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上涨逾8% 中证转债指数创近10年新高
深圳商报· 2025-07-10 00:34
今年以来,尽管A股整体走势平淡,但可转债市场走势相当强劲。截至7月9日,中证转债指数年内上涨 8.28%,创出近10年新高,反映可转债作为攻守兼备投资品种的独特价值。 可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在股市上涨时体现"股性",往往具有跟随正股上涨的弹性;可转债又具 备"债性",能够获得债券票息的收益,在股市下跌时相对正股抗跌。 今年,可转债市场整体维持震荡上涨态势。3月中旬后,市场一度深幅调整,随后中证转债指数见底反 弹,一路走强,7月初更是创出了年内新高,跑赢A股主要指数。 回溯历史,中证转债指数历史最高纪录为589.59点,出现在2015年6月A股高点,当时沪指一度创出5178 点的高点。 记者注意到,可转债的走强与其正股表现不无关系。Wind数据显示,可转债正股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 18.35%,远超中证转债指数表现。从风格分化来看,可转债中小盘指数涨幅高达11.49%,处于领跑地 位。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关注的牛券重现转债市场。7月4日,惠城转债收报2231.292元,成为可转债历史上 第二只站上2000元的可转债,该转债7月9日一度突破2400元。此前,英科转债在2020年大涨近18倍,最 高涨至361 ...
千亿元核电巨头大动作
天天基金网· 2025-07-09 13:05
7月9日,核电龙头上市公司中国广核49亿元可转债启动公开发行,该券是今年规模第二大的可转债品 种。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可转债市场新券正处于供给低谷。而与此同时,大盘可转债摘牌规模持续扩大。 特别是银行转债摘牌潮仍在加速,杭银转债、南银转债、齐鲁转债将依次摘牌,市场资金再配置需求旺 盛。 按照同等规模品种预测,此次可转债中签率或有大幅提升。不过市场人士表示,由于中国广核 是"A+H"股公司,此番控股股东参与配售比例将影响未来中签率的水平。 截至8日收盘, 中国广核最新股价为3.72元/股,最新总市值为1879亿元。 核电龙头募资布局陆丰核电 中国广核7月9日启动49亿元可转债的发行,简称"广核转债"。本次可转债信用等级为AAA,公司主体 信用等级为AAA。 此次广核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为3.67元/股;在期满后五个交易日内,公司将按债券面值的106%(含最 后一期利息)的价格赎回未转股的可转债。 中国广核是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规模最高的核电类上市公司。截至去年末,中国广核管理的在运在建核 电总装机规模持续处于全球第二,继续保持国内第一。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其 ...
【固收】连续两周录得可观涨幅——可转债周报(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06 21:24
市场行情 - 本周(2025年6月30日至2025年7月4日)转债市场继续上涨,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1.2%,连续两周录得可观涨幅,中证全指变动为+1.1% [3] - 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为+7.9%,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4.6%,转债市场表现好于权益市场 [3] - 分评级来看,高评级券(AA+及以上)本周涨跌幅为+1.62%,中评级券(AA)为+1.41%,低评级券(AA-及以下)为+0.63%,高评级券涨幅最多 [4] - 分转债规模看,大规模转债(余额大于50亿元)本周涨跌幅为+1.45%,中规模转债(5至50亿元)为+1.12%,小规模转债(小于5亿元)为+0.92%,大规模转债涨幅最多 [4] - 分平价来看,超高平价券(转股价值大于130元)本周涨跌幅为+2.39%,高平价券(110至130元)为+0.41%,中平价券(90至110元)为+1.28%,低平价券(70至90元)为+0.58%,超低平价券(小于70元)为+0.91%,超高平价券涨幅最多 [4] - 分行业来看,涨幅排名前30的可转债主要来自化工(6只)、医药生物(4只)、电子(4只),跌幅居前的30只可转债主要来自化工(6只)、汽车(4只)、有色金属(3只) [4] 转债价格、平价和转股溢价率 - 截至2025年7月4日,存量可转债共471只,余额为6421.80亿元 [6] - 转债价格的均值为124.53元(上周为123.21元),分位值为93.8%(上周为88.6%) [6] - 转债平价的均值为96.58元(上周为94.88元),分位值为81.9%(上周为75.0%) [6] - 转债转股溢价率的均值为28.2%(上周为29.9%),分位值为56.5%(上周为59.9%) [6] - 中平价(转股价值为90至110元之间)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25.7%(上周为24.7%),高于2018年以来中平价转债转股溢价率的中位数(19.9%) [6] 可转债表现和配置方向 - 本周转债市场继续上涨,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1.2%,中证全指变动为+1.1% [7] - 2025年开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为+7.9%,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4.6%,转债市场表现好于权益市场 [7] - 展望后市,基本面、宏观政策仍是当前转债市场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继续关注提振内需等领域正股绩优的转债 [7]
