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追溯码
icon
搜索文档
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经济日报· 2025-07-11 06:23
药品追溯码政策 - 自2025年起所有参与集采的药品必须配备唯一性药品追溯码实现"带码采购"和"带码结算" [1] - 追溯码可防止假药、回流药和串换销售通过扫码可获取药品销售详细信息 [1] - 截至2025年2月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归集219.36亿条追溯码覆盖全国31个省份 [2] 政策实施效果 - 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监管手段查处倒卖药品、串换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打击回流药 [2] - 2024年国家医保局利用追溯码排查重复报销情况对46家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公开问询 [2] - 2024年全国累计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侦办医保案件3018起 [2] 药品监管体系现状 - 仿制药上市后存在多头管理、协同不足问题关键要素变更易导致监管盲区 [3] - 对创新药、仿制药、孤儿药等尚未形成精细分类与分级管理的科学体系 [3] - 特殊药品监管设计粗放剂量或血药浓度微小变化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 [3] 国际经验借鉴 - 欧盟通过《反伪造药品指令》建立欧洲药品验证系统形成一体化网络 [4] - 芬兰构建NTIDs全流程监管体系通过立法约束和分类管控保障用药安全 [4]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患者安全挑战"目标减少50%药物相关伤害 [4] 未来改进方向 - 需持续完善药品追溯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法律法规建设 [5] - 构建药品全流程追溯信息链实现逐级传递、环环相扣防范假劣药品 [5] - 加强特殊药品全周期精细化管理形成"风险识别—过程管控—结果反馈"闭环监管链 [5]
药品追溯码与医保挂钩,更好守护用药安全
北京青年报· 2025-07-02 09:00
药品追溯码政策实施 - 2024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1]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1] - 追溯码具有唯一性 一盒药品只能有一次被扫码销售记录 重复扫码可能涉及假药或回流药 [1] 追溯码技术特性 - 覆盖药品最小包装单元 实现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追溯 [1] - 采用"一盒一码"机制 类似身份证号码确保唯一性 [1] - 通过海量数据采集构建药品流通数字轨迹 为监管提供支持 [1] 医保监管应用成效 - 可精准识别追溯码重复情况 打击虚假交易和医保套现行为 [2] - 国家医保局曾通过复方阿胶浆追溯码核查维护基金安全 [2] - 山东济南已实现"无码不付 重码不付"的监管前移模式 [2] 消费者行为规范 - 购药需确认六要素:有码 扫码 小票 验码 索赔 毁码 [3] - 建议通过手机App验证追溯码流通信息 [3] - 服用后需销毁空药盒追溯码防止盗用 [3] 行业影响与发展 - 政策加速医药领域数字化转型 追溯码成为医保支付前置条件 [1][2] - 高价药品(如抗癌药)将受到精准监控 防止滥用和倒卖 [2] - 需加强追溯码宣传推广 形成"卖药必扫码 买药必验码"的市场习惯 [3]
一问到底丨如何用“药品追溯码”维护用药权益?六个原则须知道
央视新闻· 2025-07-02 03:19
药品追溯码政策实施 - 全国定点医药机构自2024年起销售药品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实现全量采集上传[1] - 国家医保局累计归集药品追溯码398.85亿条 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扫码查询服务 查询结果分为四种情况反映药品流通状态[3][4][5][10] - 追溯码分为大码(整箱)、中码(10-20盒包装)、小码(单盒)三级 小码实现全流程追溯 大中码便于企业验收[7][9] 追溯码应用效果 - 药店扫码系统可自动拒绝无码或信息不符药品 有效阻断假药流通[12][13] - 已查处多起药品批发企业有组织洗白回流药案件 职业骗保人通过伪造票据掩盖回流药身份[15] - 2024年下半年将分阶段重点打击两定机构非法收售回流药行为 10月起严防年底医保卡套刷[17] 消费者权益保护 - 购药六原则:认准有码药品 监督扫码过程 保留购药小票 养成验码习惯 发现回流药索赔 使用后毁码[18] - 扫码查询显示非本人购买或多次销售记录的药品可能为回流药/假药 可向售出机构举报索赔[4][5]
药品追溯码怎么扫?有什么作用?这份详细操作指南请收下↓
央视网· 2025-07-01 16:12
药品追溯码政策实施 - 自7月1日起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需扫描追溯码方可进行医保结算 通过扫码可查验药品真伪并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1] - 药店收银台新增特殊扫码设备 店员需对每盒售出药品进行扫码操作 [3] 药品追溯码功能与数据 - 药品追溯码记录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信息 相当于药品"身份证" 2024年国家医保局累计归集追溯码398.85亿条 [4] - 现阶段"卖药必扫码 买药先验码"社会共识已形成 每日约500万人次通过追溯码查验药品真伪并维权 [4] 欺诈骗保案件类型 - 药品批发企业有组织洗白回流药 包装成正规药品进入市场 [6] - 职业骗保人长期收购买卖药品 通过伪造票据掩盖回流药真实身份 [6] 监管行动时间表 - 8月工作重心为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 以追溯码线索打击非法收受回流药机构 [8] - 10月至年底重点严防年底冲顶消费及空刷套刷医保卡行为 [8] 追溯码查询操作指南 -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追溯码可获取药品销售信息 [9] - 查询结果分四种情况:未查询到销售信息 仅1次合法销售 非本人购买的1次销售(可能为回流药) 2次及以上销售(可能为回流药) [12]
@所有购药人!今起不扫码医保不结算,还有哪些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7-01 14:33
