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协同

搜索文档
年内险资26次举牌
财联社· 2025-08-14 13:53
民生人寿增持浙商银行触发举牌 - 民生人寿8月11日增持100万股浙商银行H股股份 耗资276.79万港元 持股比例达5%触发举牌 [1][2] - 民生人寿通过民生通惠资产管理账户增持 未有其他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参与 [3] - 民生人寿表示增持是为应对会计准则切换带来的波动 有望获取长期投资收益并兼顾当期利润波动 [1] - 浙商银行回应称民生人寿及其大股东万向控股长期支持并看好该行发展 [1] 浙商银行股权结构及分红情况 - 民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 注册资本60亿元 万向控股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43.84%为第一大股东 [4] - 浙商银行前十大股东中 万向控股持股37.32% 浙灵科技持股17.59% 海鑫钢铁持股13.15% [5] - 浙商银行最近3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达132.54亿元 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均高于30% [5] - 民生人寿2012年入股浙商银行 2015年增资至8.03亿股 2023年二季度减持至7.69亿股 [6] 险资竞逐浙商银行情况 - 除民生人寿外 太平人寿、信泰人寿、百年人寿也参与竞逐浙商银行 [7] - 太平人寿2023年5月竞得浙商银行6.33%股权 信泰人寿2024年一季度新进前十大股东 [8] - 截至2024年底 信泰人寿持股13.7亿股占比4.99% 太平人寿持股9.22亿股占比3.36% 百年人寿持股3.5亿股占比1.27% [8] - 信泰人寿派驻监事 太平人寿委派董事 民生人寿2020年已派驻监事 [9] 险资举牌银行股整体情况 - 2025年以来险资26次举牌中11次涉及银行股 中资银行H股占比90% [12] - 邮储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均被二度举牌 招行H股被平安人寿三度举牌 [1][12] - 平安系增持港股建行、农行、工行、邮储和招行 弘康人寿增持郑州银行H股至8.04% [14] - 保险机构在A股银行的持有市值达2657.8亿元 多家险企新进银行前十大股东 [14][15] 险资增配银行股原因 - 低利率、资产荒和负债端结构变化倒逼险资向权益市场迁徙 [2][12] - 上市银行以稳健经营能力和突出股息回报成为险资配置重要方向 [2][12] - 新会计准则下 增配高股息资产可缓解权益资产价格波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8] - 通过举牌将持股比例提升至20%以上或获得董事会席位 可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 [9] - 银保协同效应显著 如太平人寿与浙商银行在银行服务、保险服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10]
险资南下掘金!年内扎堆举牌港股,战绩不凡获15%超额回报
华夏时报· 2025-07-07 21:29
险资举牌概况 - 2025年险资举牌次数达19次,接近2024年全年20次的总量,仅用半年时间几乎追平 [2] - 银行股与公用事业板块成为主战场,钢铁等周期行业龙头也进入视野 [2] - 险资大规模"南下"港股,年内14次举牌港股上市公司,占全部举牌次数的74% [2][8] - 99家保险公司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市场,总规模达7622亿元,平均收益率15% [2][8] 行业配置特点 银行板块 - 银行股占据险资举牌绝对核心,19次举牌中9次涉及银行板块,招商银行被三次举牌 [6] - 国有大行平均股息率超5%,远超保险产品2%~2.5%的保证利率 [6] - 银行股兼具股权投资和类债券资产双重优势,匹配险资负债特征与稳健偏好 [6] - 银保协同效应显著,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后明确表示促进银保业务协同发展 [6] 周期行业 - 钢铁行业龙头华菱钢铁被信泰人寿举牌,七个月内累计买入3.17亿股 [3][7] - 险资战术性参与周期行业,重点配置低估值、高分红、现金流强的龙头如华菱钢铁、兖矿能源 [3] - 中小险企因负债端结构中短期为主,可适度参与周期波段性机会 [3] 港股市场 - 港股成为险资重要战场,金融、能源板块股息率普遍高于A股,H股较A股存在显著折价 [8] - 港股通机制便利,结算机制成熟,吸引险资南下配置 [8] - 2025年一季度中国平安FVOCI权益类工具贡献综合收益率浮盈达205.29亿元,主要得益于港股红利板块涨幅 [8] 资金动因与政策环境 - 资产荒压力下,上市公司股权成为险资最优选择之一,银行股稳定高分红特性吸引力显著 [5] - 低利率环境加剧险资资产久期与收益匹配压力,举牌优质公司成为获取长期稳定回报的重要手段 [5] - 