核电等概念板块。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高分子材料高效能催化剂和化学助剂产品的专业提供商,形成了聚 烯烃高效能催化剂和化学助剂的研产销一体业务体系,提供专业化、定制化产品。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47/79,净利润行业56/79 2025年三季度,鼎际得营业收入6.36亿元,行业排名47/79,远低于行业第一名中化国际的357.1 ...
东方盛虹(000301) - 000301东方盛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7:2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21.62亿元,同比下降14.9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加108.91%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117.88亿元,同比增长251.46%,创公司历史新高 [1][9] - 截至三季度末总资产2128.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3.31亿元 [1] - 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接近10%,相比去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11] 核心业务运营 - 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运行平稳,核心装置基本维持满负荷运行,产销顺畅 [3] - 炼化产品中化工产品比例超过70%,汽柴油等成品油产出比例不到30% [3] - EVA总产能达到90万吨/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装置满负荷运行,产品产销顺畅 [4][11] - 10万吨/年POE装置已经建成投产,已开发光伏、发泡等多个牌号产品,并向下游光伏行业客户送样试用 [4][11] - 聚酯长丝业务运营平稳,毛利率同比略有收窄 [6] 未来战略与规划 - 全面构建并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打造AI浪潮下的系统化、差异化竞争优势 [7] - 深入推进"1+N"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聚焦石化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等产业场景 [2][8] - 资本开支高峰期已经基本结束,未来资本开支预计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9][11] - 持续合理控制资本开支及资产负债水平,保持健康的经营现金流,注重股东回报 [9] 股东信心与行业环境 -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计划增持公司股份金额不低于5亿元,不超过10亿元,增持工作正在进行中 [10][11] - 在严控炼油、乙烯产能扩张的政策环境下,规模化、全链布局的炼化一体化企业能更好地把握政策、市场机遇 [11] - 公司原油采购基本来自中东地区,结合市场价格波动、生产经营计划及下游需求灵活制定采购计划,并适时开展原油期货套保 [11]
联泓新科(003022.SZ):POE项目进展顺利,中试产品已通过部分下游客户验证
格隆汇· 2025-10-31 15:37
格隆汇10月31日丨联泓新科(003022.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POE项目进展顺利,中试产品已通 过部分下游客户验证。公司有信心把装置运行好,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行业优秀水平。 ...
东方盛虹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921.62亿行业排第5,净利润1.1亿位列第6
新浪证券· 2025-10-30 23:1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具备"油头、煤头、气头"全覆盖优势,在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领域地位领先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热能、平台贸易 [1] - 2025年三季度主营业务构成中,其他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收入371.84亿元,占比61.04%,炼油产品收入114.62亿元,占比18.82%,涤纶丝收入107.7亿元,占比17.68%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921.62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5,高于行业中位数880.24亿元,但低于行业平均数4939.04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1.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低于行业平均数180.48亿元和中位数1.76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16亿元,同比减少16.36%,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加21.24%,扣非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166.21% [5][6] 财务指标与同业比较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2.26%,较去年同期的83.92%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62.74%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9.92%,较去年同期的8.58%有所提升,但低于行业平均的13.42% [3] 产能扩张与技术突破 - 2025年上半年公司EVA新增40万吨/年产能,总产能达90万吨/年,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5][6] - 公司10万吨的POE工业化装置预计2025年三季度建成投产 [5] - 公司对丁腈胶乳产品技术工艺突破创新,转化率达96%以上 [6] 股东结构与机构观点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7.33万,较上期减少11.60%,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01万,较上期增加13.12% [5] - 国海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42.00亿元、1316.52亿元、1369.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6亿元、11.34亿元、15.3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光大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5亿元、14.04亿元、20.6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万华化学(600309)季报点评:底部盘整 蓄势待发
新浪财经· 2025-10-30 20:32
