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产(02777)
搜索文档
赛力斯开启港股招股 募资净额超129亿港元 销量前9月降7.79%
长江商报· 2025-10-31 14:39
广汽集团 - 公司前三季度每销售一辆车亏损3643元 [1] - 公司目标为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00万辆 [1] 绿地控股 - 公司在20天内新增诉讼案件1344件 [1]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9% [1] - 公司新业务仍处于投入期 [1] 重庆银行 - 公司净利润增长10% [1] - 公司中间业务收入下降27.6% [1] - 公司因贷款及投资业务违规被罚款220万元 [1] 飞龙股份 - 公司出现三年来首次单季度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 [1] - 公司募集2.71亿元资金的投资项目在半年内几乎无进展或将延期 [1] 宇树科技 - 公司更名以推进IPO进程 [1]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0% [1] - 公司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1] 宁德时代 - 公司第三季度日均盈利达到2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公司进入全球扩张周期 [1] - 摩根大通对公司持看多观点 [1] 工业富联 - 公司业绩表现良好并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1] - 公司上市以来累计盈利接近1500亿元 [1] - 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达631亿元 [1] 埃斯顿 - 公司面临48亿元有息债务压力 [1] - 公司通过两次出售资产回笼资金3.4亿元 [1] 歌尔股份 - 公司终止一项价值百亿元的收购案 [1] - 公司过去五年半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48亿元进行多领域布局 [1] 农业银行 - 公司大规模整合吉林省192家机构 [1] - 国有大行通过“村改支”方式参与农村信用社系统改革 [1] 爱尔眼科 - 公司慈善运作模式受到质疑并有骗保被罚记录 [1] - 公司业绩增长乏力股价跌至6年前水平 [1] - 公司商誉价值高达87亿元 [1] 富力地产 - 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超过163亿元 [1] - 公司正加紧变现以190亿元收购的万达酒店资产 [1] 寒武纪 - 公司前三季度大幅盈利1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倍 [1] - 知名投资者章建平再次增仓累计浮盈36亿元 [1] 药明康德 - 公司四次减持药明合联股份套现近64亿元 [1] - 公司在两年半内员工数量减少6529人 [1] - 公司董事长李革年薪为4200万元 [1]
出险房企化债超1.2万亿元 行业风险出清进程加速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1
房企化债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 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1.2万亿元。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企业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2万亿元,债务 重组及重整获批,将极大减轻上述企业在短期内公开债务偿还压力,使得企业得以进入安全期。出险房 企通过多种方式削债,改善资产负债表,将加速房地产行业整体风险出清进程。"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份,境内及境外债重组均完成的企业有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融创中国")、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辉集团") 等房企;完成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中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房企。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有佳兆业集团 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兆业")、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等。除此之外,A股方面,近几年,已有新华 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房企完成重整。 出险房企在重组过程中,主要通过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等方式降低债务负担,优化资产负债 表,为长期恢复经营创造条件。以龙光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其境内债重组方案采用现 ...
港股收评:恒科指跌0.68%,有色金属股强势,北水大举抄底110亿港元!
格隆汇· 2025-10-30 16:53
10月30日,中美元首今日会晤,港股三大指数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午后出现直线转跌行情,尾盘又再度回稳。 截止收盘,恒生指数跌0.24%,国企指数跌0.31%,恒生科技指数跌0.68%。 | 名称 |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恒生指数 | | 26282.69 | -63.45 | -0.24% | | 800000 | 125 | | | | | 国企指数 | -1300 | 9346.86 | -28.93 | -0.31% | | 800100 | WWF | | | | | 恒生科技指数 | Real Property | 6051.76 | -41.68 | -0.68% | | 800700 | 15 | | | | 此外,南下资金大举抄底净买入超110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66.1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70.3亿港元。 盘面上,大型科技股走势明显分化,铜业股、黄金股领衔有色金属股上涨,锂电池板块全天表现强势,赣锋锂业业绩超预期大涨近15%领衔;煤炭股、港口 及海运股、光伏股、核电股、家电股、建材水泥股 ...
