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25Q2公募基金可转债持仓点评:一级债基强势增持,可转债基金仓位抬升
华创证券· 2025-08-19 2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Q2 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环比减少,仓位下降,各类型基金表现不一,一级债基持转债规模扩张;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输指数,呈现净赎回,但仓位与杠杆率同升;行业配置上,银行仍为重要底仓,公募基金和可转债基金均重点加仓公用事业、非银、化工转债等[2][4][8]。 各部分总结 一、公募基金持有转债仓位下降,加仓公用事业、非银转债 (一)公募持有可转债市值环比减少,仓位下降 - 2025Q2 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市值 2728.23 亿元,环比-3.34%,同比-1.02%,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和净值比均下降[2][12]。 - 各类型基金持有转债市值环比多数减少,债券型基金内部分化,一级债基增加 60.71 亿元,二级债基及转债基金减少[2][3]。 - 公募基金转债仓位降低 0.09pct 至 0.80%,可转债基金仓位增加 0.77pct 至 86.95%[25]。 (二)公募持仓占比降低,券商资管及自营增持 - 截至 2025Q2 末,沪深两所可转债面值环比-5.90%,公募基金、保险机构等持仓缩减,券商自营及资管增持[33]。 - 25Q2 公募基金持有转债面值环比-6.69%,占比降低 0.28pct,但 7 月增持[37]。 (三)公募持仓主要加仓公用事业及非银转债 - 银行仍为首要布局板块,但持仓市值缩减,电力设备等行业持仓总市值靠前[41]。 - 超半数行业市值环比变动为正,公用事业、非银等行业增幅居前,银行等行业降幅居前[41]。 (四)兴业转债维持第一重仓券位置,但银行占比有所减少 - 兴业转债为第一重仓券,持仓总市值前十转债中银行转债占 4 个,G 三峡 EB2 进入前五[45]。 - 剔除银行转债,基金持仓行业集中度降低,G 三峡 EB2 为除银行转债外持有市值第一[45]。 二、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输指数,转债仓位与杠杆率同升 (一)复权单位净值上涨,整体呈现净赎回 - 25Q2 可转债基金业绩跑输指数,规模环比-5.96%,整体净赎回 32.72 亿元[50]。 - 绩优转债基金资产配置差异大,中欧可转债零股票仓位,南方昌元可转债维持高股票仓位[53]。 (二)转债仓位环比上升,杠杆率环比微升 - 39 只可转债基金转债仓位环比抬升 0.64pct 至 85.34%,杠杆率环比抬升 2.10 个百分点[64]。 - 个券配置均价抬升,高估值配置风格减少,22 只基金转债仓位提升[69][74]。 (三)可转债基金重点加仓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 - 25Q2 可转债基金重点加仓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板块,16 个行业持仓市值占比提升[77]。 - 银行、公用事业保持重仓前列,兴业转债为前五大重仓转债持有市值居首[79]。
可转债交投持续活跃 月内成交额合计超7000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8
可转债市场概况 - 可转债兼具债券和股票属性,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特性,受到投资者青睐 [1] - 5月可转债成交额突破1.37万亿元,6月前8个交易日成交额合计7021.92亿元,日均成交额877.74亿元 [1] - 6月3日单日成交额突破1100亿元,为年内最高 [1] - 截至6月13日,可转债市场总存量规模7977.71亿元,较年初减少730.21亿元 [2] 市场表现与交易活跃原因 -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涨幅1.65%,略低于上证指数1.81%的涨幅 [2] - 年内成交额达5.34万亿元 [2] - 5月以来权益市场震荡缩量,可转债走出独立行情,5月31日成交额突破千亿元,为2022年9月以来首次 [2] - 