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遥感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巴中特快:绿色低碳城市什么样?/5G+明厨助力食安监管/AI大模型问诊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15:30
外媒:中企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助力巴基斯坦农业现代化 中方发布稀土等相关物项出口管制措施与巴无关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中方日前发布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与巴基斯坦没 有任何关联,这是中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据我所知,关于 巴美矿产合作事,中巴双方有沟通,巴方强调,巴方与美方的交往绝不会损害中方利益和中巴合 作。"林剑说:"巴方领导人向美方领导人展示和赠送的矿石,是工作人员购买的巴宝石原矿样 品。你刚才提到的相关报道或是不了解实情,或是捕风捉影,甚至是挑拨离间,是缺乏根据的。" 外媒:中巴签署11项教育合作协议,推动数字化职业培训 据《今日巴基斯坦报》报道,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11项全面教育合作协议,以推动数字化职业 培训以及农业技术创新。 据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报道,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官员与中国一家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提供商相关 负责人举行会谈,以探索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双方代表讨论了作物监测、灾害管 理等领域的潜在合作。 巴基斯坦推出数字方案强化农业金融服务 10月14日,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发布最新公告称,已制定名为"Zarkhez-e"(更名前为"国家自 ...
最高检发布6件检察技术支持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10-14 10:23
检察技术应用领域 - 案例一至案例三主要应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技术、电子证据等技术,聚焦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 [2] - 案例四至案例六主要应用检验鉴定技术,针对食品掺假、网络销售假冒保健品、电子烟非法添加等不同问题 [2] - 在食品安全领域,通过动物源性DNA技术锁定传统侦查手段难以发现的"隐形"掺假成分,例如烧烤店羊肉串掺假案 [2][31] 技术方法与成效 - 在江西省赣州市东江源流域环境案中,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多光谱地物分类技术回溯掌握涉案现场历史变化证据,查明湿地公园自2015年12月通过验收后人工建筑面积逐年扩大 [8] - 通过案件办理,赣州市检察机关共督促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170余万元,修复矿山和其他生产建设项目坡面135亩,清理机械设备、砂石、堆土等23处 [10] - 在四川省泸县耕地保护案中,通过卫星遥感数据结合AI比对,发现全县范围内多处耕地建有房屋的线索,占地约408亩 [14] 行业监管与治理 - 在上海市青浦区房地产企业违法使用人脸信息案中,检察机关利用技术手段查明企业自2023年以来违规收集、使用消费者人脸敏感信息共计2.8万余条 [25] - 在北京市朝阳区烧烤店羊肉串掺假案中,检察机关推动行政机关开展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起,罚没17.8万元 [34] - 在浙江省江山市蜂胶产品案中,督促行政机关立案查处此类假冒伪劣案件8件,罚款80余万元,将涉嫌刑事犯罪的4人移送公安机关 [39] 检测鉴定技术 - 针对电子烟产品违法添加新型精神活性物质,最高检检察技术部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提高了替来他明的精确检测 [46] - 在蜂胶产品案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进行检测,发现正品出现黄酮类化合物特征物质芦丁等20余种同类化合物色谱峰,而网售假冒产品未出现 [38] - 针对熟食加工导致DNA降解程度高的难题,通过大量预实验比对不同试剂的扩增效果,优化适配熟食DNA特征的扩增体系 [33]
“天眼”瞰护八桂山水
广西日报· 2025-09-23 10:18
核心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公司创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办”管理模式,提升林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2] - 在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中,AI智能识别与人工复核方法提升判读效率35%以上,减少外业工作量15%以上 [2] -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和实景三维技术实现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可视化信息化,并完成覆盖22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223.95万公顷的影像分析 [3] 森林资源保护成果 - 采用遥感监测成果进行绩效考核后,广西每年造林3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从2017年的62.31%上升至2021年的62.55% [2] - 公司研发的系统为打击违法占用林地、滥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提供监管依据 [3] 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 - 公司在北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开展全国首批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确权总面积约80.23平方公里 [4] - 通过遥感监测近20年红树林数据,建立“天空地”一体化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并为红树林碳库快速调查评估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4] - 技术成果将为东盟国家沿海生态系统监测、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5] 矿山生态修复监管 - 公司整合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构建全流程监测监管与智能分析体系,破解传统管理数据分割难题 [6] - 研发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管理信息系统于2023年10月启用,实现数据统一标准管理并支撑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变更核查等工作 [6] - 2025年3月实施的团体标准推动市县生态修复工作跨部门数据共享,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 [7]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确权登记 - 公司三维可视化平台推进自然资源登记由平面向立体管理模式转变,应用于国家级试点并获自然资源部肯定推广 [8] - 在集体林权试点地籍调查中完成8658宗林地面积8666.67公顷,调查成本降低63% [9] - 截至2024年底完成49个自治区级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地籍调查,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算清“产权细账” [9]
科技推动金融行业创新,服务更加高效
搜狐财经· 2025-08-20 15:46
行业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渗透至金融服务各个环节,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普惠化、高效化方向加速演进 [2] - 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使贷款审批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分钟级,智能风控系统整合2000余项数据维度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秒批秒放,不良率较传统模式下降1.2个百分点 [3] - 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车险定损从人工查勘转向自助上传即赔,区块链技术使跨境支付结算时间从T+1缩短至实时到账,成本降低60%以上 [3] 普惠金融发展 - 移动支付与数字信贷在农村地区普及,卫星遥感技术结合电商交易数据为超3000万三农用户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平均授信额度提升3倍 [5] - 智能投顾平台将理财起投金额从万元降至百元,实现财富管理平民化 [5] - 金融科技发展使银行服务覆盖率提升28%,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4.2个百分点 [5] 监管技术升级 - 金融风险监测平台整合全国200余万家金融机构数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抓取网络舆情,提前3-6个月预警潜在风险 [6] - 区块链技术搭建监管沙盒,对创新业务进行全流程穿透式管理 [6] 未来技术趋势 - 5G与物联网技术推动支付场景从人机交互向物物自动结算延伸 [7] - 量子计算有望突破现有加密体系,为金融安全提供保障 [7] - 生成式AI成熟可能催生数字员工参与客户服务、投资研究等核心环节 [7]