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442.3亿元,同比下降2.3%,实现归属净利润91.6亿元,同比下降17.5% [1] - 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533.2亿元,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1.5%,实现归属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微降0.2%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12.8%,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3%,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 各业务板块运营情况 - 聚氨酯业务第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9.9%,环比下降1.9%,收入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1.1% [2] - 石化业务第三季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32.6%,环比增长15.1%,收入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31.0% [2] -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第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30.0%,收入同比增长16.6% [2] 产品盈利与行业动态 - 2025年第四季度初,MDI和TDI价差环比分别下降0.9%和8.6%,聚醚价差环比提升11.5% [3] - 石化板块C3/C4和C2综合价差在第四季度初环比分别改善13.5%和13.1% [3] - 德国科思创不可抗力事件持续,叠加部分装置检修,TDI价格相对稳固,上海科思创工厂四季度预计有超长检修 [3] 公司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自主研发的POE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打破国外垄断 [3] - VA全产业链成功开车,公司正式进军营养健康领域 [3] - 柠檬醛、特种异氰酸酯、聚氨酯固化剂等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生物基1,3-丁二醇成功导入化妆品客户 [3] 资本开支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实际完成投资额416.4亿元,2024年为401.5亿元,2025年计划投资额缩减至252.4亿元 [4]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4.57% [4] - 随着投资规模缩减和经营业绩释放,公司有望迎来现金流持续改善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公司2025年归属净利润为121.8亿元,2026年为163.4亿元,2027年达到202.3亿元 [4]
万华化学(600309)季报点评:产销稳步增长 静待周期拐点向上
新浪财经· 2025-10-27 20:25
事件 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42.3 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91.6 亿元,同比-17.5%;扣非归 母净利润91.0 亿元,同比-16.7%。其中2025Q3 实现营收553.2 亿元,同比+5.5%,环比+11.5%;归母净 利润30.3 亿元,同比+4.0%,环比-0.2%;扣非归母净利润28.6 亿元,同比+1.0%,环比-10.9%。 聚氨酯有望长期受益,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当前全球MDI 行业寡头垄断格局持续稳固,近年欧洲地区受装置老化、能源成本飙升影响,异氰酸酯 装置频繁遭遇不可抗力导致产能收缩,作为国内MDI 龙头的公司,有望长期享受份额与营利红利。万 华福建70 万吨MDI 技改扩能项目预计2026 年Q2 完成,同时第二套33 万吨TDI 项目稳步推进中,投产 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聚氨酯领域的优势。石化板块,2025 年4 月3 日乙烯二期一次性开车成功;2025 年6 月公司乙烯一期停产技改,进料由丙烷变为乙烷,改造周期约5 个月,改造完成后石化产业链营利 能力或显著改善。新材料板块,2025 年40 万吨POE 项目有望落地,同时收购法国康睿特种异氰 ...
万华化学(600309):Q3净利维稳 静待周期修复
新浪财经· 2025-10-27 16:29
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33.24亿元,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11.48%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35亿元,同比增长3.96%,环比基本持平(微降0.20%)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442.26亿元,同比下降2.29%,累计归母净利润91.57亿元,同比下降17.45% [1] - 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2.77%,环比第二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5.5%,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的财务费用增长所致 [2] 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 前三季度聚氨酯/石化/新材料销量分别为458/460/184万吨,同比增长12%/13%/30% [2] - 前三季度聚氨酯/石化/新材料收入分别为551/593/238亿元,同比变化+2%/-4%/+19% [2] - 前三季度产品均价同比下滑,聚氨酯/石化/新材料分别为1.2/1.29/1.29万元/吨,同比下跌9%/15%/8% [2] - 第三季度聚氨酯/石化/新材料销量分别为155/175/65万吨,环比变化-2%/+15%/持平 [2] - 第三季度聚氨酯/石化/新材料收入分别为183/244/82亿元,环比变化-1%/+31%/-1% [2] 行业供需与产品价格 - 聚氨酯板块中,纯MDI/聚合MDI/TDI价格较第三季度均价变化+5%/-9%/-9%,行业景气度仍处相对低位 [3] - 石化板块中,丙烯-丙烷价差/乙烯-乙烷价差分别变化-5%/-10%,景气度仍待修复 [3] - 新材料板块中,PC/HDI/POE价格分别变化+2%/-6%/-2%,PC出现底部反转迹象,但板块整体承压 [3] - 行业面临下游需求偏弱以及烯烃炼化装置集中投产带来的压力 [3] 未来展望与项目进展 - 内需逐步修复及反内卷政策支持下,行业供给结构有望改善,主要业务板块景气度预计逐步修复 [3] - 公司正积极推进福建TDI/MDI项目、乙烯一期进料改造、POE二期等多个项目,有望贡献增量业绩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下调11%至122.9亿元,2026-2027年预期基本维持不变,分别为177.8亿元和208.1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6%/+45%/+17%,对应每股收益(EPS)为3.93/5.68/6.65元 [4] - 基于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6年14倍市盈率,目标价定为79.52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