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频频登上气候治理国际舞台,保亭做对了什么?
海南日报· 2025-11-22 09:34
魏燕 保亭又一次登上国际舞台。 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生态环境部邀请,当地时间17日上午,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 治县作为县域基层政府代表,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 角"活动并作经验交流。 保亭是此次大会的县域基层政府代表,登上COP30,意味着什么?海南中部这个县又何以登上这个 国际性交流平台并作经验交流? (一) 先来看一下,何为COP30?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每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 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是全球气候变化领域至关重要的多边决策平台,汇聚了各国政要、企业领袖、 气候科学家等多元群体。 COP30,正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这是《巴黎协定》签署十周年后 的首次气候治理多边盛会,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办。 保亭亮相COP30"中国角"并发言,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其在生态治理、绿色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更 代表中国基层地方政府向世界介绍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与实践。 保亭登上COP30,释放出多重价值。 对保亭而言,这一国际性亮相 ...
30天 海南冲刺ing!
海南日报· 2025-11-18 16:48
核心观点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标志着其建设进入新阶段 [1] 产业发展 -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近70% [4][15] -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1.3%和32.3% [9]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60.7% [4][17] 科技创新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速连续3年位列全国第一 [11] - 国家级科创平台基地数量实现翻番 [11]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接近翻番 [11] 对外开放 - 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 [9] - 86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 [9] - 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13] 基础设施 - 美兰机场二期 凤凰机场三期 博鳌机场等建成投用 [18] - 海南首条国际海底光缆及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生效 [18] 协调发展 - “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5][20] - 建成1800多个美丽乡村和300个和美乡村 [5][20] -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 [5][20] 生态环境 - 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一流 [4][17] - 清洁能源发电量和装机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 [4][17] 民生福祉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等多项教育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6][22] - 4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 [6][22] - 人均预期寿命达80.5岁 [6][22] 制度创新 - 累计培育形成21批共173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13]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极简审批条例 [13]
我省各部门各市县各单位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海南日报· 2025-11-10 10:15
文章核心观点 - 各部门各市县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致表示要平稳有序推进全岛封关运作,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 [2] 省发展改革委工作重点 - 统筹推进“十四五”收官和高标准编制“十五五”规划,持续深化改革和开放 [3] - 推动出台新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化公共工程“机器管”改革 [3] - 聚焦“五向图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电力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3] 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工作重点 - 推动旅游体育事业改革开放,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联动合作,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 [4] - 深化文化、旅游、体育和康养融合发展,构建高质量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 [4] 省审计厅工作重点 - 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财政审计“全链条”监督,关注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和资金绩效 [5] - 围绕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和封关运作谋划跟踪审计,加大对招投标和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 [5] 省林业局工作重点 - 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77个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编制与审批 [5][6] - 压实林长主体责任,完善森林和红树林湿地网格化管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 [6] - 大力发展沉香、椰子、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木材加工、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 [6] 儋州市工作重点 - 开展自贸港政策先行先试,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7] -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7] 万宁市工作重点 - 聚焦“冲浪”“咖啡”“华侨”三张名片和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8] -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风险识别与防控,突出反走私等领域整治 [8] 五指山市工作重点 - 用足用好自贸港政策发展特色加工贸易产业,探索构建更开放的引才机制 [9] - 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9] 澄迈县工作重点 - 坚持远近结合谋划“十五五”经济工作,培育具有澄迈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0] - 推进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守护生态环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 [10] 屯昌县工作重点 - 加快推动“零关税”、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核心政策落地见效,发展外向型经济 [11] - 