药品追溯码制度全面实施 - 2025年7月1日起全国药店和医疗机构买卖药品必须扫码追溯码才能进行医保结算 [1] - 国家医保局提醒消费者只购买带追溯码的药品并养成验码习惯 [1] - 2025年新进医保目录药品将承诺带码销售 [1] 追溯码数据覆盖与实施计划 - 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已归集418.28亿条追溯码信息覆盖全部统筹区 [3] - 96.3万家医药机构接入占比超99% [3] - 每天约500万人次消费者通过追溯码查验药品真伪 [3] - 2026年1月1日起实现全机构追溯码覆盖上传 [3] 消费者权益与用药安全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药品生产销售路径信息 [4] - 同一追溯码异常结算记录可能为假药可提醒消费者避免使用 [4] - 购药流程新增扫码验码环节消费者从被动消费变为主动监督 [4] 过渡期与无码药品管理 - 2025年底前无追溯码药品暂可列入"无码库"进行医保结算 [4] - 2026年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4] - 零售药店需在购药小票上显示追溯码信息 [4] 医药行业合规与成本影响 - 追溯码成为医保定点资格核心指标医药机构需建立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 [7] - 药店需投入资金进行系统升级和扫码设备更新小型单体药店压力较大 [7] - 药品追溯码纳入飞行检查范围违规将面临重罚甚至吊销医保资格 [7] 药企赋码与市场秩序维护 - 药企需完成"一物一码"赋码并建立三码合一映射库 [8] - 追溯码有助于打击"回流药"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商誉 [8] - 追溯码可终结回流药黑洞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8] 政策支持与行业监管 - 国家医保局要求医疗机构实现"应采尽采、依码结算、依码支付" [6] - 省级医药集采平台需实现"无码不采""无码不付" [6]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全面落实追溯码监管应用 [7]
今起,买卖药必须扫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3:47
药品追溯码政策实施 -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进行医保结算 追溯码是每盒药的"电子身份证" 同一码被多次扫码销售可能存在假药、回流药等问题 [1]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全量上传追溯码 无码药品医保不再报销 目前无码药品暂入"无码库"仍可医保结算 [1][4] - 消费者扫码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可举报索赔 政策主要针对恶意套取医保基金等违法行为 正规药店凭处方合规购药不会产生问题 [1][5] 追溯码管理要求 -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各级销售包装单元准确赋码 确保每个追溯码唯一性 医药机构需将追溯码信息上传至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和药品追溯系统 [4] - 追溯码具有唯一性和精细化管理特征 覆盖至药品"最小包装单元" 截至2025年3月20日已有超过350家企业对接平台 近8000家企业咨询追溯信息上传 [4] - 政策实施分步推进 2025年7月1日起新采购药品必须扫码 现存无码药品设"无码库"过渡管理 2026年1月1日实现全量采集 [4] 追溯码应用效果 - 追溯码成为遏制医保欺诈利器 重点打击骗保行为 包括参保人低价转售医保药品、药店二次销售药品及串换销售行为 [5] -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院内制剂等暂不要求使用追溯码 政策实施考虑了现实操作灵活性 [5] - 接入国家追溯平台后 企业渠道管理成本预计下降20% 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 医药流通领域数字新生态将被构建 [10] 消费者操作指南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药品追溯信息查询"功能扫描追溯码 验证药品流通销售情况 [7] - 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且确为本人购买说明药品合法合规 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可举报索赔 [7] - 消费者应认准追溯码、现场监督扫码、留存销售凭证、养成验码习惯、依法主张赔偿及销毁空盒信息 [9]
@所有购药人!今起不扫码医保不结算,还有哪些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7-01 13:12
药品追溯码制度全面实施 - 7月1日起全国药店和医疗机构买卖药品须扫追溯码,否则无法医保结算 [1] - 医保购药者需购买带追溯码药品,避免追溯码损毁或重复扫码的药品 [1] - 2025年新进医保目录药品将承诺带码销售,2026年1月1日实现全机构追溯码覆盖上传 [2][3] 追溯码应用现状与数据 - 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已归集追溯码信息418.28亿条,覆盖全部统筹区 [2] - 接入医药机构96.3万家,占比超99%,每天约500万人次消费者扫码验真伪 [2] - 过渡期至2024年底,无码药品暂可医保结算,2026年起无码药品将无法结算 [3] 对消费者的影响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药品生产、销售路径信息 [3] - 同一追溯码多次结算可能为假药,消费者可主动识别回流药 [3] - 购药小票将显示追溯码信息,消费者从被动消费转为主动监督 [3][6] 对医药机构的影响 - 药店需建立覆盖采购、验收、销售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 [6] - 结算流程重构,需投入系统改造和扫码设备,小型单体药店成本压力显著 [6] - 追溯码纳入飞行检查范围,违规机构将面临重罚甚至吊销医保资格 [6] 对药企的影响 - 药企需完成"一物一码"赋码,建立追溯码、医保编码和商品码的三码合一映射库 [6] - 追溯码有助于打击回流药,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商誉 [7] - 长期看可升级供应链数字化,直接连接消费者,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7] 政策配套与行业趋势 - 国家医保局要求医疗机构"应采尽采、依码结算",省级采购平台实现"无码不采""无码不付" [5]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追溯码监管应用 [6] - 追溯码延伸至集采和医保谈判领域,成为医保定点资格核心指标 [1][6]
