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接管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8年痛失70家酒店
36氪· 2025-10-15 08:27
收购与资产处置概况 - 2017年富力地产以189.55亿元收购万达旗下77家酒店,成为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旗下酒店数量增至91家 [1][2] - 截至2025年,公司旗下酒店数量从91家锐减至21家,大量酒店被出售或接管 [3][11][12] - 2024年9月,因一笔6.14亿美元境外债务违约,旗下68家酒店及一幢写字楼被债权人委任资产接管 [10][11] 资产出售具体案例与亏损 - 2022年6月北京万达嘉华酒店以5.5亿元出售,较2017年收购成本亏损653万元 [7] - 2022年12月福州威斯汀酒店以4.3亿元成交,较评估价缩水30% [7] - 2024年伦敦ONE项目以16亿英镑出售,较2017年收购价缩水46% [7] - 2024年廊坊富力万达嘉华酒店首次法拍起拍价1.94亿元(7折),流拍后二次拍卖起拍价降至1.552亿元(在流拍价基础上再打8折) [14][15][16] - 2024年10月宁德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二次法拍起拍价约2.78亿元(56折),11月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起拍价3.3亿元 [17] 公司财务状况与流动性危机 - 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额同比下降51.15%至177.01亿元,净亏损177.1亿元,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316.76亿元,现金总额仅38.64亿元 [18]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流动负债达2480.9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合计975.94亿元,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6.88亿元 [19][20][44] - 酒店业务作为重要资产,在债务高压下成为公司"断臂求生"的核心标的 [5][18] 酒店业务经营表现 - 公司酒店业务营业收入在2018年至2024年间介于40.4亿元至70.28亿元,但同期营业成本介于40.15亿元至72.65亿元,导致连续七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90亿元 [25][27][30] - 公司早于2004年进入高端酒店业,六次获得中国酒店业最佳业主,保持亚太区丽思卡尔顿品牌最大业主名号 [21][24] 行业背景与趋势 - 截至2024年末,内地酒店投资交易总额达178.7亿元,其中68%的卖方为地产公司,12%为房地产基金 [31] - 2024年以全国12个核心城市为样本,平均每间可售房收入下跌5.5%,仅北京和上海实现正增长 [34] - 目前中国的高端酒店物业约70%由地产商持有,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地产商需通过精细化运营和重视品牌价值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41] - 以房地产利润养酒店的模式已不可行,房企出售酒店主要目的为减重和回笼资金 [40]
约550亿元全球资产被清盘人接管,许家印还剩什么?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13 12:53
许家印及中国恒大资产处置进展 - 香港高等法院指定中国恒大集团清盘人为许家印家族相关资产的接管人,接管资产包括33家境外公司权益、7个银行账户资金以及私人飞机、豪华汽车、游艇等个人贵重物品 [4] - 法院对许家印发出全球禁制令,禁止其处置全球范围内价值不超过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0亿元)的资产 [4] - 清盘人接管的资产价值约550亿元,但截至2025年7月31日,清盘人收到的债权申报总额高达约3500亿港元,被冻结资产远不足以覆盖债务 [9] 许家印家族资产历史与现状 - 自恒大2009年上市至2022年期间,许家印与丁玉梅夫妇合计分得红利已超500亿元,通过离岸公司账户流入 [5] - 