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裁员降本
icon
搜索文档
奔驰车主“被割韭菜”,连导航、转向都要付费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凰网财经 ,作者凤凰网财经 凤凰网财经 . 你好,我们是凤凰网财经,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传播最有价值的财经报道,你值得关注!欢 迎访问:http://finance.ifeng.com/ 来源 |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导语:裁员4000人、净利润腰斩,奔驰连导航都要收费了。 据媒体日前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下称"奔驰")近日正在实施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 划。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其中资深管理人员最高可获得50万欧元 (约合人民币412万元)的补偿金。 消息还称,补偿金额度采用梯度设计,与职级、工龄直接挂钩。奔驰还特别设置了"加速奖金"激 励员工尽早决策。裁员是基于双方自愿原则,进入10月份已有员工拿"大礼包"后主动离职。 奔驰方面向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回应称,上述消息中提及的4000名员工接受方案离职和赔 偿金相关信息不涉及中国市场,裁员3万人的数据也不准确。 虽然大裁员传言真实性有待考量,但百年车企奔驰,近年来在全球陷入转型失利、业绩低迷等困 境,已成事实。 销量业绩双受挫 早在今年3月份,德国《Handelsblatt》就报道称,奔驰管理层 ...
消金下半场:缩表、坏账与裁员降本
搜狐财经· 2025-10-23 03:05
行业核心趋势 - 消费金融行业正经历由助贷新规引发的深度调整,表现为业务规模收缩、资产质量承压和人力成本优化 [1][6][11] - 行业共识认为调整将持续,尚未公布消息的同业机构也可能采取降本措施,没有机构能独善其身 [2] - 行业高速增长时代已过去,短期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呈现震荡向下趋势 [9] 业务模式转型 - 传统高定价助贷模式在助贷新规落地后遭遇挑战,表外业务规模出现断崖式下跌 [1][11] - 消费金融公司正积极寻求新模式,包括加大线上分润助贷资产投放,推进车抵贷、房抵贷等自营业务 [4] - 业务重心从保表外转向保表内,表内外平衡被打破 [5] 资产规模与质量 - 自9月起,多家消费金融机构开始“缩表”,资产和负债规模同时下降 [7] - 表外信贷业务规模首先下跌,随后表内贷款余额也出现下跌 [8] - 全国短期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在9月末为9.83万亿元,较年初下跌3652亿元,跌幅达3.6% [9] - 银行业短期消费贷收缩4754亿元,跌幅为5.2% [9] - 部分消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风险上升20-30%,拨备计提同比显著增加 [11] - 预计未来5个月内行业整体规模可能再有一波下跌,多家机构已下调第四季度放款目标和KPI [11] 人力资源调整 - 行业出现裁员降本趋势,优化重点集中在部分业务部门和中后台部门,已有相关人员被约谈 [1][13] - 裁员降本、绩效收紧、奖金缩水等现象在多家消费金融机构中出现 [1][17] - 行业从过去的人员配备富足转向优化“超额人力资源溢出”,新岗位需求被压缩 [14][15][17] - 机构更加注重“人效比”,对比人均信贷规模、人均营收、人均创利等指标,发现同等业务规模下人员效率差异巨大 [18] - 公司认为在行业低谷期无需过多人力,甚至包括CEO、CRO、COO级别的高管也开始私下找工作 [19] - 预计未来行业内高层变动将越来越普遍 [20] 未来展望 - 从业者预期2025年尚能保住部分奖金,但2026年需要押宝新模式新业态 [3] - 当前策略是先行撤退和缩表,以规避信贷资产风险,预留核销资源 [11] - 预计明年将出现力度空前的坏账核销 [11]
曾怂恿罢飞内地航线,支持“港独”,最后裁员的国泰航空近况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06
国泰航空裁员与重组 - 2020年10月21日宣布全球裁员8500人,占员工总数24%,实际裁员5900人涉及空乘、地勤等多个岗位 [2] - 首席执行官邓健荣表示裁员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必要重组措施 [2] -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公司客流锐减90%,股价暴跌40%,每月支出高达20亿港元 [37][39] - 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大陆赴港游客减少99%,每周不足百人 [41] - 公司采取裁员和降薪双管齐下策略控制成本,同时停运子公司国泰港龙 [43] 国泰航空历史背景 - 公司为香港英国全资航空公司,非国有企业,长期由英国资本控制 [2][6] - 英国殖民时期与港英政府合作垄断香港航空市场,压制本土民营航空资本发展 [4][6] - 1985年港龙航空成立试图打破垄断,但遭港英政府以缺乏英国资本为由拒绝注册 [8][10] - 港英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每条航线仅由一家公司经营,确保国泰垄断黄金航线 [18] - 2006年国泰以低价收购港龙航空,更名"国泰港龙"并更换标志 [20] 国泰航空政治争议 - 2019年7月26日公司煽动员工参与香港非法集会 [20] - 副机长廖颂贤被捕后仍被保留职务引发公众不满 [22] - 2019年8月公司员工泄露香港警察行程信息 [25] - 公司广告将台湾、香港与中国并列违反"一个中国"原则 [27] - 中国民航局2019年8月9日发出重大风险警示,禁止航班进入大陆空域 [31][32] 公司经营调整 - 2019年8月16日CEO何杲辞职,邓健荣接任 [36] - 2020年获得香港政府70多亿港元注资救助 [41] - 与新加坡航空合作"旅游气泡"计划,机票价格回落带动市场回暖 [43] - 2021年11月1日恢复途经俄罗斯航线遭美国制裁 [45] - 2023年3月26日起逐步恢复香港至上海虹桥航班,4月发放11万张免费机票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