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定价权
搜索文档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09
这不是普通的一次投产。它背后牵动的是全球铁矿定价权的洗牌,中国钢铁产业主导力的回归,以及对过去澳大利 亚和巴西长期垄断格局的根本性挑战。可问题来了,为什么这座矿山沉睡了近三十年突然"苏醒"?又是什么让中国 在这场博弈中悄悄翻盘,打破了被动局面? 可就在不到五年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年6月19日,项目北部股权交割完成,中国宝武正式入局。短 短6个月时间,北矿区建设进度追赶滞后工期,完成度达62.3%。 到了10月,首批150万吨矿石已在矿区完成装载,准备通过铁路运往港口。这一刻,西芒杜不再是纸面上的资源,而 是现实中即将出海的"钢铁黄金"。 11月初,一条消息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传来:西芒杜铁矿铁路全线通车,第一船铁矿石即将启运。这条横跨几内亚 东西、长达600多公里的铁路,终于把沉睡近30年的铁矿与世界市场连结在了一起。这意味着,中国从此有了自己主 导的全球高品位铁矿供应链。 这座矿山的资源量惊人。整个西芒杜矿带储量超过30亿吨,铁品位高达65%以上,在全球都是顶级的"绿矿"。相比 澳大利亚和巴西主流矿区普遍60%出头的品位,西芒杜的矿石不仅能耗更低、杂质更少,还极具环保优势。 2019年年底, ...
史诗级反转!中国暂停采购澳洲铁矿!定价权之争是如何逆转的?
搜狐财经· 2025-10-28 23:06
行业格局转变 - 中国钢铁产业长期依赖澳洲铁矿,面临价格高企和话语权缺失的局面[3] - 通过暂停采购等行动,中国从被动依赖转向主动谈判,重塑全球铁矿定价规则[1][15] - 全球铁矿交易游戏规则从卖方定价转向买方开始拥有发声权,中国成为参与规则制定的关键角色[15] 价格与成本压力 - 澳洲铁矿凭借资源集中、运输便利和市场垄断,长期维持过高价格,年年涨价[5] - 中国钢铁企业用高价买矿导致利润被挤压,炼一吨钢收益微薄,规模大但收益少[5] - 高价结构拖累建筑、汽车、机械等下游行业,削弱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7] 供应多元化战略 - 中国布局多元供应,南美巴西资源丰富、矿石质量高,合作涵盖港口建设、铁路运输和金融结算[9] - 非洲铁矿项目实质性落地,打通从资源地到中国的供应链,完善运输通道和金融服务[11] - 供应多元化带来选择权,使中国在铁矿供应上不再被动依赖单一来源[11] 定价权与结算方式 - 全球铁矿定价权长期由几家巨头掌握,中国作为最大买家却无话语权[13] - 暂停采购行动旨在打破旧规则,中国在价格谈判中首次获得真正主动权[13] - 新合作中人民币结算比例提高,降低汇率风险,增强中国在谈判中的底气[11] 战略影响与未来展望 - 此次博弈是资源定价权的大洗牌,可能影响全球大宗商品的交易逻辑[17] - 中国通过合作、谈判推动建立更平衡的市场结构,使买卖双方能可持续共处[19] - 未来铁矿价格可能趋于理性,结算方式更加多元,钢铁行业成为平等对话的参与者[19]
金价破高,紫金矿业“拆金”上市:市值暴涨与千亿负债背后的“双面账”
华夏时报· 2025-09-19 09:04
