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赴港上市潮涌,“A+H”闯出新版图 | 资本市场系列
搜狐财经· 2025-10-09 20:35
A+H上市热潮概况 - 9月单月有25家A股公司宣布赴港计划,截至10月2日另有76家A股公司已向港交所递表排队等待聆讯[2]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迎来66只新股IPO,累计募集资金约1823亿港元,此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两倍[3] - 年内有11家A股企业通过A+H两地上市,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占同期港股总融资额七成[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截至9月30日,港交所今年受理的新申请高达286家,是去年的两倍有余[3] - 截至8月底的融资总额达134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接近6倍[3]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蓝思科技五家A+H公司实际融资额合计占今年港股IPO总融资额五成以上,其中宁德时代融资额最高,达410.06亿港元[3] 政策支持与制度优化 - 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5] - 港交所为符合特定条件的A股公司开通快速审批通道,要求市值至少达到100亿港元且在递交申请前两个完整财政年度遵守A股法规[6]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咨询并允许保密提交申请,禾赛科技通过该通道在半个月内完成所有上市手续[9] 企业战略动机 - 企业赴港上市旨在深化创新与国际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并拓宽多元融资渠道[11][13][17] - 生物医药企业是此波赴港热潮的突出力量,科兴制药、博瑞医药、百利天恒等细分领域龙头纷纷加入[15][16] - 产业龙头企业如牧原股份和立讯精密计划将募资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升级生产基地及投资产业链[19][20] 投资者结构变化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基石投资者参与度显著增长,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获5.35名基石投资者护航,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37名[22] - 头部机构重新活跃,高瓴资本、红杉中国、高毅资产等成为多家公司基石投资人,宁德时代上市时吸引2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合计203.71亿港元[23][24] - 地方国资平台积极参与,今年有超过15家来自6个省份的国资成为基石投资者,其角色超越财务投资,旨在推动国资转型和产业合作[25][26][30] 市场生态与人才需求 - 国际投行如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渣打、花旗和星展银行均在增派高层管理人员进驻香港以应对需求增长[35] - 港股券商为高级投行家设新职级并加薪15%-30%,基金大量招聘香港团队和AI方向投资人[33][36] - 普华永道预测2025年全年香港有望录得90–100宗IPO,募资有望突破2000亿港元[37]
周大福创建(00659)拟发22.18亿港元可换债 可转首程(00697)约10%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06:30
融资活动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22.18亿港元的债券 发行价为债券本金总额的103.00% 每张债券面值为200万港元及其完整倍数 [1] - 债券附带交换权 持有人可按初始交换比率要求交付交换财产 即每200万港元债券可兑换75.29万股首程股份 [1] - 交换财产涉及的首程股份约占首程已发行股本10.0% 为公司通过RPL持有的接近全部首程股权 [1] 资金用途 - 发行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5亿港元 [2] - 约50%净额拟优先投资于具韧性、能产生现金流且具增长潜力的项目 这些项目需与公司业务板块相符 [2] 战略目标 - 公司持续推动融资来源多元化并优化业务组合 以提升为股东创造长远价值的能力 [1] - 通过债券发行可按具吸引力条款筹集资金 若行使交换权可把握有利市场环境以溢价出售首程股权 进一步优化业务组合 [1]
周大福创建拟发22.18亿港元可换债 可转首程约10%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25 06:29
融资活动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22.18亿港元的债券 发行价为债券本金总额的103.00% 每张债券面值为200万港元及其完整倍数 [1] - 债券附带交换权 持有人可按初始交换比率要求交付交换财产 即每200万港元债券可兑换75.29万股首程股份 [1] - 初始交换财产涉及的首程股份约占首程已发行股本10.0% 为公司通过RPL持有的接近全部股权 [1] 资金用途 - 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22.5亿港元 [2] - 约50%资金拟优先投资于具韧性、能产生现金流且具增长潜力的项目 这些项目需与公司业务板块相符 [2] 战略目标 - 通过发行事项按具吸引力条款筹集资金 同时可借债券交换权机会以溢价出售首程股权 [1] - 持续优化融资来源多元化及业务组合 提升为股东创造长远价值的能力 [1]
美元波动催生替代选择 新兴市场掀起欧元发债潮
智通财经· 2025-07-21 08:56
新兴市场欧元债券发行热潮 - 新兴市场发行方正以十余年来最快速度涌入欧元债券市场 借势全球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的旺盛需求实现融资多元化 [1] -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约8% 资管机构正重新审视对美国资产的超配策略 美元需求减弱迹象累积 [1] - 截至7月18日新兴市场企业和政府已发行890亿欧元债券 创至少2014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政府发债规模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 [4] 区域发行特征 - 东欧国家占据欧元债券发行主力 波兰和罗马尼亚合计发行210亿欧元 智利 韩国 中国等发行体近月也纷纷登陆该市场 [4] - 罗马尼亚因中间派候选人大选获胜推动债券反弹实现年内第三次发债 保加利亚凭借加入欧元区预期募资32亿欧元 波兰发行七年来首只绿色债券 [4] - 巴西考虑2014年以来首次发行欧元债券 哥伦比亚计划自2016年后重启欧元债券发行 波黑拟首次发行5年期无担保欧元债券 埃及考虑未来12个月内发行硬通货证券 [8] 投资者行为分析 - 非专项投资者正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 欧元计价债券在新兴市场债券总发行量中占比虽小 但绝对规模及相对于美元债券的发行比例预计将持续保持高位 [1] - 高盛策略师发现同一主权国家发行的欧元债券在发行一周后跑赢基准指数的幅度略胜一筹 欧元债券发行量增长基本被市场良好消化 [5] - 美元债券发行速度创2021年以来最快水平 但分散美元资产配置不太可能动摇美元在新兴市场债务中的主导地位 [8] 机构观点与策略 - 摩根大通认为当下是发行欧元债券最佳时机 发行方在融资多元化和开拓利基市场方面表现更为积极 [1] - 美国银行建议做多罗马尼亚2044年到期欧元债券同时做空同年到期美元债券 摩根大通推荐波兰 摩洛哥 匈牙利和墨西哥的欧元债券 [5] - PGIM指出拥有未偿美元债务的发行方可能转向欧元市场实现融资多元化 新兴市场相对其他市场的收益率优势持续显现吸引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