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典型哑铃配置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上百只可转债成功摘牌
深圳商报· 2025-11-08 00:52
可转债市场发行与融资 - 年内36家公司完成可转债发行 合计募资规模578.28亿元 同比增长65.6% [1] - 四季度发行提速 10月至今已有11家公司推出可转债预案 全年共18家公司发行金额超10亿元 [1] - 5家转债募资额超30亿元 包括保利定转、亿纬转债、广核转债、华发定转、福能转债 [1] - 部分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并购重组 如信邦智能收购英迪芯微控股权 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100%股权 [1] 可转债二级市场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大涨18% 走势强劲 [1][3] - 今年上市可转债首日几乎全部上涨 其中6只新债上市首日收盘涨幅均超过57% [1] - 可转债市场一度出现2000元高价券 惠城转债7月11日创出2593.987元历史新高 [1][3] 可转债市场存量与摘牌情况 - 今年已有上百只可转债成功摘牌 存量市场规模明显缩减 [2] - 大秦转债(规模320亿元)和中信转债(规模400亿元)等大型转债相继摘牌 [2] - 多家银行可转债扎堆摘牌 包括南银转债(200亿元)、杭银转债(150亿元)、成银转债(80亿元)、浦发转债(500亿元) [2] 市场动态与机构观点 - 可转债强赎案例较多 受权益市场上行带动 正股价格上涨触发强赎机制 [2] - 发行人更有动力促成转股以减轻临近到期存量券的兑付压力 [2] - 机构展望四季度可转债市场可能进入宽波动区间 偏股品种有弹性优势 [3] - 建议采用非典型哑铃配置策略 聚焦科技成长板块 关注AI垂直应用等热门主题 并加入大消费、有色化工等顺周期品种 [3]
固定收益定期
国盛证券· 2025-10-09 20:04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科技成长和低位顺周期品种,建议沿用非典型哑铃配置策略,以应对权益市场波动 [1][3] - 在权益慢牛与转债供需矛盾深化背景下,转债回调幅度有限,表现略优于权益市场 [1][33] 市场回顾: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9月26日,9月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41%,跑赢权益市场1.18个百分点,而上证指数月度下跌0.77% [1][7] - 9月权益市场呈现结构分化,科技成长板块表现优异,转债受供需矛盾等因素影响,表现略优于权益 [1][7] - 汽车和电子行业转债领涨,主要受8月乘用车销量同环比双增、AI算力需求增长等因素驱动 [8] - 截至9月26日,全市场可转债算术平均价格为148.09元,环比下降0.20%,处于2023年以来97%分位的高位 [13] - 转债估值上行,全市场可转债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0.78%,余额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2.24%,均位于2023年以来的底部位置 [2][15] - 与8月底相比,9月转债的加权转股溢价率环比上升6.51个百分点 [2][15] - 中盘、低价转债表现更优,信息技术、材料、可选消费是月度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涨跌幅分别为2.48%、1.62%、0.00% [17][22] 市场回顾:持有人结构与一级市场 - 2025年8月上交所可转债市场规模为3918.32亿元,环比减少74.74亿元 [2][23] - 8月上交所前五大持有人为公募基金(1512.42亿元,占比39%)、企业年金(676.97亿元,17%)、保险机构(320.73亿元,8%)、一般机构(251.07亿元,6%)、证券公司自营(268.18亿元,7%) [2][23] - 8月公募基金在上交所增持92.63亿元,而企业年金、保险机构、一般机构和证券公司自营分别减持58亿元、32.32亿元、13.07亿元和21.02亿元 [2][23] - 深交所8月可转债市场规模为3143.34亿元,前五大持有人为基金(1128.31亿元,占比35.90%)、企业年金(430.92亿元,13.71%)、自然人投资者(394.14亿元,12.54%) [2][23] - 8月基金在深交所增持66.96亿元,企业年金增持9.44亿元,而自然人投资者减持35.47亿元 [2][23] - 9月上市新券较少,仅有胜蓝转02、凯众转债和金威转债3只上市,首日价格均在130元及以上 [27][29] 策略布局:投资建议与组合表现 - 建议沿用非典型哑铃配置策略,重点配置政策支持和产业创新推动的科技成长板块,并加入大消费、有色化工等低位顺周期品种 [3][33] - 上期转债优选组合在7-9月期间收益为32.34%,大幅跑赢同期中证转债指数8.13%的涨幅 [3][32] - 具体建议关注热门主题的绩优标的,如AI垂直应用的道通转债、铜基合金材料博23转债、极薄铜箔技术领先的嘉元转债 [3][33] - 同时建议关注消费、化工等低位顺周期板块转债,如生猪养殖龙头牧原转债、石油石化板块的盛虹转债、宠物食品龙头的中宠转2等 [3][33] - 推荐组合包括华懋转债、道通转债、博23转债、嘉元转债、中宠转2等多个行业个券 [35]
转债策略月报:挖掘结构性机会-20250807
国盛证券· 2025-08-07 13:22
市场回顾 - 转债市场随权益市场持续突破,7月中证转债指数上涨2.87%,跑输权益指数0.87个百分点,上证指数月度上涨3.74%,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涨幅更大[1][8] - 转债估值回落,7月全市场可转债算术平均价格为140.73元,环比上涨4.44%,创2023年以来新高,加权平均转股溢价率环比下降4.82个百分点至40.08%[1][15][17] - 建筑材料与医药生物行业转债领涨,受"反内卷"政策和创新药行情推动,银行转债及正股逆势下跌[9][11] 持有人结构变化 - 上交所可转债市场规模环比减少62.97亿元至3993.06亿元,公募基金增持42.52亿元至1419.79亿元(占比36%),企业年金和保险机构分别减持37.24亿元和17.14亿元[2][24] - 深交所可转债市场规模3186.47亿元,基金增持81.15亿元至1061.35亿元(占比33.31%),自然人投资者增持1.15亿元,企业年金减持5.47亿元[2][24] 一级市场动态 - 7月共有9只可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均在127元以上,其中伯25转债(28.02亿元)和广核转债(49亿元)规模较大[33] - 发行进度方面,胜蓝股份、龙建股份、金达威可转债已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另有2家获上市委通过,9家已受理[34] 策略布局 - 采用非典型哑铃配置策略,重点配置军工、AI算力、低空经济等主题,辅以低波红利、低价品种,5-7月优选组合收益19.46%,跑赢中证转债指数11.29个百分点[3][36] - 推荐关注热门主题绩优标的如华懋转债(光模块)、道通转债(人工智能)、华康转债(木糖醇龙头),以及低价防御品种东南转债、宏川转债[3][37] - 转债存量持续下降导致估值接近高位,但权益市场若无大幅回撤,配置需求仍将支撑估值[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