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追溯码监管

搜索文档
电商购药乱象丛生,真假药品混战,消费者该如何辨认正品?
财富在线· 2025-07-22 17:59
打开主流电商平台,搜索"烫伤药""过敏药"等常见药品关键词,数十款包装雷同、名称近似的产品瞬间 涌入页面。它们宣传着"伤口修复""消炎杀菌""药店同款,便宜一半"等诱人标语,价格却从十元到五十 元不等。这背后,是电商购药便捷表象下暗藏的汹涌乱流——包装仿冒、"消字号""械字号"产品公然冒 充药品、刷单炒信等乱象丛生,让消费者真假难辨,防不胜防。 文字包装玩花样、字号混淆成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仿冒品迷惑消费者的手段层出不穷。最常见的是"文字游戏",例如在孚诺®软膏(复方多 黏菌素B软膏)正品药品名称基础上添加"修复""皮肤"等功效词(如"复方多粘皮肤修复乳膏"),或采取去 掉前缀"复方"、使用错别字等行为来混淆视听。包装配色也极力模仿正品的"蓝白"风格,却在不起眼处 标注"械字号"代码,暴露其仅为医疗器械类护理产品,未经药品严格的临床验证。更有标注"卫消证 字"(消字号)的产品在电商页面宣称"抑菌消炎",但实际成分是否非法添加抗生素,需经专业检测机构化 验核实。孚诺®软膏(国药准字H20061269)正是这类仿冒的重灾区之一。 某电商平台截图 刷单炒信诱导下单,追溯码惊现"异地扫码" 除仿冒与字号混淆外,电商 ...
我国7月1日起全面实施医保药品扫码结算
北京商报· 2025-06-18 08:52
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进展 - 国家医保局联合八部门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查处多起案件并打击倒卖"回流药"违法行为 [1] - 7月1日起全面实施医保销售环节扫码结算以杜绝违法行为 [1] - "回流药"指已流出正规流通环节重新流入市场的药品,经药贩子回收转卖牟利,侵蚀医保基金 [1] - 部分"回流药"存在过期或储存不当情况,严重威胁公众用药安全 [1] - 已形成开药人、药贩、批发公司、医药机构等多主体勾连的非法链条 [1] 药品追溯系统建设 -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开放"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功能,药店扫码可识别"回流药" [1] - 患者可扫描药品追溯码了解药品基本信息和真伪情况 [1] - 累计归集药品追溯码398.85亿条助力打击"回流药"问题 [2] - 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 [2] - 一盒药品追溯码只应有一次扫码销售记录,重复出现可能为假药或"回流药" [2] 监管措施与处罚 - 收售"回流药"将面临货值金额2至30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许可证 [1] - 相关责任人可能终身禁业甚至被拘留 [1] - 出现扫码异常时建议拒绝收货并保存证据举报 [2] - 收售"回流药"可面临罚款、行政处罚等处置措施 [2] 专项行动时间表 - 2025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 [2] - 已开展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并完成第一阶段核查 [2] - 2025年8月部署第二阶段专项核查工作 [2] - 10月至12月开展第三阶段集中攻坚行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