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优化生态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经济日报· 2025-06-13 06:06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展 - 一季度杭州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2 7% 宁波增长63 2% 苏州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65%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74 9% 芜湖增长114 2% 上海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3 2% [1] - 长三角地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占全国近1/2 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近1/3 "双一流"高校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占全国约1/4 [1] - 已启动实施三批共计72项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 组建两批24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落地"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等重大创新成果 [1] 政策支持体系 - 2020年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创新共同体 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科技创新共同体 [2] - 2022年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并陆续发布行动方案和实施办法 [2] - 上海市聚焦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江苏省推行"有组织科研+有组织转化" 浙江省实施"双倍增""全链条"措施 安徽省依托合肥科学中心推进两大工程 [3] 体制机制创新方向 - 将出台《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 探索跨省域财税分配与利益共享协商平台 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技术转让分成原则 [4] - 构建"企业出题—政府选题—市场答题"协同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4] - 推动创新要素"标准互认 资质互认 检测互认 信用互认 数据互通" 落实专业技术职称互认制度 [4] 重点产业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 完善"链主企业+产业基金+研发机构"创新资源融合机制 [4] - 强化上海张江 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作用 支撑G60科创走廊 沪宁合产业创新带 [5] - 支持南京 杭州—宁波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科技中介服务组织 [5]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下跌0.05%,前十大权重包含沪电股份等
金融界· 2025-06-06 21:10
指数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下跌0 05% 报1822 5点 成交额312 53亿元 [1] -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 20% 近三个月下跌5 33% 年至今下跌0 93% [1] 指数构成 - 中证苏银理财长三角创新指数选取100只长三角上市公司证券 聚焦研发投入强 盈利能力优 成长性高的科技企业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 0点 [1]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5 8% 澜起科技(6 44%) 海康威视(4 83%) 国电南瑞(4 75%) 中微公司(4 45%) 联影医疗(4 23%) 沪电股份(3 63%) 思源电气(3 47%) 恒生电子(3 12%) 新和成(2 58%) 天孚通信(2 3%) [1] - 交易所分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56 30%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43 70%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3 30% 工业占比28 45% 医药卫生占比16 07% 通信服务占比6 62% 可选消费占比4 08% 原材料占比1 48%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