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格局重构
搜索文档
贸易流重构欧洲塑料市场格局
中国化工报· 2025-11-03 10:16
全球贸易政策影响 - 2025年7月27日达成的欧美贸易协定规定对美进口汽车、半导体和医药产品征收15%关税[2] - 美国对欧盟多领域实施的关税使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化[2] - 欧盟对美国和埃及原产PVC征收58%至100.1%的最终反倾销税[3]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市场动态 - 东亚进口激增促使欧洲生产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反倾销申诉[2] - 欧盟对韩国进口展开调查并于7月23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韩国生产商面临3.7%至5.8%关税[2] - 美国大规模加征关税后,东亚地区生产商将更多货源转向欧洲以弥补美国市场损失[2] - 欧盟的临时关税促使亚洲企业近期将贸易流转向英国市场[2] 聚氯乙烯市场格局变化 - 欧盟对美国和埃及PVC征收反倾销税后,欧洲PVC消费商越来越多地转向采购东北亚货源[3] - 亚洲进口量仍未能填补美国以及埃及产品空缺,但欧洲生产商对本土材料的采购兴趣并未回升[3] 聚碳酸酯市场供应与压力 - 欧洲聚碳酸酯市场面临亚洲货流充裕导致的供应过剩与价格下行压力[3] - 中国PC产品已进驻中资欧洲仓库,消除了交货周期长和物流不确定性对采购的制约[3] - 为应对德国工厂关停计划,2024年9月以来欧洲市场参与者大幅增加PC进口[3] - 欧洲本土需求疲软持续困扰PC生产商[3] 汽车行业对塑料市场的冲击 - 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剧了欧洲热塑性塑料市场困境,中国电动汽车凭借价格优势进入欧洲市场,挤压了欧洲本土汽车需求[3] - 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等欧洲主要车企2025上半年销量均告下滑[3] - 部分欧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供应商担忧其汽车行业客户可能破产,已有汽车生产商表示需求放缓[3] - 韩国PMMA生产商正积极抢占欧洲汽车市场份额,成为欧洲本土供应商的有力竞争者,而中国企业则在通用挤出材料报价中占据主导地位[3]
美国加征关税冲击亚太地区贸易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0
贸易冲击影响 - 越南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36.6%,主要集中于服装、鞋类和电子产品等中低附加值产业 [1] - 柬埔寨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达58%,是全球对美贸易依赖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服装、鞋类和旅行用品是重点受冲击行业 [2] - 美国对越南征收的平均关税从接近0%上升至约20%,导致越南出口成本大幅攀升,价格竞争力被严重削弱 [1] - 报告预测越南和柬埔寨的出口萎缩幅度分别高达19.2%与23.9%,远超亚太地区6.4%的平均水平 [1][2] - 斐济和斯里兰卡等出口结构单一的经济体亦受重创,出口预计分别下降19.6%和15% [2] 行业与企业脆弱性 - 越南部分半导体产品因美国供应链豁免政策未受直接影响,但家具和纺织品等品类属于难以替代但竞争力有限 [1] - 柬埔寨工业基础薄弱,本土附加值低,出口企业以外资为主,本土企业规模小且技术能力有限 [2] - 越南与柬埔寨的产业大部分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有限且面临较高可替代性 [1][2] 应对策略与转型努力 - 越南正积极拓展与韩国、欧盟等经济体的合作,并通过打破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供应链整合 [3] - 柬埔寨试图通过欧盟的"除武器外一切商品"(EBA)倡议待遇扩大对欧出口,以缓解对美依赖 [3] - 越南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与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投入高科技行业,柬埔寨试图通过设立特别经济区吸引多元化投资 [3] - 马来西亚正在打造半导体与数据中心枢纽,新加坡则通过金融与科技服务强化其区域节点功能 [3] - 越南与柬埔寨在人才培养、研发投入与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仍是转型的主要障碍 [3]
阿根廷见缝插针,向中国售卖20船大豆后,美国豆农反应更强烈了
搜狐财经· 2025-10-03 03:12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跌至每蒲式耳10.1美元 [1] - 威斯康星州豆农面临单季潜在损失达40万美元 [3] - 大豆价格从每蒲式耳15美元暴跌至9美元 [3] 中美贸易战影响 - 2025年4月中国对美大豆加征10%关税,综合税率达13%,导致美豆进口成本每吨增加335元 [3] - 美豆与巴西大豆价差扩大至每吨500元以上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美大豆进口量同比下降39% [3] -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份额从巅峰期60%萎缩至21% [3] - 中国全年大豆进口量预计为1亿吨左右,1-8月已进口7331万吨 [6] 阿根廷市场动态 - 阿根廷取消26%大豆出口税后,中国进口商在两天内扫货20船(130万吨) [1][4] - 此次销售为阿根廷创收超过70亿美元 [4] - 阿根廷对中国大豆出口量正从2022年4%的低点快速提升 [4]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巴西凭借价格优势占据中国大豆进口市场71%的份额 [4][6] - 中国供应链高度多元化,除巴西、阿根廷外,俄罗斯、缅甸等新兴来源也在拓展 [7] - 欧盟在2024年上半年对华出口增长8.7% [6] 美国农业政策与行业诉求 - 特朗普政府承诺提供超600亿美元农业补贴,但资金最早要到2026年秋季到位 [6] - 美国大豆协会强调农民需要的是市场而非补贴,中国作为最大客户曾占美国大豆出口量的54% [6] - 失去中国市场导致美国豆农面临土地价值下跌和供应链断裂的长期损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