核心观点 - 紫金矿业分拆黄金业务紫金黄金国际在港上市 募资目标上调至30亿美元 估值预期超300亿美元 旨在把握黄金价格历史高位窗口 提升整体市值管理效率并缓解母公司流动性压力 [2][4][12] 分拆上市背景 - 伦敦金现价格突破37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黄金板块占紫金矿业营收四成 分拆消息披露后A股股价涨超43.5% 港股年内最大涨幅达121.66% [2][4] - 分拆强调资产重塑 通过单独估值剥离多元金属折价 提升市值管理效率 前两次IPO为集团融资起点 本次聚焦黄金业务估值优化 [4] 业务与财务表现 - 紫金黄金国际黄金储量856吨(27.5百万盎司) 2024年产量40.4吨(1.3百万盎司) 跻身全球前十 矿山分布南美、大洋洲、中亚和非洲 [5]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28.2% 从18.18亿美元增至29.90亿美元 归母净利润从1.83亿美元增至4.81亿美元 毛利率波动在26.2%-37.9% [7] - 2024年上半年平均售价3085美元/盎司 同比增905美元 收入19.96亿美元(+42.36%) 毛利率升至46.5% 黄金销售收入占比97.9% [7] 成本与运营风险 - 2024年开采成本1581美元/盎司 占平均售价2310美元/盎司的近七成 2024年上半年运营成本降至1165.72美元/盎司 占比收入降至37.78% [7][8] - 海外矿山存在非法采矿、土地纠纷及政治经济不稳定风险 如哥伦比亚盗采事件 招股书已披露相关运营不确定性 [8] 估值与资本逻辑 - 国际矿企黄金业务EBITDA估值可达12-15倍 紫金矿业整体市盈率仅7-10倍 贵金属行业动态市盈率均值52.67倍 远高于母公司12.82倍 [4][9] - 分拆后可吸引主权基金及大宗商品基金 独立举债与分红 为铜锂板块资本运作留空间 但高估值伴随风险暴露可能性 [9][12] 母公司财务状况 - 紫金矿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1677亿元(+11.5%) 归母净利润232.9亿元(+54.4%) 主要受益金铜量价齐升 毛利率提升3.38个百分点至23.75% [10][11] - 流动性承压 货币资金316.91亿元 短期负债487.4亿元 长期借款614.52亿元 资产负债率从2019年53.91%升至2025年上半年56.36% 杠杆率超一倍 [11]
美伊暂时停火,欧佩克+联手增产,石油定价战卷土重来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50
欧佩克+增产决策 - 欧佩克+宣布8月增产54 8万桶/日 这是2023年底制定的"渐进式释放产能"计划的一部分 原计划18个月内逐步增加220万桶/日 [1][3] - 增产决策反映对市场格局变动的判断 美伊冲突暂息后需求端不确定性下降 但非欧佩克产油国竞争压力上升 特别是美国页岩油商回暖 [3] - 增产节点选择微妙 正值美联储高利率窗口期 也是非欧佩克国家加快释放产能阶段 被视为对西方能源政策的"软对冲" [6] 地缘政治博弈 - 沙特与俄罗斯形成"有限联盟战略" 虽然分属不同阵营 但在石油利益上高度重合 沙特需要平衡高油价与经济转型 俄罗斯需要稳定收入应对制裁 [4] - 石油已成为地缘权力杠杆 沙特和俄罗斯意识到新能源转型背景下战略资源窗口正在缩小 必须加强当前阶段的产能调控和市场影响力 [6] - 中东局势仍不稳定 伊朗核计划未中止 以色列鹰派不满 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再度成为冲突焦点 增产被视为预留潜在供应中断缓冲空间 [6] 市场影响与战略转向 - 增产信号可能影响全球能源投资方向 高油价押注资本面临调整压力 各国战略储备政策和绿色能源补贴力度可能重新校准 [8] - 沙特采取"多元外交"策略 拉拢中国 缓和与伊朗关系 在俄乌战争保持中立 此次联合俄罗斯显示其追求"稳中求控"的能源战略 [8] - 欧佩克+正从简单石油输出组织转变为通过能源影响力撬动外交、贸易、金融连锁效应的超级平台 [8] 长期趋势 - 未来五年将是传统能源联盟以更复杂灵活方式进行自我重构的关键阶段 石油将以更复杂形式成为国际关系博弈筹码 [8][9] - 能源战略地位被重新赋予多重政治含义 欧佩克+的产量调整不仅是数字游戏 更是权力较量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