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追溯
icon
搜索文档
一问到底丨如何用“药品追溯码”维护用药权益?六个原则须知道
央视新闻· 2025-07-02 03:19
药品追溯码政策实施 - 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自2024年起销售药品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实现全量采集上传[1] - 国家医保局累计归集药品追溯码398.85亿条 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扫码查询服务 查询结果分为四种情况反映药品流通状态[3][4][5][10] - 追溯码分为大码(整箱)、中码(10-20盒包装)、小码(单盒)三级 小码实现全流程追溯 大中码便于企业验收[7][9] 追溯码应用效果 - 药店扫码系统可自动拒绝无码或信息不符药品 有效阻断假药流通[12][13] - 已查处多起药品批发企业有组织洗白回流药案件 职业骗保人通过伪造票据掩盖回流药身份[15] - 2024年下半年将分阶段重点打击两定机构非法收售回流药行为 10月起严防年底医保卡套刷[17] 消费者权益保护 - 购药六原则:认准有码药品 监督扫码过程 保留购药小票 养成验码习惯 发现回流药索赔 使用后毁码[18] - 扫码查询显示非本人购买或多次销售记录的药品可能为回流药/假药 可向售出机构举报索赔[4][5]
今起,买卖药必须扫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3:47
药品追溯码政策实施 -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进行医保结算 追溯码是每盒药的"电子身份证" 同一码被多次扫码销售可能存在假药、回流药等问题 [1]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全量上传追溯码 无码药品医保不再报销 目前无码药品暂入"无码库"仍可医保结算 [1][4] - 消费者扫码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可举报索赔 政策主要针对恶意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行为 正规药店凭处方合规购药不会产生问题 [1][5] 追溯码管理要求 -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各级销售包装单元准确赋码 确保每个追溯码唯一性 医药机构需将追溯码信息上传至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和药品追溯系统 [4] - 追溯码具有唯一性和精细化管理特征 覆盖至药品"最小包装单元" 截至2025年3月20日已有超过350家企业对接平台 近8000家企业咨询追溯信息上传 [4] - 政策实施分步推进 2025年7月1日起新采购药品必须扫码 现存无码药品设"无码库"过渡管理 2026年1月1日实现全量采集 [4] 追溯码应用效果 - 追溯码成为遏制医保欺诈利器 重点打击骗保行为 包括参保人低价转售医保药品、药店二次销售药品及串换销售行为 [5] -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院内制剂等暂不要求使用追溯码 政策实施考虑了现实操作灵活性 [5] - 接入国家追溯平台后 企业渠道管理成本预计下降20% 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 医药流通领域数字新生态将被构建 [10] 消费者操作指南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药品追溯信息查询"功能扫描追溯码 验证药品流通销售情况 [7] - 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且确为本人购买说明药品合法合规 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可举报索赔 [7] - 消费者应认准追溯码、现场监督扫码、留存销售凭证、养成验码习惯、依法主张赔偿及销毁空盒信息 [9]
今起,买卖药必扫!医保结算步入全面追溯码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2:53
政策实施时间表 - 2025年7月1日起新采购药品必须扫码才能进行医保结算 现存无码药品暂入"无码库"仍可医保结算 [1][3]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实现追溯码全量采集 无码药品医保不再报销 [1][3] -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院内制剂 必须拆零发放的药品以及零散注射针剂等暂不要求使用追溯码 [4] 追溯码核心特征 - 唯一性 每盒药品拥有专属"电子身份证" 不可复制 [2] - 精细化管理 覆盖至药品"最小包装单元" 确保每个独立包装路径可精准追溯 [2] - 截至2025年3月20日已有超过350家药耗生产 流通企业对接平台 近8000家企业咨询追溯信息上传查询 [2]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药品追溯信息查询"功能验证药品销售信息 [6] - 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可能为回流药 串换药或假药 可举报并索赔 [1][6] - 生产假药 劣药或明知仍销售使用的可请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赔偿 最低1000元 [7] - 欺诈行为可获三倍赔偿 最低500元 [7] 行业影响 - 贵州信邦制药接入国家追溯平台后预计渠道管理成本下降20% 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 [7] - 新里程旗下医院已实现电子票据 医保码全流程及药品追溯码应用 [8] - 药店行业生态有望更健康 更合规 统筹政策有望更平稳落地 [8] - 医药流通领域将构建数字新生态 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起点 [9] 操作规范 - 定点医药机构必须完整记录药品从购进到使用的全流程信息 [1] - 严格执行"应采尽采 依码结算 依码支付"操作标准 [1] - 消费者应认准追溯码 现场监督扫码 留存销售凭证 养成验码习惯 依法主张赔偿 [6]
今起,买卖药品都要扫药品追溯码 药品追溯码怎么扫、有啥用?(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8
医保药品追溯码新规 -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才能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不扫码销售将导致医保基金拒付 [1] - 药品追溯码具有唯一性 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扫码销售记录 重复出现可能涉及假药、回流药或串换销售 [1] 药品追溯码查询方法 -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追溯码可获取详细销售信息 查询路径包括主页服务入口或消息对话页医保服务入口 [1] - 查询结果显示"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可能因售出机构未扫码 建议两天后重试或向机构反映 [1] - 若显示"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且非本人购买 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 消费者可举报索赔 [2] - 显示"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同样表明药品曾被出售 [3] 追溯码使用限制 - 非医保部门软件或APP扫描追溯码获取的信息不包含医保销售结算数据 不适用上述判断方法 [3]