推进“一园三区两中心”建设,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1]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工作重点 - 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推动热带农业升级、园区产业链完善、文旅康养融合 [12] - 加强生态保护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六水共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12] 白沙黎族自治县工作重点 - 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做实做强实体经济优化经济结构 [13] 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工作重点 - 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探索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新农场建设 [14] - 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效能 [14] 省交通投资集团工作重点 - 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深耕交通主责主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5]
人民日报: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
人民日报· 2025-10-20 10:04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红利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预计在两个月左右后实施 目前封关配套政策和试运行工作正加快进行[1] - 封关运作将带来海关监管和税收征管等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创造机遇[1] - "零关税"商品范围已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1] 企业及产业具体机遇 - 开展境外认证改革试点 出海企业可在海南完成国外市场认证流程 无须辗转多国[1]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大到全岛适用 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可节省资金[1] - "双15%"税收优惠将吸引高新技术 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人才落地海南[1] - 政策旨在培育壮大种业 深海 航天三大未来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高质量产业[2] -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将向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方向升级提质[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深化极简审批改革 打造"审管法信"一体联动监管服务机制 做到"无事不扰 有事管好"[3] - 推进"机器管招投标"和"机器管政府采购"等改革 大幅减少人为干预 形成"制度刚性+技术赋能"双驱动[3] -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营造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3]
澄迈农文旅推介会“吸金”205亿元
海南日报· 2025-10-19 09:11
签约活动总体情况 - 2025中国·澄迈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农文旅推介会签约金额达205.18亿元,签约金额与项目质量均创历史新高[3] - 签约项目共计77个,涵盖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1][3] - 签约企业包括海南省运通马术俱乐部有限公司、海南正大畜牧有限公司、海南多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3] 重点签约项目详情 - 正大集团澄迈3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计划建设年出栏3万头生猪养殖场、20万吨专业化饲料厂、年屠宰50万头生猪的屠宰场[3] - 正大(海南)农牧有限公司项目采用生物安全防护与膜技术污水处理,实现污水处理后全量还田,每年减少化肥使用1400吨,帮助农户节约成本42万元[4] - 星梦盒(海南经济特区)投资有限公司为中港合资企业,核心聚焦农业数字科技、红色文旅、农业项目孵化三方面业务[4] - 海南多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长期合作伙伴,其业务涵盖畜牧养殖、高效农业开发与乡村振兴产业,积极引入智能科技与新材料研发,拓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5][6] 地区产业发展背景 - 澄迈县秉持"以农促旅、以旅富农、农旅结合"的发展理念,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农文旅融合以及农业"出海"[6] - 澄迈县先后被授予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福橙之乡、中国沉香之乡等诸多国家级荣誉称号[6]
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
人民日报· 2025-10-16 11:31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红利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预计在约两个月后实施,配套政策与试运行工作正加快推进 [1] - 封关运作将带来海关监管、税收征管等体系的系统性变革,为经营主体和民众创造实际机遇 [1] - "零关税"商品范围已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1] 企业及产业政策机遇 - 开展境外认证改革试点,出海企业可在海南完成国外市场认证流程,无需辗转多国 [1]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大到全岛适用,高度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可节省资金 [1] - "双15%"税收优惠将吸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人才落地海南 [1] - 行业将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2] - 行业将升级提质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优势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深化极简审批改革,打造"审管法信"一体联动监管服务机制,做到"无事不扰、有事管好" [3] - 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机器管政府采购"等改革,减少人为干预,形成"制度刚性+技术赋能"双驱动 [3] - 以全岛封关为契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3] 消费市场与民生发展 - 国庆中秋假期海南通过"免税+"新玩法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满足家庭出游、休闲度假等多元需求 [1] - 实施更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等将重塑海南发展禀赋,长远改善居民就业和生活条件 [2] - 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高质量发展优势,以提升民众获得感 [2]
擦亮自贸港建设的惠民底色(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07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红利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预计在两个月左右后实施,配套政策和试运行工作正加快进行 [1] - 封关运作将带来海关监管、税收征管等体系的系统性变革,并扩大"零关税"商品范围至约6600个税目 [1] - 封关红利包括境外认证改革试点,使出海企业在海南即可完成国外市场认证流程 [1] 产业发展与就业机遇 - 海南将培育壮大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2] - 产业升级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2] - 产业焕新和发展将惠及本地居民和外来人才,改善就业状况和生活条件 [2] 税收优惠与企业成本优势 - "双15%"税收优惠将吸引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和高端人才落地海南 [1]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大到全岛适用,帮助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节省资金 [1] 营商环境优化与监管创新 - 海南深化极简审批改革,打造"审管法信"一体联动监管服务机制,旨在实现"无事不扰、有事管好" [3] - 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机器管政府采购"等改革,通过"制度刚性+技术赋能"减少人为干预 [3] -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激发内生动力 [3]