出险房企近2万亿债务进入安全期,加速房地产风险出清进程
36氪· 2025-10-30 16:36
债务重组总体进展与规模 - 截至统计时点,21家出险房企的债务重组或重整已获批或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 [1][2] - 上述企业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人民币2万亿元,债务重组将极大减轻其短期公开债务偿还压力,使债务进入安全期 [1][2] - 债务重组及重整的推进将加速整体房地产行业风险的出清进程 [1][2] 企业债务重组具体案例 - 融创中国于2025年1月完成境内债二次重组,并于2025年10月获98.5%债权人赞成通过债务重组计划,涉及境内债约人民币314亿元,境外债约95.5亿美元 [4] - 富力地产于2022年11月完成境内债展期,2025年5月进行境外债二次重组,涉及境内债人民币135亿元,美元债49.43亿美元 [4] - 碧桂园于2025年10月完成8只境内公司债重组,同年6月获超75%持有人加入境外债重组支持协议,涉及境外债140.74亿美元,境内债约人民币138亿元 [4] - 完成境外债重组的企业包括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包括佳兆业、禹洲地产、世茂集团等 [2][4] 司法破产重整案例 - 金科股份于2025年5月11日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目前正在执行阶段,化债额度达人民币1470亿元 [5] - 协信远创于2025年4月21日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化债额度为人民币623亿元 [5] - 华晨地产于2023年完成破产重整,化债人民币179亿元;新华联于2025年6月完成重整,化债人民币800亿元 [5] 债务重组方式与削债效果 - 出险房企通过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等方式削债,以降低实际债务负担并改善资产负债表 [6] - 龙光集团境内债重组方案采用现金要约收购、债转股等多种方式,境外债重组采取现金支付、可转债等方式 [6] - 部分企业境外债重组削债比例在40%-70%之间,其中龙光境外债削债比例达70%,融创境外债二次重组采用全额债权转股权 [9][11] - 旭辉境外债预计削减约55亿美元,削债比例68%;佳兆业境外债削债约56%;世茂集团境外债预计减少78亿美元,削债比例54% [11] 重组后企业发展战略转型 - 完成债务重组后,多家出险房企计划聚焦轻资产业务,重点发展代建、物业、资产管理等板块,以低负债模式恢复造血能力 [12][13] - 融创中国期望未来实现地产、物业、文旅运营三项业务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13] - 远洋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耕开发代建、商管资管、用户服务三大板块,并拓展轻资产业务 [13] - 旭辉控股宣布启动“二次创业”,全面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新发展模式;金科股份重整后计划定位为以科技创新和运营管理为核心的不动产综合运营商 [13]
内房股集体走低 惠誉称房地产市场尚未触底 预计2026年销售额继续下滑
智通财经· 2025-10-30 14:49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约6.5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5.5%,降幅较1-8月扩大0.8个百分点。销售额方面,前三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额约6.3万亿元,同比下降 7.9%,降幅较1-8月扩大0.6个百分点。此外,据智通财经报道,融信中国原计划10月推出的境内债务重 组方案仍未确定,拟对相关债券再展期。 此外,10月29日,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石露露指出,中国房地产行业尚未触底,复苏趋势存在 不确定性。今年一季度市场虽短暂回稳,但自4月份起新房销售额和价格均回落至下跌区间,6月份跌幅 进一步扩大,二手房价格环比降幅也持续扩大,一线城市未能例外。展望2026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可 能继续下滑。 内房股集体走低,截至发稿,融信中国(03301)跌5.42%,报0.157港元;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跌 5.22%,报2.18港元;富力地产(02777)跌5%,报0.57港元;绿城中国(03900)跌4.82%,报8.3港元。 ...
港股异动 | 内房股集体走低 惠誉称房地产市场尚未触底 预计2026年销售额继续下滑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14:44
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约6.5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5.5%,降幅较1-8月扩大0.8个百分点。销售额方面,前三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额约6.3万亿元,同比下降 7.9%,降幅较1-8月扩大0.6个百分点。此外,据智通财经报道,融信中国原计划10月推出的境内债务重 组方案仍未确定,拟对相关债券再展期。 此外,10月29日,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石露露指出,中国房地产行业尚未触底,复苏趋势存在 不确定性。今年一季度市场虽短暂回稳,但自4月份起新房销售额和价格均回落至下跌区间,6月份跌幅 进一步扩大,二手房价格环比降幅也持续扩大,一线城市未能例外。展望2026年,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可 能继续下滑。 智通财经APP获悉,内房股集体走低,截至发稿,融信中国(03301)跌5.42%,报0.157港元;中国海外宏 洋集团(00081)跌5.22%,报2.18港元;富力地产(02777)跌5%,报0.57港元;绿城中国(03900)跌4.82%, 报8.3港元。 ...
