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口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2026年中国出口形势展望:从β到α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2 14:40
出口分析范式转变 - 出口分析范式从依赖β因素(全球需求)转向更重视α因素(中国特有因素)[9] - 全球PMI与中国出口增速在2013-2022年高度同步,但2023年起出现脱钩[9] - α因素重要性提升源于中国内部产业转型和全球地缘关系重构[9] 新贸易格局 - 中国对美出口呈现“藕断丝连”状态,直接出口减少但转口贸易增多[10] - 2025年对非美非转口地(如欧洲、非洲)出口维持约10%的高增速[13] - 非美非转口地成为弥补对美出口份额下降的“新大陆”[13] 新产业表现 - 2025年机械与电力设备类资本品出口表现最强且持续走强[19] - 地缘冲突指数与中国机械和电力设备出口增速呈明显正相关[20] - 逆全球化趋势反而催化全球对中国设备类资本品的需求[20] 订单透支影响 - 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抢运期间,出口增速中枢提升2.4%[25] - 订单前置导致的透支效应在2025年7-8月已显现,但对美+转口地出口环比大幅低于季节性[25] - 乐观估计订单透支的影响已大部分被消化,后续风险有限[25] 转口监管影响 - 东盟五国监管聚焦“贴牌转口”,即本地产值低或无再加工的转口贸易[31] - 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量中约55%为贴牌转口贸易,约占中国总出口的3.3%[31] - 若对贴牌转口加征40%关税,预计将导致中国总出口回落约1.3%[31] 关税影响展望 - 中美相互有效反制下,美方单边大规模加征关税的概率有限[37] - 全球对等关税谈判多数已敲定,再次大幅修改的概率较低[38] - 中国出口已明显去美国化,美国需求波动对中国影响日益下降[39] 汇率影响分析 - 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形成结汇-升值的正循环[41] - 参考日本经验,本币升值可能导致美元计价出口价增量减[41] - 人民币升值本身不会导致美元计价出口额明显回落[41] 外需(β因素)展望 - IMF预测2026年全球现价GDP增速较2025年回升[48] - 美国预防式降息下,全球经济显著走弱的可能性较低[48] - 全球贸易额增速预计至少维持2025年水平[48] 2026年出口增速预测 - 在α因素回落风险较小的推测下,2026年出口增速预计为1-3%[48] - 该预测综合考虑了β因素的韧性和α因素的影响[5] 风险提示 - 各地区港口合规性审查加码可能影响贸易流动[52] - 全球重点产业关税普遍抬升是潜在风险因素[52]
出口再超预期后:风险与韧性并存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1 15:14
进出口增速 - 2025年7月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增速7.2%(前值5.9%),进口增速4.1%(前值1.1%)[3] - 7月出口环比增速-1.1%,略低于季节性水平但高于2024年同期;进口环比增速-1.1%[3] - 商品贸易顺差有所下降[3] 国别结构 - 对东盟出口增速显著提升至16.6%,拉美出口增速7.7%,或因8月初关税前抢运[3] - 对美国出口增速放缓至-21.7%,对欧盟和其他地区出口增速回升至9.2%和19.3%[3] - 自拉美、日韩和金砖国家进口增速回升,自美国、欧盟和东盟进口回落[11] 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中设备类出口维持高位,消费电子增速回落(手机-21.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9.6%)[20] - 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持续回落(服装-0.6%,箱包-10.0%),纺织品原料中间品表现修复(纺织纱线+0.5%)[20] - 进口方面粮食增速明显提升(+15.3%),除纸浆外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均下降[23] 风险与趋势 - 8月出口可能因关税影响转口和抢运透支出现短暂明显回落[29] - 232关税具体落地程度和东南亚国家转口监管加强构成短期主要风险[29] - 全球产业备份和新兴国家产能转移将支撑中国资本品出口中期韧性[29]
国泰海通证券:7月出口再超预期后,风险与韧性并存
格隆汇· 2025-08-08 08:02
7月出口表现 - 7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7.2% 高于前值5.9%和Wind一致预期5.8% [4][15] - 出口环比下降1.1% 略低于季节性水平但高于2024年同期 [5] - 商品贸易顺差较前月有所收窄 [4] 区域出口结构 - 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6% 显示显著提升 [8] - 对拉美出口增长7.7% 较前期明显加速 [8] - 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1.7% 延续疲软态势 [8] - 对欧盟出口增长9.2% 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长19.3% [8] 产品出口分化 - 机电产品整体增长8.0% 其中汽车出口增长18.6% [13] - 通用机械设备增长5.3% 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2.2% [13] - 集成电路出口大幅增长29.2% [13] - 劳动密集型产品普遍疲软:服装下降0.6% 箱包下降10.0% 鞋靴下降7.7% [13]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下降9.6% 手机下降21.8% [13] 技术性抢运影响 - 6月底开始出现赶在8月初关税落地前的技术性抢运 [1][15] - 抢运主要体现为对东盟和拉美出口的异常增长 [8][15] - 7月中下旬抢运活动开始退温 [1][16] 短期风险因素 - 8月新一轮232关税可能影响转口贸易 [1][16] - 越南声称第三季度加强对中国转口监管 [1][16] - 部分东南亚国家可能跟进加强转口监管 [16] 中期出口韧性 - 全球地缘风险推动产业备份和产能转移 [2][16] - 设备类资本品出口需求中期存在且可能加强 [2][16] - 资本品出口表现持续强于总体出口 [2][16] 进口表现 - 7月美元计价进口同比增长4.1% 较前值1.1%明显改善 [4] - 进口环比下降1.1% [5] - 自拉美、日韩和金砖国家进口增速回升 [8] - 粮食进口增长15.3% 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普遍下降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