英力转债、正丹转债等交易火爆带动成交额放量,资金利用T+0机制博弈热门标的 [2] - 5月1日至6月12日,前十大活跃个券日均成交额28.05亿元 [3] 活跃个券特征 - 活跃个券正股平均涨幅超30%,显著高于其他个券正股平均跌幅6.29% [3] - 活跃个券股性显著强于市场,均为小盘转债,平均发行规模4.23亿元 [3] - 截至6月13日,全市场可转债平均价格121.99元,平均转股溢价率70.75%,99只转债转股溢价率超100% [2]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当前估值处于中性水平,下半年仍有扩张能力和空间 [3] - 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可转债供给减少,需求有望增加,股性估值可能走向扩张 [3] - 策略上主动管理优于分散化,需精选优质公司和高景气行业 [3] - 行业主线包括出海产业链、高股息能源公用事业、国企转债、产业主题催化(低空经济/AI/算力等)、大消费板块 [3] 择券策略 - 股市风格以大盘为主,重视筹码确定性 [4] - 板块关注全球定价资源品、国内产业链中上游、政策引导方向 [4] - 择券需关注正股毛利率、ROA、ROE、股息率等指标,以及转股溢价率和转股预期 [4] 赎回条款风险 - 今年以来已有17只可转债进行强赎 [5] - 强赎后转债价格会迅速回归债券价值,推动持有人密集转股,期间价格与正股同步下行可能造成损失 [5]
多只可转债将被赎回
快讯· 2025-07-25 07:08
可转债市场动态 - 泉峰转债将于7月24日迎来最后交易日 [1] - 精锻转债、恒辉转债、伟隆转债、北陆转债也将陆续迎来最后交易日 [1] 市场规模预测 - 下半年可转债市场规模可能缩减至6000亿元以下 [1] - 新券供给节奏未明显加快是主要原因 [1] 后市展望 - 可转债市场有望在正股拉动下震荡走高 [1] - 增量资金入场可能进一步推动市场上涨 [1]
可转债市场周观察:连续冲刺后,转债依旧看多
东方证券· 2025-07-14 1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权益市场连续三周上行,转债市场受权益催化大幅跟涨,本周略显克制,估值小幅回调,转债指数继续大幅上行或有压力,但无系统风险,存在结构性机会,是优势资产 [4] - 当下固收+配置需求强,无需过分担忧转债估值主动回调风险,需求逻辑支撑转债价格 [4] - 部分转债面临触发强赎条款,或压制溢价率,但不影响低价位个券投资机会,转债短期或回调,幅度可控,回调时机会大于风险 [4] - 当下行情多头占优,市场横盘震荡、逐级走强,金融和科技板块是重点,6月CPI同比上涨、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及地产利好政策为市场提供支持 [4][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观点:连续冲刺后,转债依旧看多 - 权益市场连续三周上行,转债市场受权益催化大幅跟涨,本周略显克制,估值小幅回调,转债指数继续大幅上行或有压力,但无系统风险,存在结构性机会,是优势资产 [7] - 固收+配置需求强,无需过分担忧转债估值主动回调风险,需求逻辑支撑转债价格 [7] - 部分转债面临触发强赎条款,或压制溢价率,但不影响低价位个券投资机会,转债短期或回调,幅度可控,回调时机会大于风险 [7] - 当下行情多头占优,市场横盘震荡、逐级走强,金融和科技板块是重点,6月CPI同比上涨、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及地产利好政策为市场提供支持 [8] 可转债回顾:转债继续跟随权益上涨 市场整体表现:股市持续上行,转债跟涨相对克制 - 7月7日至7月11日,各宽基指数均上涨,房地产、钢铁、非银金融领涨,煤炭、银行、汽车跌幅居前 [11] - 领涨转债表现弱于正股,动力减弱,热门个券涨势延续,赛力、汇通、濮耐转债涨幅居前,赛力、惠城、应急转债成交活跃 [11] 成交放量,中高评级、低价转债表现较好 - 本周转债继续上行,成交显著放量至681.15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上行0.76%,平价中枢上行1.5%至102.1元,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2.2%至23.1% [17] - 本周中高评级、低价转债表现较好,大盘、高价转债相对偏弱,无需过分担忧转债估值主动回调风险,需求逻辑支撑转债价格 [17]
A股:5亿铂金级肉签上市交易,中签人数少,幸运儿有你吗?
