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体系
搜索文档
重庆:千亿金融“活水”集聚五大重点领域
搜狐财经· 2025-10-14 11:12
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 - 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安排1000亿元低成本资金,创设五个百亿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聚焦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提振消费、稳定外贸及民营小微五大领域[1] - 政策实施以来,落地支持计划专用额度995亿元,支持经营主体11万余户,其中科创和民营领域超200亿元,绿色领域超100亿元[1] - 单列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850亿元,并争取总行专项再贷款资金,共同形成1000亿元规模低成本资金[2] 信贷投放成效 - 截至8月末,重庆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9%,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1%,养老产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0%[2]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通道领域融资余额同比增长20%[2] 政策宣贯与融资对接 - 依托"首贷续贷中心+金融服务港湾+普惠金融到村基地+长江渝融通"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矩阵,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介,扫除政策触达盲区[3] - 通过"长江渝融通"大数据平台向银行累计推送重点领域企业8.1万余户,推动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优化线上信贷流程[4] - 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对成效较好的金融机构提供质押比例优惠、绿色通道等激励手段,推动金融产品创新[6] 企业融资案例 - 某艺术教育培训公司通过"渝消融"政策获得重庆银行270万元贷款,暑期为1385人次提供培训服务,创收585万元,同比增长9.3%[3] - 重庆友强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渝科融"政策支持下,以2.8%优惠利率获得250万元贷款,审批时间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4] - 重庆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渝通融"政策办理3000万元票据贴现,贴现利率较常规低23个基点,节省融资成本近7万元[6] - 南川区华鑫水利发电有限公司通过"渝绿融"政策获得400万元"取水贷",以取水权质押破解融资担保难题[6] 未来计划 - 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将继续深入推动"五个百亿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计划,聚政策合力定向支持五大领域[7]
海南:大力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12
金融改革与金融服务体系 - 加快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1] - 推动EF账户试点扩容,提升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 [1] - 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 [1] - 加快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监测平台(二期)建设 [1] - 精准释放飞机船舶租赁SPV实质性运营认定政策红利,吸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来琼展业 [1] - 到2027年,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资产管理金额接近6000亿元 [1] 境外消费回流与产业发展 - 打赢免税购物主动仗,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1] - 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持续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 [1] - 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争取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 [1] - 到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1] 产业体系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深入推进,旅游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2] - 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加速融合,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优化升级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形成"接二连三"协同发展格局,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保障措施与项目支撑 - 加大现代化产业体系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撬动作用 [2] -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库,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2]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 - 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2]
海南: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中国证券报· 2025-08-05 05:06
金融改革与金融服务体系 - 推动EF账户试点扩容,提升海南自贸港资金跨境流动便利水平 [1] - 积极争取落地跨境资管政策试点,支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集聚发展 [1] - 加快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监测平台(二期)建设 [1] - 精准释放飞机船舶租赁SPV实质性运营认定政策红利,吸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公司来琼展业 [1] - 到2027年,三亚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资产管理金额接近6000亿元 [1] - 鼓励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产业保险 [1][2] 境外消费回流 - 推动优化离岛免税政策,拓宽"即购即提"商品清单目录 [1] - 加快推进境外医疗消费回流,持续推动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 [1] - 每年力争2-4个真实世界研究试点产品获批国内上市 [1] - 争取每年引进国际创新药械不少于40种 [1] - 到2027年医疗旅游人数突破150万人次 [1] 产业体系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2]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30% [2] - 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2] - 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2] 保障措施 - 加大现代化产业体系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撬动作用 [2] - 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库,积极谋划和培育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2] -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 - 建立项目定期调度、会商推进和跟踪服务机制,确保重点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2]
传承“忧乐精神”,扎根河南续写文化情缘——访江苏省政协委员、香港万豪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梅艳
搜狐财经· 2025-06-14 21:34
河南制造业与香港合作前景 - 河南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在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与香港合作前景广阔 [1]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专业服务中心,在科研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体系及对接国际市场规则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1] - 河南制造业"硬实力"日益增强,高端装备、新能源、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1] - 依托"四条丝绸之路"和立体化多式联运体系,河南正加快构建联通全球的物流网络 [1] - 香港在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领域优势显著,可为河南企业"走出去"提供从融资到合规的全链条支持 [1] - 香港可助力更多豫企赴港上市、拓展海外市场 [1] 文化旅游与青年交流 -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两地青年交流提供天然载体 [3] - 未来将通过政策推动、平台搭建等方式,带领香港青年走进河南的工厂车间与烟火街巷 [3] - 此举旨在让香港青年切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底色,增强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