卫星遥感直击!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精准画像出炉
新华社· 2025-08-17 20:00
技术突破 - 开发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用于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空间分辨率30米 光谱分辨率10纳米 结合匹配滤波算法和积分质量增强法 [3] - 识别并量化全球102个垃圾填埋场的甲烷羽流 检出367个有效羽流 实现对排放的精准监测 [3] - 卫星遥感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以更高时空分辨率统一量化排放 传统方法无法实现 [3] 研究范围 - 系统评估全球两类垃圾填埋场:露天垃圾场和卫生垃圾场 [3] - 将卫星反演结果与经实地验证的机载测量数据集交叉验证 结果具备较高一致性 [3] - 首次从全球尺度系统评估不同填埋管理方式下的甲烷排放差异 [4] 排放数据 -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 约占全球人为甲烷排放量的18% [3] - 露天垃圾场甲烷排放平均强度是卫生垃圾场的4.8倍 [3] - 为修正当前排放数据库的偏差提供科学依据 [4] 应用价值 - 提高垃圾填埋场监测精度与广度 为全球甲烷排放监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3] - 为全球减排政策制定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3]
【中国新闻网】利用卫星遥感“火眼金睛” 中国团队精准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09:41
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突破 -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约占全球人为甲烷排放量的18% [4] -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开发出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利用30米空间分辨率和10纳米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技术 [5] - 新方法识别并量化了全球102个垃圾填埋场的367个有效甲烷羽流及其排放速率 [5] 传统监测方法的局限性 - 传统甲烷排放监测依赖地面测量和模型估算,存在覆盖范围有限、精度不足、成本高昂等问题 [5] - 当前广泛使用的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低估了高排放露天垃圾场的排放量,平均低估约5倍 [6] 不同类型垃圾填埋场的排放差异 - 露天垃圾场的甲烷排放平均强度是卫生垃圾场的4.8倍 [6] - 研究首次从全球尺度系统评估了不同填埋管理方式下的甲烷排放差异 [6] 技术应用前景 - 新方法有望构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甲烷排放数据库,显著提升垃圾填埋场气体排放模型的准确性 [7] - 技术将推动垃圾填埋场监测模式从孤立、零散的测量方式升级为大规模、连续性监测体系 [7] - 研究成果展现出高技术、跨学科融合的创新价值,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7]
我国科研团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精确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快讯· 2025-07-29 12:23
研究进展 - 程天海研究员团队在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1] -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 [1] - 基于该方法对全球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统评估 [1] 研究成果 - 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25年7月2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 [1]
卫星遥感技术可精确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快讯· 2025-07-29 11:17
科研进展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科研团队在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监测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1] - 团队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开发了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 [1] - 基于新方法对全球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统评估 [1] 学术发表 - 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发表 [1]
中国人寿财险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完成西藏吉隆山洪灾害首笔理赔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4:02
灾害事件概述 - 7月8日5时中国和尼泊尔边境吉隆口岸一带发生山洪灾害,导致多人失联、中尼热索桥垮塌中断,并冲毁某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部分路段和设施 [1] 保险理赔响应 - 中国人寿财险西藏分公司作为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承保方,立即启动重大灾害应急预案 [1] - 创新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查勘模式,通过多光谱卫星影像对比自动识别路基坍塌、土方流失等受损区域,生成三维损失模型 [1] - 结合卫星遥感技术与地面团队实地核查,24小时内与被保险人达成理赔合意并预付赔款150万元 [1][2] 科技应用亮点 - 突破传统高原人工查勘效率低、风险高的限制,在遵循国家地理信息管理规范前提下实现精准定损 [1] - 针对车辆无法抵达的复杂地形区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锁定受损范围后配合人工细节核对 [1] 行业服务创新 - 推出6项应急举措:全天候报案受理、简化单证快速支付、小额人伤快处快赔、住院费用提前审核、服务网络覆盖、重大案件主动送赔款上门 [2] - 该笔150万元预付赔款为西藏保险业在本次灾害中首笔工程险预付赔款 [2] 后续处理计划 - 公司将根据现场情况持续推进理赔,在政府部门统一指挥下做好灾后救援和服务工作 [2]
科研人员构建水色异常遥感识别模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7 10:43
研究背景与问题 -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及广域覆盖能力,成为入海排口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 [1] - 杭州湾南部沿岸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卫星影像间歇性捕捉到红棕色水体异常,但在线监测数据符合排放标准,实地采集水体呈浅黄色,形成管理困惑 [1] - 杭州湾为高浑浊、光学特性复杂的强潮河口,水体性质复杂,需厘清排放所致水色异常原因 [1] 研究方法与发现 - 研究人员综合现场实地调查、卫星遥感数据,阐明排水与受纳水体混合过程中的水色转变光学机制,并在多个排口验证 [1] - 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特征:高浓度可溶性有机物(强烈吸收蓝光波段)和低浓度悬浮颗粒物(整体反射率低) [1] - 红棕色现象形成条件:可溶性有机物短波段吸收占主导时,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加增强红光波段散射,低潮位、平潮期、水动力混合弱、背景悬浮物浓度低时更明显 [1] 应用价值 - 研究为遥感观测的水色异常现象提供科学解释,奠定基于光学机理的遥感监测算法开发基础 [2] - 支持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在沿岸排口监视监测、水色异常早期预警等领域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