搜狐财经· 2025-07-14 07:49
锡振转债发行情况 - 锡振转债于7月14日上市交易 对应正股无锡振华股价为31 98元 转股价为31 98元 转股价值100 [1] - 发行规模5 20亿元 中签号码仅7 17万个 中签率低主要因发行规模小且股东优先配售占比达86 20% [2] - 债券评级AA- 参考同类转债表现及当前转股价值 预计上市后价格有望突破300元 [2] 可转债市场现状 - 新发行可转债普遍在上市首日触发涨幅临停 市场热度超越个股 主要因中小盘股发行转债与市场主线(银行股上涨 中小盘股轮动)形成反差 [5] - 当前市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若大盘突破关键点位(如3674点或4000点)可能引发资金大规模入场 推动个股补涨 [7] 正股与转债关联性 - 无锡振华正股代码605319 转债代码111022 网上发行规模100万元 转股价值100 00 [2]
今年以来上涨逾8% 中证转债指数创近10年新高
深圳商报· 2025-07-10 00:34
可转债市场表现 - 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上涨8.28%,创近10年新高,体现可转债攻守兼备的特性 [1] - 可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股市上涨时跟随正股弹性上涨,下跌时相对抗跌 [1] - 可转债市场3月中旬深幅调整后反弹,7月初创年内新高,跑赢A股主要指数 [1] - 中证转债指数历史最高589.59点出现在2015年6月,对应沪指5178点高位 [1] 可转债与正股关联性 - 可转债正股指数年内涨幅达18.35%,远超中证转债指数表现 [1] - 可转债中小盘指数涨幅11.49%,处于领跑地位 [1] - 惠城转债正股惠城环保去年涨166%,今年涨142%,股价突破200元 [2] 牛券及市场动态 - 惠城转债收报2231.292元,成为历史上第二只站上2000元的可转债,7月9日一度突破2400元 [2] - 英科转债2020年大涨近18倍,最高达3618.188元 [2] - 惠城转债去年涨188.95%,今年涨149.48% [2] - 今年以来58只可转债退市,其中70%触发提前赎回条款 [2] 市场走强原因分析 - 中小盘正股走强带动转债上涨,可转债正股指数大涨 [2] - 提前赎回案例增多导致供需紧张,市场利率走低吸引资金进入 [2] - 正股行情结构性加持,红利+中小盘哑铃型行情契合转债风格 [2] - 纯债资产收益偏低且交易难度高,资金外溢至转债市场 [2] 后市展望 - 基本面、宏观政策是重要影响因素,可关注提振内需领域绩优转债 [3] - 中期继续看好转债表现,但短期估值偏贵,回撤保护不足,行情取决于正股走势 [2]
千亿元核电巨头大动作
天天基金网· 2025-07-09 13:05
可转债发行概况 - 中国广核启动49亿元可转债发行,为今年规模第二大的可转债品种[1] - 可转债简称"广核转债",信用等级AAA,初始转股价格3.67元/股,赎回价格为面值的106%[4] - 公司控股股东参与配售比例将影响中签率水平,控股股东已表达积极认购意愿但未明确是否全额配售[1][12] 公司行业地位 - 中国广核管理的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占全国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5%[4] - 公司管理28台在运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5600万千瓦[4] - 国内核电项目仅由四家集团控股开发运营,中国广核集团为其中之一[4] 募资用途与业务发展 - 募集资金将用于广东陆丰核电站5、6号机组项目[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核电机组总发电量1203.11亿千瓦时(同比+6.11%),上网电量1133.60亿千瓦时(同比+6.93%)[5] - 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惠州一期项目收购[4] 市场供需与配置价值 - 当前可转债市场新券供给低谷,银行转债摘牌潮加速(杭银150亿、南银200亿、齐鲁80亿已/将摘牌)[1][8] - 广核转债有望缓解机构底仓配置压力,AAA评级和49亿规模使其成为当前待发券中的"顶流品种"[7] - 东方证券认为强资质、低波动个券具有长期配置价值[8] 中签率分析 - 历史数据显示50亿规模可转债中签率普遍达"五户中一签"水平(亿纬转债0.0397%、和邦转债0.0241%)[11] - 广核转债中签率或大幅高于过去一年中位数0.0027%("四十户中一签"),但受控股股东配售比例影响存在不确定性[12] - 研究机构建议积极参与高评级广核转债的申购[12]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7月8日收盘价3.72元/股,总市值1879亿元[2] - 广东省2035年电力缺口预计超3万兆瓦,凸显核电发展空间[4]
【固收】持续回暖——可转债周报(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6月6日)(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7 21:22
