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网络

搜索文档
小摩回顾IonQ(IONQ.US)分析师日:展示量子计算领域领导力 技术突破与全球战略齐头并进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5:52
通过战略收购和合作推进量子网络发展,同时应对量子安全通信扩展中的技术挑战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大通近日发布研报回顾了量子科技公司IonQ(IONQ.US)于9月12日举办的分析 师日,称管理层展示了该公司在量子计算领域日益增长的领导地位,并提出了一项扩大技术和全球影响 力的明确战略。 小摩指出,计算能力及相关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是该行所覆盖的硬件和网络公司的重要增长驱动力, 但同时也意味着约束,这些约束很可能会推动数据中心逐步采用混合架构,在其中,量子处理单元 (QPU)、图形处理单元(GPU)和中央处理单元(CPU)将各自承担专门的应用场景。小摩认为,IonQ的分析 师日活动反映出这一更广泛的行业转变。该公司的团队专注于改进错误率和增加量子比特数量,从而使 性能相较于其他量子路径实现高达20倍的提升。管理层认为,这凸显了IonQ差异化的架构和长期潜 力。 为了构建端到端的量子计算和网络解决方案,IonQ已进行一系列战略收购,包括ID Quantique、 Lightsynq、Capella和Oxford Ionics,从而强化了在量子基础设施和网络方面的能力,同时通过与日本 AIST和G-QuAT、韩国 ...
我科学家实现超快高保真度中性原子态探测
科技日报· 2025-07-03 08:52
量子计算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团队在中性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的普塞尔区域耦合,实现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其速度和保真度均创造公开报道最高纪录 [1] - 中性原子因出色的可扩展性、成熟的门操作和光学波段接口,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平台 [1] - 态读出和态制备消耗了中性原子量子计算与量子网络协议的大多数时间,提升读出速度与保真度对降低时间和物理资源消耗至关重要 [1] 技术细节 - 研究组利用工作在普塞尔区域的光纤微腔—中性原子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协同因子达到4.7,原子的自发辐射速率提升了约10倍 [1] - 该系统展现出作为高性能中性原子—光子量子接口和量子网络节点的潜能 [1] - 研究组将腔内读出光子的探测计数率提升至18M/s,在200纳秒的时间窗口内实现了保真度达99.1%的原子态读出,并在9微秒的时间窗口内把保真度提升到了99.985% [2] - 在态读出过程中丢失原子的概率始终低于3‰,展现了无损探测的特性 [2] 应用前景 - 该超快高保真读出技术首次使原子态读出速度超越光泵浦态制备速度 [2] - 通过采用实时决定的方法,研究组将原子态制备时间较传统光泵浦方法缩短4倍 [2] - 该成果为理解多技术协同机制、优化量子协议性能等提供了新思路 [2] - 该技术对于减少量子计算中的时间和物理资源消耗,以及实现长程可扩展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2]
思科发布一款量子芯片
半导体芯闻· 2025-05-08 18:35
思科量子网络纠缠芯片 - 核心观点:思科发布量子网络纠缠芯片 旨在构建连接量子处理器的基础设施 推动分布式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应用发展 [2][4] 技术特性 - 兼容现有基础设施:以标准电信波长运行 可直接利用现有光纤网络 [4] - 部署便捷性:室温下运行的微型光子集成芯片(PIC) 适合当前可扩展系统部署 [4] - 超低功耗:芯片运行功耗低于1mW [4] - 高性能表现:单输出通道可产生100万个高保真纠缠对 全芯片每秒纠缠对生成速率达2亿个 [4] 战略意义 - 量子领域布局: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联合开发 通过圣莫尼卡量子实验室设施推进研发 [2] - 双重应用场景: - 量子世界:支撑分布式量子计算/量子传感/优化算法 潜在影响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物流优化 [4] - 经典世界:已实现防窃听通信/超精确时间同步/安全位置验证等现实应用 [4] 行业动态 - 半导体投资:10万亿规模资金投向半导体领域 [5] - 市场波动:头部芯片公司出现显著市值下跌 [5] - 技术突破:HBM存储器被评价为"技术奇迹" [5] - 架构竞争:RISC-V架构被预测将在处理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6] - 市场格局:全球市值TOP10芯片公司名单更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