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监管协作
icon
搜索文档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向纵深推进
搜狐财经· 2025-11-01 04:42
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成果 - 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量质齐升,基础制度和监管逻辑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完备,市场韧性和功能增强 [3] - 沪深股通标的股票数量达2922只,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超90%,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超900家 [4] - 境外上市新规实施以来至今年9月30日,证监会已完成296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109家为科技企业,涵盖机器人、新消费、半导体等行业 [4] - 离岸A股衍生品工具不断丰富,支持香港推出首个A股指数期货,便利国际投资者风险管理 [5] - 跨境投资渠道实现多层次双向开放,形成以互联互通机制和多元机构投资者制度为主体的跨境机构投资者体系 [5] 金融开放面临的法治挑战 - 北京金融法院审理的1080件涉外案件中,证券虚假陈述、金融借款与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是数量居前的三类案件,涉及美国、中国香港等多地 [6] - 各国监管体系存在固有差异,包括不同法域的会计处理标准、信息披露要求、数据安全与跨境流动规则不一致,给跨境投融资带来挑战 [6] - 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智能投研、风控等流程,打破金融系统地域限制,改变跨境资本流动方式,对监管提出新要求 [7] 构建涉外法治新生态的举措 - 证监会通过《证券法》《期货和衍生品法》进行顶层设计,并对法律域外适用和跨境执法作原则性安排 [8] - 制定《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等规章,为境外上市、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交易及互联互通营造透明制度环境 [8] - 证监会已与67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与境外执法机构关系,为境外执法提供便利 [8] -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需坚持立法先行,有重点分步骤制定修改法律,加快建立透明完备的资本市场涉外法律体系 [9] - 需深化跨境监管协同,加强境内外监管沟通,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 [9] 市场参与者的建议与关注 - 外资不仅关注市场准入,更关心争议解决机制,建议整合分散规则体系形成清晰指引,增强争议解决机制的国际公信力 [10] - 退出机制是跨境股权投资焦点,其清晰度直接影响投资者信心,建议主管部门构建清晰退出机制并鼓励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退出程序 [10]
肖成博士:南沙有望成为我国期货市场开放创新的“试验田”
期货日报网· 2025-08-25 09:39
广东期货市场发展机遇 - 广东期货市场迎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广东省市区各级部门制定系列文件提出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 建设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中心 在南沙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或期货小镇等设想 [1] - 广期所落地广州后各类资本和产业主体纷至沓来 《南沙金融30条》发布给予南沙及广东期货市场极大鼓舞 [1] - 南沙被视为广东期货市场引擎和国家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战略支点 [1][4] 南沙政策与制度优势 - 南沙作为自由贸易区重视制度创新 在金融开放和跨境贸易领域享有先行先试权 [3] - 南沙具备政策 区位 产业 创新 国际化五大核心优势 允许港澳投资者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试点跨境监管协作 [4] - 《南沙金融30条》发布后3个月内完成实施方案编制 为政策落地提供明确施工图 [4] 期货市场开放创新 - 《南沙金融30条》为期货行业带来突破性进展 南沙成为期货市场开放创新重要试验田 [5] - 支持广期所与港交所合作推出跨境品种 探索以人民币计价国际流动性的定价模式 增强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5] - 允许港澳资本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 推动监管白名单试点 对跨境套保实施包容性监管 吸引国际资本和机构入驻 [5] 期货产业链建设意义 - 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为制造业筑牢风险防火墙 保障产业链稳定 广东制造业占GDP比重高 新能源电子家电产业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敏感 套期保值可帮助企业锁定成本平滑利润波动 [6] - 强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 广东是全国最大大宗商品消费与贸易省份但缺乏核心定价权 通过品种创新交割网络跨境联通构建广州价格影响力 [7] - 集聚金融要素资源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广期所落户带动期货公司布局分支机构 拉动银行保险基金等配套机构集聚 重塑制造业竞争护城河 [7] 南沙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 南沙推进五港联动发展策略 金融港是关键一环 《南沙金融30条》特别提及打造完整期货产业链 [6] - 南沙交割库网络形成现货枢纽 布局覆盖金属能源农产品交割库如工业硅交割库甲醇交割库 通过期货交割价+港口升贴水模式使广州港交货价成为东南亚进口商重要参考 [7] - 南沙需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构建宏观视野与系统思维 把握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趋势 [8] 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 - 南沙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机器人等创新科技 与金融政策及落地应用紧密结合 释放赋能作用 [8] - 研究稳定币跨境结算特性与期货市场共性 探索二者融合助力期货衍生品国际化 [9] - 抓住优势可解决跨境贸易效率低下问题 为广州与港澳跨境问题提供思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