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银期保”协作 筑牢大宗作物供给保障网
金融时报· 2025-10-22 14:15
项目核心模式 - 项目为“银期保”种收专项,融合“保险+期货+银行”三方优势,构建覆盖全链条的风险保障体系 [1] - 采用“收入险+期货”组合保障模式,精准应对农业生产的产量与价格双重风险 [1] - 通过“保险撬动信贷、期货对冲风险、银行赋能资金、订单锁定收益”形成闭环设计,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周期护航 [1] 项目实施与进展 - 项目于黑龙江省黑河嫩江市正式落地,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太保产险、中信期货、中信银行及工商银行等多方协同推动 [1] - 科洛种植合作社采取“以销定产”方式,在年初与收购企业锁定种植标准和规模 [2] - 太保产险完成实地调研、验标、跟踪作物长势,并与中信期货联合对接象屿集团等企业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2] - 中信期货在二次点价环节为农户提供专业价格指导和择机建议 [2] - 合作银行发放600万元低息信贷资金 [2] 项目成效与影响 - 项目已累计提供9207万元风险保障 [2] - 推动合作社种植规模由6万亩扩大至15万亩 [2] - 有效破解农户“融资难、卖粮难、风险大”的痛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规模生产意愿持续提升 [3] - 该项目是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旨在为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持久动力 [1][3]
“保险+期货”:服务“三农”谱新篇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9 23:13
■本报记者 田耿文 自2015年试点启动以来,"保险+期货"这一金融创新模式作为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桥梁,不 仅有效破解了"粮贱伤农"的传统难题,更成为广大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新型"保护伞"。 在各方持续推动下,"保险+期货"试点范围稳步扩大,试点模式逐步优化,实现了从"保价格"到"保收 入"、从单一服务种植业到覆盖养殖业、从"保险+期货"到"保险+期货+银行"等多方协同的迭代升级,在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保险+期货"一方面拓宽了农险业务维度,突破了地域限制,推动传统成本 保险向价格保险升级。另一方面,期货公司通过保险渠道既能发挥期货套保功能,又能间接为期货市场 注入更强大的流动性。 "其核心在于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转移功能与期货的风险对冲功能,为农户构建起抵御农产品价格波动 风险的屏障。"中原期货高级分析师李娜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构建农民收益保障网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期货市场凭借其独特的风险管理功 能,帮助农户有效应对价格风险,保障其种植收益。随着"保险+期货"模式不断完善和 ...
全国首创!福建省启动金融赋能 地理标志产品专项行动
中金在线· 2025-09-19 16:56
地理标志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桥梁,金融则是激活产业活力的"源头活水"。如何通过 地理标志产品撬动"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通过金融活水润泽产品生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区域发 展是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9月19日,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主办,奇富科技承办,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 权局)、福建省商标协会、福建省资产评估协会协办的"金融赋能地理标志产品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这 是全国首个针对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链的金融科技赋能专项行动,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地理标志+乡村 振兴"的融合新模式,为破解乡村特色产业融资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建方案"。 让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更"闽"捷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高质量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支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政策措 施。本次行动以"金融活水润地标,科技赋能兴乡村"为主题,汇聚了政企多方力量。福建省、福州市市 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商标协会、资产评估协会、奇富科技及地理标志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 要时刻。 启动仪式上,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与奇富科技为首批地标企业授予"金融赋能地理标志产品专项行动重点 扶持企业"牌匾。企业代表 ...
便捷支付深度嵌入“辣椒之乡”
金融时报· 2025-07-16 09:54
支付基础设施赋能县域经济 - 云闪付App发放主题消费券拉动消费超9576万元,带动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50万元 [1] - 构建直达生产末梢的金融支持体系,265亿元意向融资协议精准对接辣椒、腊味等特色产业 [1] - 18名金融助理驻镇开展逾百场金融知识培训,59个助农取款服务点扎根南雄乡镇,银行网点基本完成适老化改造 [1] 移动支付普及与消费促进 - 2025年南雄县域移动支付乡镇商户纳入银联云闪付立减优惠体系,消费券拉动消费近8000万元 [2] - 南雄18个乡镇基本达到移动支付普及应用标准,完成1033家商户"一码通用"改造 [2] - 银行电商平台入驻30余款南雄农特产,形成"线下支付+线上引流"双循环销售模式 [2] 跨境支付与金融便民服务 - 跨境支付升级支持外籍客商使用新加坡银行卡购票,广交会展商通过云闪付即时支付订单 [2] - 银行网点配置爱心窗口、大字标识等适老化设施,提供上门及远程视频服务超千次 [2] - 累计投放2.68万个"零钱包"解决现金找零难题 [2]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成效 - 韶关105个乡镇基本达到移动支付普及应用标准,连续5年支付促消费活动撬动消费增长过亿元 [3] - 南雄农产品通过广交会推介点走向国际市场,辣酱畅销上海、香港等地 [2][3] - "支付+电商+消费"三角循环模式成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韶关样本" [3]
多方合力 夯实"保险+期货"业务根基
期货日报· 2025-05-10 00:04
"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 - 当前模式呈现五大特点:承保货值高、覆盖范围广、赔付效果好、政策支持强、创新模式多 [1] - 交易所与市场各主体形成合力,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 大商所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保障现货量1900万吨、种植面积3200万亩 [2] 交易所的核心举措 - 郑商所从四方面提升示范效果:省级推广与县域深耕结合、优化方案设计、收入险与价格险并行、探索"保险+期货+订单农业"模式 [1] - 大商所创新推出"银期保"大豆种收专项项目,解决春耕贷款难和秋收售粮难问题,形成全链条保障机制 [2] 期货经营机构的角色 - 需加强保险产品设计优化,形成多元化产品体系 [3] - 期货公司需提升交易对冲能力,完善价格风险管理服务 [3] - 当前麦盖提县已实现全县覆盖,但其他农业地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 模式创新与公益结合 - 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引入"保险+期货+N"公益模式,吸引学生群体参与推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