今起,买卖药必扫!医保结算步入全面追溯码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12:53
政策实施时间表 - 2025年7月1日起新采购药品必须扫码才能进行医保结算 现存无码药品暂入"无码库"仍可医保结算 [1][3]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必须实现追溯码全量采集 无码药品医保不再报销 [1][3] -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院内制剂 必须拆零发放的药品以及零散注射针剂等暂不要求使用追溯码 [4] 追溯码核心特征 - 唯一性 每盒药品拥有专属"电子身份证" 不可复制 [2] - 精细化管理 覆盖至药品"最小包装单元" 确保每个独立包装路径可精准追溯 [2] - 截至2025年3月20日已有超过350家药耗生产 流通企业对接平台 近8000家企业咨询追溯信息上传查询 [2]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费者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药品追溯信息查询"功能验证药品销售信息 [6] - 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可能为回流药 串换药或假药 可举报并索赔 [1][6] - 生产假药 劣药或明知仍销售使用的可请求支付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赔偿 最低1000元 [7] - 欺诈行为可获三倍赔偿 最低500元 [7] 行业影响 - 贵州信邦制药接入国家追溯平台后预计渠道管理成本下降20% 运营效率提升30%以上 [7] - 新里程旗下医院已实现电子票据 医保码全流程及药品追溯码应用 [8] - 药店行业生态有望更健康 更合规 统筹政策有望更平稳落地 [8] - 医药流通领域将构建数字新生态 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新起点 [9] 操作规范 - 定点医药机构必须完整记录药品从购进到使用的全流程信息 [1] - 严格执行"应采尽采 依码结算 依码支付"操作标准 [1] - 消费者应认准追溯码 现场监督扫码 留存销售凭证 养成验码习惯 依法主张赔偿 [6]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上涨近1%,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7-01 10:12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1日09:44,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000683)上涨0 93% [1] - 成分股中荣昌生物(688331)涨幅最高达7 21%,上海谊众(688091)上涨3 61%,心脉医疗(688016)上涨3 48%,艾力斯(688578)上涨2 70%,泽璟制药(688266)上涨2 25% [1]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同步上涨0 93%,最新价报1 09元 [1] 医药行业政策动态 - 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医保药品"卖药必扫码,买药先验码,无码医保不结算"新规 [1] -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1] - 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将实现医保药品全流程可追溯,对生产、流通、零售及医保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1] 创新药产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药创新实力提升成为本轮创新药牛市核心驱动力 [2] - 创新出海被认定为未来3-5年产业趋势 [2] - 与跨国药企(MNC)达成新药开发合作可获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全球销售额10-20%分成,显著高于原料药出口和CDMO业务5-8%的回报率 [2] 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从科创板选取50只生物医药等领域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3%,包括联影医疗(688271)、百济神州(688235)、惠泰医疗(688617)等企业 [3]
今起,买卖药品都要扫药品追溯码 药品追溯码怎么扫、有啥用?(服务窗)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8
医保药品追溯码新规 -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销售药品时必须扫描药品追溯码才能进行医保基金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需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不扫码销售将导致医保基金拒付 [1] - 药品追溯码具有唯一性 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扫码销售记录 重复出现可能涉及假药、回流药或串换销售 [1] 药品追溯码查询方法 -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追溯码可获取详细销售信息 查询路径包括主页服务入口或消息对话页医保服务入口 [1] - 查询结果显示"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可能因售出机构未扫码 建议两天后重试或向机构反映 [1] - 若显示"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且非本人购买 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 消费者可举报索赔 [2] - 显示"查询到2次及以上销售信息"同样表明药品曾被出售 [3] 追溯码使用限制 - 非医保部门软件或APP扫描追溯码获取的信息不包含医保销售结算数据 不适用上述判断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