卖资产回血,广州老牌房企又一项目7折法拍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17:19
公司资产处置 - 公司近期密集处置核心资产,多项资产被法拍,包括起拍价12.23亿元的上海奉贤富力万达项目,较17.47亿元评估价折价30% [1][4] - 公司旗下多家万达系酒店被折价法拍,例如河北廊坊富力万达嘉华酒店起拍价1.55亿元,较2.77亿元评估价近乎腰斩,福建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起拍价3.31亿元,较4.73亿元评估价折让近30% [4] - 公司酒店资产已从2017年收购后的89家大幅缩水至2024年底的22家,并即将跌破20家,资产版图大幅收缩 [3][5][7] 公司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近60%至57.65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亏损40.46亿元 [7] - 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5.08亿元,而同期流动负债高达248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为975.9亿元,面临巨大短期偿债压力 [7] - 公司资产处置旨在缓解现金流压力并避免交叉违约,但面对巨额负债,此举仅能缓解短期压力 [3][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近年来为缓解杠杆压力,地产企业纷纷剥离非核心资产,仲量联行数据显示2024年末内地酒店投资交易总额178.7亿元,其中68%的卖方为开发商 [7] - 2025年中国酒店市场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均呈下降态势,行业景气度预期较低,运营商对全年收入预期不乐观 [7] - 宏观经济波动导致部分酒店资产持有者面临现金流压力,折价出售资产为持币观望的投资者创造了以更合理回报水平进行长线投资的机遇 [8]
富力旗下酒店打折拍卖,公司曾是“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
第一财经· 2025-10-27 22:02
核心资产处置 - 上海奉贤富力万达项目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被拍卖,起拍价定为12.2299亿元,较评估价17.47亿元折价约30% [2] - 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26.13万平方米,包含14幢楼,目前仅完成土建工程,后续仍需大量资金投入,且商业和办公有大量自持要求 [5] - 项目由法院查封,抵押权人为建设银行上海奉贤支行,债权数额约为7.31亿元 [5] 其他资产拍卖情况 - 河北廊坊富力万达嘉华酒店经历两次流拍后再度拍卖,起拍价1.55亿元,较评估价2.77亿元折价约44% [5] - 福建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及宁德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也将拍卖,起拍价分别约为3.31亿元和待定,均较评估价折价约30% [6] - 因一笔6.14亿美元境外债务未偿还,公司旗下68家酒店及一栋写字楼于2024年9月被债权人整体接管 [6] 资产规模变化与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17年收购73家万达系酒店后,持有豪华酒店数量达89家,但至2024年底披露的酒店资产数量仅为22家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7.65亿元,同比下降近60%,股东应占溢利亏损40.46亿元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08亿元,而同期的有息负债合计114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约1067亿元 [7]
富力旗下酒店打折拍卖,公司曾是“全球最大豪华酒店业主”
第一财经· 2025-10-27 20:35
上海奉贤富力万达项目拍卖详情 - 项目起拍价定为12.2299亿元,评估价约17.47亿元,起拍价相当于评估价的7折 [2] -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6.13万平方米,包含14幢楼,目前仅完成土建工程,后续仍需大量资金投入 [2] - 项目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查封,被上海金融法院轮候查封,抵押权人为建设银行上海奉贤支行,债权数额约为7.31亿元 [2] 富力地产资产处置动态 - 河北廊坊富力万达嘉华酒店起拍价1.55亿元,较评估价2.77亿元大幅折价,将于11月3日再度拍卖 [3] - 福建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起拍价约3.31亿元,福建宁德富力万达嘉华酒店亦将以约7折开拍 [3] - 2024年9月,因一笔6.14亿美元境外债务未偿还,公司旗下68家酒店及一栋写字楼被债权人整体接管 [3] 公司酒店资产规模变化 - 公司在2017年收购73家万达系酒店后,持有的豪华酒店数量达到89家 [4]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对外披露的酒店资产数量仅为22家,资产规模显著收缩 [4]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7.65亿元,同比降幅近6成,股东应占溢利亏损40.46亿元 [5] - 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08亿元,而同期的有息负债合计114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约1067亿元,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