监管政策松绑,金融监管总局上调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5%,预计带来1.5万亿元增量资金 [5] - 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险资通过举牌将股票计入FVOCI可减少利润波动 [5] 典型案例 - 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1月启动吸筹,3月买入1.34亿股,4月加仓1.76亿股,7月增持69万股达成举牌线 [3] - 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累计增持4699.54万股,占总股本5.03%,系第二次被险资举牌 [4] - 平安人寿、新华保险等密集举牌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杭州银行等 [4][6]
举牌之后继续“买买买” 险资“扫货”银行股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38
险资增持银行股概况 - 中国平安近期买入6353.4万股农业银行H股,持有农业银行H股增至46.58亿股,占比升至15.15%[1] - 平安人寿今年已两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从2月17日持股5%(15.39亿股)增至5月12日10.38%(31.91亿股),6月6日进一步增至39.44亿股[2] - 平安人寿对招商银行H股也进行两次举牌,从1月10日持股5.01%(2.3亿股)增至3月13日10.06%(4.62亿股),6月4日进一步增至6.47亿股(14.08%)[2] - 平安人寿对邮储银行H股同样进行两次举牌[3] - 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获得杭州银行3.626亿股(5.09%),且5年内不得转让[3] 险资青睐银行股原因 - 银行股业绩稳定、股息率较高,符合险资长期配置需求[4] - 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受影响,保险公司需提升权益资产配置[4] - 银行板块静态股息率水平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三,相较无风险利率溢价持续高位[5] - 银保渠道协同作用对险企业务拓展具有战略意义[6] - 商业银行完善的股权监管制度使其成为险资加大权益投资的优先选择[6] 行业趋势与战略考量 - 保险公司普遍青睐银行股,今年举牌案例中银行股为主要标的[4] - 新华保险表示投资杭州银行可优化资产配置、促进银保协同、增强金融服务领域竞争力[4] - 监管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保险资金有望成为银行板块持续增量来源[6] - 充足的拨备水平和政策关注有望夯实银行板块盈利基础,资本充足背景下分红率有望稳定[5]
险资再举牌银行H股的原因,影响几何?|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2-28 18:40
险资举牌银行H股的核心逻辑 - 平安人寿通过平安资管投资农业银行H股达到5%举牌线 这是2025年以来第三次举牌大行H股 目前持有农行H股 邮储银行H股 招行H股均超5% 平安集团还增持工商银行H股1 33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8 08% [2] - 险资举牌本质是"资产荒"下追求稳健收益的选择 既响应政策号召 又通过银保协同提升竞争力 同时为银行板块注入流动性并强化价值投资逻辑 [1][8] 险资举牌银行H股的战略意义 - 优化资产配置:银行H股普遍具有低估值(PB低于1)和高股息率(5 5%-9 9%)特点 能缓解利率下行导致的利差损压力 [4] - 平滑财务报表波动:新会计准则下可将银行股计入FVOCI科目 避免股价波动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4] - 政策协同与业务深化:符合监管部门支持实体经济导向 银保渠道合作可加强客户资源共享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4] 平安人寿选择三家银行的决策依据 - 高股息与低估值优势:农行H股股息率超9% 邮储和招行H股较A股折价明显 招行兼具成长性与分红稳定性 [6] - 经营稳健性:三家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营收 净利润双增长 不良率可控 符合险资低风险长周期偏好 [6] - H股流动性优势:港股估值具性价比 叠加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 国际资本流动提供更高配置弹性 [6] 险资举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提振市场信心:2024年A股银行板块涨幅达46 67% H股银行有超60%涨幅案例 险资"压舱石"作用或进一步催化行情 [8] - 引导长期投资理念:险资偏好高股息低波动资产 推动市场从短期博弈转向价值投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