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层次资本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大消息,重大改革将启动!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21:49
【 导读 】 创业板改革启幕,精准服务"十五五"科技创新战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 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 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创业板改革受到市场各方关注。业内人士表示,深化创业板改革将从制度层面夯实科技创新 发展的金融基础,推进"十五五"规划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同 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将促进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加速集聚。 夯实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基础 筑牢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深化创业板改革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为经济高 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嘉实成长共赢基金经理李涛表示,此次深化创业板改革是适应全球形势与科技创新发展、完 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对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科 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市场需要更多耐心资本,也需要更灵活、 更包容的融资环境,以支持创新资本形成和创新动能培育。 华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指出,"十五五"规划提出要" ...
政策联动市场,北交所改革迈向纵深 专家解读未来走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0:23
北交所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在10月30日盘中一度上涨超过2%,前一日(10月29日)该指数大幅上涨8.41%,为年内第三大单日涨幅,当日成交额接近350亿元 [1] - 截至10月30日收盘,北证50指数年内累计涨幅接近50% [2] 政策支持与改革方向 - 中国证监会主席表示将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并继续将北京作为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1] - 北交所董事长提出将优化产品制度供给,持续推进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并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以提升投资便捷性 [3] - 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9条措施,旨在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聚集 [7] - 北京市还发布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以期为北交所带来稳定增量资金 [8] 北交所市场定位与制度成果 - 北交所的核心定位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现有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0%,民营企业占比接近9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一半 [5] - 市场合格投资者总数已接近950万户,超过90%的上市公司进行分红,公募基金、创投、QFII等机构积极参与 [5] - 北交所探索了从区域资本市场到新三板再到北交所的转板通道,并探索了针对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审核与监管规律 [5] 未来发展重点与预期 - 面向“十五五”规划,北交所将重点完善市场功能,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6] - 后续改革值得期待的方面包括优化上市标准体系,特别是务实运用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以支持有前途的科创企业,以及打通三、四板对接机制,深化多层次市场协同 [8] - 专家认为北交所的发展是中国科创实力提升、宏观政策支持、交易所制度迭代、市场协同及中长期资金共同作用的结果 [6]
多层次资本市场精准赋能 力促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营报· 2025-10-30 20:33
中经实习记者 孙小琴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在全球格局和科技创新趋势深刻变化的今天,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功能发挥面临新的要求与期待。不失时 机深化改革,增强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提升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在不确定环境中赢得主 动的关键。 10月28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以"创新 合作 开放——全球经济重构中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为主 题,成功举行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精准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圆桌对话。财通证券、东吴证券、开 源证券、景顺长城基金、中科星图等多家公司的重磅嘉宾齐聚,深入探讨多层次资本市场如何通过创新 驱动和国际合作,以开放共赢形式重塑全球经济增长动能。 券商: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创新 如何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创建背景下,创新服务模式、精准赋能中小企业?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进程中实践路径是怎么样的? 财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章启诚表示,财通证券作为浙江省属国有券商,坚持创新驱动首位战略,积 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3"模式创新体系。 "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逻辑,通过全面启动重大改革,真正构建起以 客户为核心的服务体系。"章启诚进一步介绍, ...
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新三板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2:01
◎记者 张雪 中国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10月29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创新,合作,开放—— 全球经济重构中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论坛上表示,新形势下,为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 创新的重要功能,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新三板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证监会将着力做好四方面 工作: 一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综合优势,坚持定位差异化和功能协同化。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和新三板需要持续深入研究此类企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和资 本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的适配性。一方面,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 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既有力支持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又有效服务传统产业转 型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优化准入制度、完善分层安排、激发市场活力,突出 培育、规范、服务功能,提升挂牌公司质量。要继续深化多层次市场间的协同,促进新三板与区域性股 权市场的互联互通。 二是重视市场动态平衡,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耐心资本的长期支持更为关键。在市场建设方面,要坚持北交所发行上市的 常态化,完善全链条发行监管安排,压实各环 ...
券商转型 资本升级 企业求变 北交所构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01:53
东吴证券董事长范力表示,北交所四年来已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与"塔基",而券商须 以"根据地战略、特色化经营、市场化考核"三大法宝精准发力。他分享了苏轴股份、零碳新材等案 例:"北交所的包容性制度让老牌国企焕发新春,零碳新材从申报到上市仅用半年,市占率、利润、股 价实现三个翻番。" 在这一转型中,中小券商如何突围?开源证券董事长李刚说:"我们的答案是差异化与特色化。"他表 示,开源证券聚焦中小企业,以"种树理论"布局长期成长,将薪酬激励与管理框架适配北交所企业非线 性增长特点,推动投行从"可通过性"向"可投性"转变,研究从"卖方逻辑"向"买方视角"升级。 "耐心资本"与价值发现 ◎记者 张雪 在10月29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创新,合作,开放——全球经济重构中的科技创新与金融服 务"论坛上,一场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精准赋能中小企业"的圆桌对话凝聚共识:金融机构正从"传统服 务者"转型为"全周期陪跑者",北交所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主阵地,而"耐心资本"与深度服务 则是激发科创活力的关键。 从"单点服务"到"生态共建" "一次握手,一生陪伴",财通证券董事长章启诚以一句凝练的表达概括了券商 ...