许家印夫妇曾在美国设立规模高达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3.8亿元)的单一家庭信托基金,指定其二子为受益人,但该信托可能被击穿,清盘人已向美国法院申请依据"欺诈性转移"条款撤销该信托 [7][13] - 许家印个人名下直接持有3个银行账户,另外4个通过境外公司间接持有,其中两家由许家印控制,两家由丁玉梅控制 [7] - 许家印失去对个人核心财富(主要是恒大股权)的控制权,其个人净资产在法律和事实上已名存实亡 [12] 恒大集团剩余资产状况 - 恒大集团核心家底是截至2023年中约1.9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是债务重组和"保交楼"任务的主要筹码 [10] - 恒大物业2024年实现营收127亿元、净利润10亿元,手握27亿元现金,但面临业主拒缴物业费等运营压力 [12] - 恒大汽车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163.69亿元,负债却高达743.5亿元,资不抵债金额近580亿元,现金仅剩3900万元,2024年上半年营收仅4913万元,同比暴跌76%,净亏损扩大至202.55亿元 [12] 丁玉梅相关资产安排 - 丁玉梅每月2万英镑(约人民币19万元)的生活费安排系英国法院基于保障基本生活所需而作出的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17] - 该生活费豁免是资产冻结程序中的常规安排,清盘人如需调整必须向英国法院提出申请并取得新批准 [17]
550亿资产?“清算”许家印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38
资产接管与规模 - 恒大清盘人正式接管许家印全部资产 总值约77亿美元(550亿人民币) 因存在资产流失风险且未遵守法院冻结令 [2] - 资产主要包括豪宅、豪车、私人飞机、游艇、银行存款及公司股权 其中公司股权价值相对较低 [2][7] 海外资产细节 - 香港山顶布力径3套洋房市值超20亿港元 含600㎡豪华地下室 [2] - 英国伦敦海德公园豪宅价值2.1亿英镑(20.3亿人民币) 登记于离岸公司且实控人为丁玉梅 [2][5] - 丁玉梅近期在英国花费近5亿人民币购置33套房产 [15] 资产隐匿手段 - 通过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离岸公司持有香港及美国豪宅产权 [8] - 清盘人仅掌握33家关联公司 推测存在代持及人身财产分离等隐匿手段 [9] - 采用"技术性离婚"将丁玉梅列为"独立第三人" 并通过母子诉讼转移资产 [11][12] 债权人影响 - 恒大主要往来银行形成大量呆坏账 合作伙伴投资基本损失 [17] - 最大建设总包南通三建因恒大拖欠约360亿垫资款导致资金链断裂 控股股份被拍卖 [18][20][24] - 合肥建工、南通六建、江苏建工等供应商因恒大债务连锁反应破产重整 [25] 资产处置与债务缺口 - 法院将丁玉梅列为追讨案被告 其违反禁制令行为导致暴露资产被接管 [14][16] - 许家印资产变卖后仍远不足以覆盖债务缺口 [26]
彻底清算许家印!全球77亿美元资产被冻结
36氪· 2025-09-16 14:02
法院判决与资产接管 - 香港高等法院判令由中国恒大清盘人黄咏诗和杜艾迪接管许家印的全部资产,并委任Keith Ho为监督律师[1] - 法院对许家印名下资产发出全球禁制令,禁止其处置价值不超过77亿美元的资产[1][2] - 法院未采纳许家印方面关于任命接管人过于严厉的主张,认为清盘人适合担任接管人并设立监督律师机制以管理潜在利益冲突[2] 许家印资产状况与法律义务 - 许家印未履行法庭要求的资产披露义务,未在指定时间内披露名下所有价值超过5万港元的财产,法庭认定其行为构成藐视法庭[3] - 许家印及其家族资产遍及全球,包括英国、加拿大等地,涉及豪宅、豪车、私人飞机、房产以及大量离岸公司[3][4] - 法庭认为任命接管人是协助清盘中的中国恒da集团定位和控制受禁令约束资产的有效补救措施[3] 中国恒大清盘与债务状况 - 中国恒大已于2024年1月被判令清盘,公司债务总额超过2万亿人民币,并因无法达到香港联交所监管要求而已被除牌[1][4] - 2024年3月,中国恒大诉请追索许家印、夏海钧、潘大荣等人2017至2020年间的工资奖金分红等约60亿美元[1]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恒大在境外可变现金额合计仅有2.55亿美元,其中公司直接持有资产的可变现额度只有1100万美元,清盘人回笼资金为1.67亿美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