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重塑医药产业链格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7-01 04:55
政策实施时间表 - 自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需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结算 [1] - 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1] 追溯码功能与进展 - 药品追溯码为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重复扫码可能涉及假药、回流药或串换销售 [2] - 截至2024年3月20日,已有超350家药耗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平台上传追溯信息,近8000家企业咨询对接工作 [2] - 国家医保局开放查询平台,支持生产企业实时掌握药品全国流通情况 [3] 企业成本与效率影响 - 贵州信邦制药预计追溯系统可节省20%以上渠道管理成本,提升30%运行效率 [3]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需对各级销售包装单元赋码,确保追溯码准确性和唯一性 [1] 上市公司布局案例 - **新里程**:旗下医院已实现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应用等信息化建设 [3] - **国新健康**:形成全生命周期覆盖的智慧监管产品线,深度布局药品追溯业务 [4] - **环球印务**:在药品包装溯源技术上具备防伪、防混淆等多项技术支持 [4] - **中科江南**:医保区块链技术支撑追溯码上链存证与实时查询 [4] - **久远银海**:升级医保支付产品以支持追溯码数据核查 [5] 产业链各环节变革 - **生产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促小批量多品种柔性制造转型 [5][6] - **流通端**:扫描追溯码使药品流通透明化,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6] - **零售端**:药店需升级软硬件设施,追溯码增强消费者对正规渠道信任度 [6] - **医保端**:实时监控药品流向防范骗保,优化动态支付标准 [6] 金融与行业生态影响 - 追溯码重构医药供应链金融逻辑,催生保理、ABS等多元化金融业态 [7] - 国金证券认为追溯码应用有望抑制回流药,促进行业价格生态健康化 [7]
明天起,买卖所有药品都要扫“药品追溯码”
第一财经· 2025-06-30 15:00
药品追溯系统 - 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重复扫码可能意味着假药、回流药或串换销售 [1] - 国家医保局自2024年4月起推进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扫描追溯码查询销售记录 [1] - 查询结果分为四种情况:未查询到销售信息、查询到1次合法销售、查询到1次非本人购买(可能为问题药品)、查询到多次销售(可能为问题药品) [13][17][20][24] 查询方法 - 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通过服务菜单或医保服务入口进入药品追溯信息查询页面 [2][3] - 支持扫描药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也可手动输入追溯码进行查询 [10][11] 问题药品识别 - 若查询结果显示药品已被多次销售或非本人购买,可能存在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风险,建议举报并索赔 [20][24] - 需注意仅通过医保局官方渠道查询的结果有效,其他软件或APP的扫描信息不适用 [24]
超百家生物医药行业中小企业参与第三批数字化转型试点
长沙晚报· 2025-06-12 16:49
医药智造转型活动概况 - 第六期"工信大讲堂"医药智造转型实战路径专场活动在长沙举办,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实践 [1] - 活动采用"实地教学+分享交流"形式,组织参观恒修堂药业和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3] - 参会人员包括长沙市工信系统干部职工、园区负责人、产业链干部及生物医药企业代表等100余人 [1] 生物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长沙市生物医药行业中小企业已开展第三批转型试点,超100家企业参与 [3] - 行业已打造多个典型应用场景,形成双向驱动机制和创新双线融合模式等典型经验 [3] - 恒修堂药业分享了中药制造行业痛点及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为中小企业提供"小步快跑、精准投入"的可复制范式 [3] 未来发展规划 - 长沙市工信系统将搭建"政产学研用"平台,联合攻关AI质控、药品追溯等共性技术 [3] - 支持标杆企业开放转型经验,鼓励探索个性化智造场景 [3] - 加大复合型人才引育,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3] 活动组织情况 - 活动由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承办 [3] - 长沙市企业服务中心、恒修堂药业和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3]
腾讯健康官宣:微信“扫一扫”可查询药品信息
环球网· 2025-06-09 19:51
国家医保局与腾讯健康合作推出药品追溯码查询服务 -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 利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 严打"回流药"和"串换药" [2] - 腾讯健康助力国家医保局 实现微信"扫一扫"查询药品信息 包括销售记录 适应症 用法用量等药品说明信息 [1][2] - 微信"扫一扫"已实现对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大幅度覆盖 未来将实现每一颗药的销售信息可查可追 [3] 药品追溯码查询功能细节 - 用户通过微信"扫一扫"药品追溯码 可验证药品来源 查核销售记录 适用于线下药店处方药和线上OTC药品 [3] - 查询结果分为三种:未查询到销售信息 查询到一次医保药品/耗材销售信息 查询到多次医保药品/耗材销售信息 [3][5] - 查询到两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可能涉及回流 串换 倒卖 用户可向医保部门举报并索赔 [5] 药品追溯码采集政策时间表 - 2024年7月1日起 定点医药机构销售环节需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5] - 2026年1月1日起 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5] 腾讯健康药箱附加功能 - 提供智能用药提醒服务 用户可一键设置保存用药提醒 避免漏服 错服 [7] - 支持多药品提醒管理 可添加药品备注和到期日信息 实时显示药品相互作用风险 [7] - 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记录可视化功能 帮助科学管理用药计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