市场行情 - 本周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1%,中证全指上涨1.5%,转债市场表现优于权益市场 [3] - 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累计上涨4.7%,中证全指累计上涨1.8% [3] - 分评级看,低评级券(AA-及以下)涨幅最大达1.82%,高评级券(AA+及以上)涨幅最小为0.93% [4] - 分规模看,小规模转债(余额<5亿元)涨幅最大达1.96%,大规模转债(余额>50亿元)涨幅最小为0.68% [4] - 分平价看,超高平价券(转股价值>130元)涨幅最大达3.49%,超低平价券(<70元)涨幅最小为0.87% [4] - 行业表现:建筑化工和电子行业转债涨幅居前,化工、医药生物和汽车行业转债跌幅较大 [4] 转债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6日,存量可转债473只,余额6640.12亿元 [5] - 转债价格均值121.66元(上周120.19元),分位值81.3%(上周72.9%) [5] - 转债平价均值93.22元(上周92.52元),分位值65.9%(上周61.5%) [5] - 转股溢价率均值29.8%(上周30.3%),分位值59.9%(上周60.9%) [5] - 中平价转债(转股价值90-110元)转股溢价率24.2%,高于历史中位数19.8% [5][6] 可转债配置方向 - 经贸谈判、基本面和宏观政策是当前转债市场重要影响因素 [7] - 建议关注提振内需和国产替代领域的正股绩优转债 [7]
可转债市场年内成交超6万亿元 下半年发行节奏有望持续修复
证券日报· 2025-06-07 00:45
可转债市场概况 - 可转债市场成交额已超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8% [1] - 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为6740.62亿元,较年初减少595.6亿元 [2] - 中证转债指数累计涨幅为4.67%,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 [3] 发行与供给情况 - 今年以来仅有13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规模合计174.23亿元 [2] - 2024年全年可转债发行规模为367.57亿元,2023年为1433.3亿元 [2] - 预计下半年新券供给规模约为200亿元,全年供给规模与2024年持平 [2] 市场表现与退出机制 - 可转债市场年内成交额达6.46万亿元,同比增长28.06% [3] - 年内已有37只可转债进行提前赎回并退市 [3] - 目前存续可转债中有44只触发强制赎回条款 [3] 估值与投资策略 - 全市场可转债平均价格为134.01元,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4.9% [4] - 银行可转债稀缺性突出,齐鲁转债、南银转债接近触发赎回线 [5] - 建议投资者优先选择YTM较高的偏债品种,价格低于125元、溢价率小于30%的中小平衡品种 [6] 行业展望 - 可转债市场估值有望维持高位,配置性价比有所下降 [4] - 下半年权益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主动管理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4] - 可转债大概率仍能收获正回报,但幅度和弹性可能不大 [6]
2025年5月可转债市场展望:布局临期转债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23: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转债市场价格中位数低点115元,高价低价券、大小盘和高低评级分化不明显,金融地产领涨,正股“日历效应”弱,小盘活跃,转债因防御和估值跑赢正股,估值先抑后扬且在高低评级和大小盘分化,平衡和偏股型估值坚挺,偏债型回落[36] - 25年4月末转债存量规模结束19个月下降,5月发行或有限,规模大概率继续降,10 - 11月或迎发行高峰,2024年转债业绩不佳,亏损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连续亏损或首亏金额大的转债下调评级概率高,目前光伏转债下调风险可控[69] - 2025Q1末基金持有转债市值占比上升,仓位环比降,二级债基减配多,基金对转债股性诉求增加[95] - 临期转债数量占比提升,实控人为个人的促转股效果好,参与时点需权衡确定性和性价比,布局正股结合交易规则和仓位设置可增厚收益,给出5月十大转债组合[1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4月转债市场复盘 - 价格方面,中位数低点115元,高价和低价券、大小盘、高低评级分化不明显,主题风格上金融地产领涨,正股“日历效应”弱,小盘活跃,转债因防御和估值跑赢正股收复年初失地[36] - 估值方面,跟随正股先抑后扬,高低评级和大小盘分化明显,低评级、小盘转债估值强,高评级、大盘回落大,平衡和偏股型估值坚挺,偏债型回落明显,核心差异在于兜底价值[36] 5月转债市场展望 - 存量规模4月末结束下降,5月发行或有限,规模大概率继续降,10 - 11月或迎发行高峰[43][49] - 2024年转债业绩不佳,亏损集中在电力设备等行业,连续亏损或首亏金额大的转债下调评级概率高,目前光伏转债下调风险可控[69] 基金2025Q1转债持仓简析 - 持有市值占比上升,结构上二级债基、一级债基、转债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占比大,混合型基金占比下降[75] - 仓位环比下降,二级债基减配多,一级债基仓位有增配倾向,光伏转债有所增配,基金对转债股性诉求增加[95] 临期转债策略及月度十大组合 - 临期转债数量占比提升,实控人为个人的促转股效果好,参与时点需权衡确定性和性价比[101][109] - 布局正股结合交易规则和仓位设置可增厚收益,适度加入仓位设置平均收益提升但最大回撤上升,应适度降低仓位上限[117] - 5月十大组合包括高股息、业绩高增、科技、机器人、主业稳健叠加弹性方向的转债[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