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新质生产力蹄疾步稳
证券日报· 2025-10-30 01:20
今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持续优化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 以及私募创投等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共同服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其中,科创板层面,监管部门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扩大第五套标准适 用范围等,显著提升对硬科技企业的精准服务能力;创业板层面,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并将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 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北交所、新三板层面,北 交所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定位,持续优化机制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监管部门还将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 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通过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改革举措,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结构性和功能日益完善,各板块协同服务科技创新的路径更加清 晰,系统性地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邢萌 10月28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3家新注册企业上市,标志着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迈 ...
证监会改革燃爆!创业板新兴、未来产业来袭,“量身定制”上市标准
华夏时报· 2025-10-29 16:29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方向 - 证监会将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2] - 改革将紧扣“十五五”规划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 [5] - 通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等举措,持续完善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 [4] 创业板改革具体举措 - 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 [2][5] - 改革旨在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2][5] - 改革或将使创业板定位为支持“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的关键阵地,与科创板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协同的格局 [5][6] 服务新质生产力与新兴产业 - 政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资本活水将更精准地引向科技创新最前沿 [3][7]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包括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2]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7] - 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7] - 政策举措延续了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错位发展、功能互补、互联互通的改革主线 [7] 市场影响与预期 - 短期看,政策合力将加速A股的长期估值修复进程 [5] - 中长期看,在全球资金再配置的大背景下,一个更具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的资本市场,将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5] - 国际资本在寻求稳健与均衡配置的过程中,对中国资产正进行持续的价值重估 [4]
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商庆军:进一步提升北交所、新三板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5:42
第二,重视市场动态平衡,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只有投资端和融资端各得其所,均 衡发展,资本市场才能行稳致远。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耐心资本的长期支持更为关键。为此,要 把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北交所发行上市的常态化,完善全链条发行监管安排,压 实各环节把关责任,研究优化新股发行制度,稳步扩大做市商队伍,为市场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投资便 利。同时积极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更多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参与市场建设,壮大专业投资者 群体。聚焦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的卡点和堵点,精准发力,畅通循环,吸引更多坚持长期 主义的耐心资本投向创新型中小企业。 第三,优化上市公司监管安排,以高质量监管促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健全的制度 和有效的监管是市场稳定运行、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北交所正处于打基础、立规矩、树风气的关键 阶段,要把强监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规范、创新、回报、追责四个关键点,着力提升上市公司 质量。抓规范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力度,督促上市公司提升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有效 性,奠定规范发展基础;助创新方面,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和 ...
证监会商庆军: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优化准入制度、完善分层安排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11:34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三板"苗圃"作用,优化准入制度、完善分层安排、激发市场活力,突出培育、规 范、服务功能,提升挂牌公司质量。与此同时,要继续深化多层次市场间的协同,加强制度型对接,进 一步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发展格局,促进新三板与区域 性股权市场的互联互通,为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无缝的"接力式"资本市场 服务。 (编辑:罗辑 审核:夏欣 校对:翟军)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和新三板需要持续深入研究此类企业的特点、发展规律和 资本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的适配性。 一方面,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既有力 支持前沿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又有效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补链稳链强链"。 中经实习记者 孙小琴 记者 郭靖婷 北京报道 10月29日,证监会公众公司监管司一级巡视员商庆军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深化改革创新 优化市场功能强化规范监管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商庆军明确表 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综合优势, ...
重庆:推动技术和资本融合发展,探索开展国有创投机构改革试点
搜狐财经· 2025-10-29 11:00
近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重庆市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7年,要素市场制度更加完善,交易平台能级显著提升,要素市场规模不断 壮大,努力打造成为"引领西部、服务全国、畅通内外"的要素综合枢纽。技术合同年度交易额达1300亿 元,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累计交易额达1500亿元,人力资源市场年度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达900万人 次,数据产权登记证书累计发放5000张以上,引育数据企业1000家以上,直接融资、绿色转型贷款余额 分别突破1万亿元、1.25万亿元,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年度交易额达1500亿元,年度市场化交易电 量突破500亿千瓦时,碳排放权累计成交额达13.6亿元。 《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技术和资本融合发展。开展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落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AIC)股权投资基金,实施科技金融"长江领航计划",建立种子基金快决、快投容错机制,深化知识 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推进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完善金融支持科技企业"选、育、投、服"体系。探索 开展国有创投机构改革试点,完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支持开展不穿透到单个项目的综合考核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