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实现互补共进互利共赢 龚正会见地中海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
解放日报· 2025-11-07 09:37
托夫特说,中国是地中海航运最看好的市场,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对中国市场信心百倍, 将继续"重仓"中国,进一步加强在华投资,打造新的基础设施,订购新的集装箱船舶,并积极发展航空 货运等新业务。我们愿与上海携手,参与上海亚太航空货运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长期合作,共赢未 来。 上海市市长龚正昨天会见了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首席执行官、世界航运理事会主席索伦·托夫特一 行。 龚正说,当前,上海正以"五个中心"建设为主攻方向,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际大都市。其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处在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新阶段,我们将坚持数字化、智 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着力提升航贸数字化平台功能,加快建设智慧港 口、智慧航道、智慧码头等基础设施,努力打造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欢迎地中海航运发挥所长、积极 参与。上海愿与地中海航运强强携手,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互补共进和互利共赢。希望地中海 航运持续提升在沪总部能级,携手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依托进博会大平台,引入更多航运业低碳 技术、创新业务和解决方案,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更大助力。上海将一如既往地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国际 ...
广州成为华南地区首个“锚地+码头”LNG加注中心
中国能源网· 2025-11-06 11:57
广州港南沙港区是我国第二个跻身全球前十的单一港区,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国际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需求日益增 长。此次中国海油加注能力的升级,与大屿山锚地、三门岛锚地加注形成优势互补,助力广州港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满足华南地区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快速增长的需求,进一步强化广州港国际航运枢纽地位,显著提升了港口国际竞争力。 日前,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在广州港南沙港区码头,为国际航行船舶"MSC THAIS"号加注约1400 吨保税液化天然气。这是广州首次在集装箱码头开展国际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标志着广州正式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同时具备"锚地+码 头"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能力的城市。 近年来,为降低船舶排放污染,全球以液化天然气为动力的运输船舶数量大幅增长。据壳牌预测,到2030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船舶加 注需求将达到1600万吨以上。这些以液化天然气为燃料的国际船舶通常航线较长,燃料补给的安全性、便捷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际 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供应服务成为国际海事服务组成的重要部分,是衡量港口国际化水平和配套服务的重要指标。 作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的液化天 ...
2025第三届航运巾帼论坛在沪举行 共话航运业“乘风破浪•跨界共生”新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1:23
论坛概况 - 第三届航运巾帼论坛在上海虹口区白玉兰广场人才会客厅成功举办 主题为乘风破浪•跨界共生[1] - 论坛汇聚航运 科技 投资与公益等多领域杰出女性代表 探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与女性职业成长新路径[1] - 活动由《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 上海市虹口区工商业联合会主办 上海海事大学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协办 并获得多个行业协会和组织支持[1] 核心议题与行业趋势 - 论坛聚焦航运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加速的背景 探讨女性力量在推动行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3] - 讨论围绕数字化供应链 绿色低碳转型 科技创新 战略投资等前沿议题展开 旨在构建国际交流平台[3] - 航运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女性特质如坚韧 细致 包容与共情力被视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3] 主题演讲与产业实践 - 轮机长张兴芝教授分享克服行业壁垒 在男性主导的远洋轮机岗位坚守23年成为中国首批女轮机长的经历[4] - 船长白响恩分享从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到新一代女船长的历程[5] - 产业实践分享涵盖大宗商品全球港口服务数字化发展 实物互联网重塑港航物流新未来 以及模型智造与3D打印技术的创新应用[5] 可持续发展与跨界合作 -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议题强调标准与认证体系在推动航运低碳转型中的基础作用[5] - 论坛从跨界共生•全球视野角度探讨女性领导力与航运可持续发展的融合路径[5] - 互动交流环节围绕女性力量参与全球航运治理 以及跨界合作推动产业协同等话题展开讨论[6]
中国船级社船检业务落户上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持续发力
新华财经· 2025-07-23 14:40
中国船级社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功能落地上海 - 中国船级社宣布国际船舶检验业务运营功能正式落地上海,决策团队从北京迁至上海,不仅是功能平移,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深刻变革 [1] - 公司进行流程重塑,在上海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能更好地对接客户需求,提升服务与本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1] - 上海市副市长表示这将为上海航运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上海将全力支持中国船级社在沪发展 [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展 - 上海连续六年位居国际航运中心第三名,与新加坡、伦敦的得分差距总体呈收窄趋势 [2] - 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的港口,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 [2] - 高端航运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软实力,上海需要补齐航运服务业短板 [2] 中国船级社的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 - 中国船级社是我国船检主力军和国家队,检验船队达3.6万艘、2.1亿总吨 [2] - 公司可制定船舶技术规范标准,开展航运业清洁能源认证和陆上设施认证 [2] - 公司计划在上海建设船海国际技术标准创新中心、航运技术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3] 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 - 全球主要航运中心都在抢抓绿色低碳转型窗口期 [3] - 中国船级社持续研发适配国际标准的新型入级服务产品,推动船舶检验服务向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升级 [3]
2025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举行 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4
航海日活动主题 -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题为"绿色航海向新图强",主论坛暨启动仪式在海南博鳌举行 [1] 行业发展成就 -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和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 [1] - 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98 1亿吨,为10年前的1 64倍 [2] - 水路货物周转量达14万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 8%,占货物总周转量的55 6% [2] 绿色转型措施 - 交通运输部推动"公转水"运输结构调整,发展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和江海直达运输 [1] - 加速航运能源转型,研发推广新能源技术,改造船舶和港口岸电设施 [1] - 上海港等主要港口实现船舶新能源加注业务,港内绿色集卡占比超60% [2] - 建设绿色港航基础设施,将生态保护贯穿水运工程全过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