海南一体化打造“三亚经济圈” 五市县“抱团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0: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 海南一体化打造三亚经济圈,推动三亚市、五指山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两市三县”抱团发展 [1] - 三亚经济圈正式设立于2023年9月,旨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 [1] - 该区域在交通、农业、旅游、生产要素、生态保护、民生事业、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推进“七个一体化”建设 [1] 产业发展与协同 - 针对热带农产品“品牌小而散、质优价不优”的痛点,通过品牌共建、渠道共享推动农业从单打独斗向区域协同转型 [2] - 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上,通过跨市县旅游机制融合、特色产品开发实现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的持续增长 [2] - 保亭县利用康养资源与三亚高端旅游、医疗资源对接,形成“旅游+康养+度假”一体化产品 [2] 市县功能定位与互补 - 五指山市依托热带雨林生态优势,推动热带雨林飞禽动物园、生态型城镇化试点等项目 [2] - 陵水县将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中央商务区进行功能互补,推进科创人才培育 [2] - 乐东县深化医疗资源共享协作,加快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一卡通”广泛应用 [3] 未来发展路径 - 随着海南自贸港即将迎来封关运作,三亚经济圈将加快从整合协作向深度融合升级 [3] - 持续推动“国际旅游胜地+自贸港科创高地”双引擎协同发展 [3]
8小时速抵59个国家和地区,这座海岛何以“圈粉”全球?
金融时报· 2025-09-23 17:23
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区位优势 - 4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47%的人口 [1] - 8小时飞行时间可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67%的人口和全球41%的GDP [1] - 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阶段,全岛封关运作在即 [1] 极具活力的消费增长极 - 形成成熟的免税商业格局,拥有7家离岛免税经营主体和12家门店,经营面积超50万平方米 [2] - 自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海关监管免税购物金额超2000亿元,购物人数3000万人次,购物件数2.47亿件 [2] - 离岛免税累计购物金额突破2500亿元,免税市场规模占全国68%以上 [3] - 2025年1-8月全省社零总额1762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较全国平均高5个百分点 [3]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多元举措 -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完成500多种国际创新药械'中国首用',惠及患者超16万人次 [3] - 医疗旅游人数和特许药械使用人次分别增长39.4%和113.9% [3] - 海南洛桑旅游大学开学,海南比勒菲尔德应用科技大学正式招生,为首个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 [3] - 第5届消博会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3] 自由便捷的开放高地与政策体系 - 全岛封关运作核心政策及配套制度已印发实施,包括进口征税商品目录、海关监管办法等 [4] - 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全部建成,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设施基本完备 [4] - 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4] -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商品税目将扩大至约6600个,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 [5] 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5年来,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 [6]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6]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 [6] -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经济外向度提高到35% [6]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成果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7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连续四个月增速全国第一 [8]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达68.6% [8] - 自贸港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面积贡献30%投资、50%税收、70%进出口和90%利用外资 [8] 特色优势产业布局与发展 - '南繁硅谷'加快建设,南繁种业及其关联企业达2800余家,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8]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成为我国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8] - 建成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常态化、高密度、多型号发射能力 [7][8]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超8%
中国青年报· 2025-09-23 08:49
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进展 - 自贸港建设5年来开放力度持续加大 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比重超过8% [1] - 过去5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 年均增长14.6% 累计176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 [1] - 可免签入境海南国家扩大至85个 同境外39个自贸区(港)建立伙伴关系 [1] 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省GDP比重达68.6% [1] - 自贸港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面积贡献30%投资 50%税收 70%进出口和90%利用外资 [1] 近期经济表现 - 今年1-8月海南全省社零总额1762亿元 增长9.6% 较全国平均高5个百分点 [1] - 离岛免税累计购物金额突破2500亿元 免税市场规模占全国68%以上 [1] 未来发展展望 - 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目前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新阶段 [2]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创新活力加速奔涌 将全力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