【固收】持续回暖——可转债周报(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6月6日)(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7 21:22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以下文章来源于债券人 ,作者光大证券固收研究 债券人 . 唯有进行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方能行稳致远。 转债价格的均值为121.66元(上周为120.19元),分位值为81.3%(上周为72.9%); 转债平价的均值为93.22元(上周为92.52元),分位值为65.9%(上周为61.5%); 转债转股溢价率的均值为29.8%(上周为30.3%),分位值为59.9%(上周为60.9%);其中,中平价(转 股价值为90至110元之间)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24.2%(上周为23.4%),高于2018年以来中平价转债转 股溢价率的中位数(19.8%)。 3、可转债表现和配置方向 本周转债市场继续回暖,本周中证转债指数录得+1.1%涨幅。 ...
可转债市场年内成交超6万亿元 下半年发行节奏有望持续修复
证券日报· 2025-06-07 00:45
作为兼具债券与股票双重属性的金融工具,可转债凭借"进可攻、退可守"的独特优势,在资本市场中备 受投资者青睐。今年以来,在正股市场行情回暖的带动下,可转债市场交易显著升温。截至6月6日,可 转债市场成交额已超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28%。 近期,券商密集召开中期策略会,在看好后市A股走势的同时,对可转债市场的关注度也持续攀升,展 望下半年,多位券商分析师对可转债市场持乐观预期。他们认为,随着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可转债发行 节奏有望持续修复。同时,预计下半年可转债市场机遇可期,估值有望维持高位。就投资策略而言,投 资者可重点关注大盘可转债的配置价值。 市场表现稳健 近年来,可转债市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经历前几年的高速扩容期后,可转债市场自去年起扩容 步伐有所放缓。截至6月6日,沪深两市可转债存量规模为6740.62亿元,较年初减少595.6亿元。 强制赎回是可转债退出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今年A股市场行情向好,多只可转债对应的正股股价 上涨态势显著,进而触发了可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据记者梳理,截至6月6日,年内已有37只可转债 进行提前赎回,已完成退市。此外,在目前存续的可转债中,有44只今年触发了强制赎回 ...
可转债,新变化
证券时报· 2025-05-13 22:21
可转债市场强赎退出比例变化 - 2024年上半年以强赎方式退出的转债占比为52.94%,下半年提升至64%,2025年至今接近70% [1] - 2020年强赎退出占比达95.89%,2021年降至84.34%,2022年72.22%,2023年71.93% [4] - 2024年84只退出转债中仅50只强赎退出,多数集中在下半年 [4] 强赎比例提升的驱动因素 - 权益市场回暖带动正股价格上涨,触发强赎条款的转债数量增加 [4] - 上市公司通过强赎促使转债转股,将债务转为股权以降低财务成本和偿债压力 [5] - 再融资收紧背景下,强赎可压降财务杠杆并为未来融资预留空间 [6] 可转债市场规模变化 - 当前存量转债不足500只,规模低于7000亿元,较2023年末8700亿元显著收缩 [8] - AAA级转债规模从2022年末4200亿元降至2024年5月的2624.46亿元 [9] - 供给减少叠加机构欠配逻辑,存量转债估值获支撑 [8] 市场表现与投资价值 - 2025年中证转债指数上涨3.86%,跑赢上证指数0.69%的涨幅 [11] - 当前股性转债价格中位数136.29元,平衡型123.20元,债性113.45元,全市场中位数119.23元 [11] - 低利率环境下供给减弱,叠加到期影响,未来估值或进一步抬升 [11] 市场吸引力与资金流向 - 强赎带来的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进入固收+产品 [9] - 转债"上不封顶、下有托底"特性在股市波动中凸显性价比 [12] - 中信建投认为转债隐含回报率仍优于纯债资产 [12] 政策与产品创新建议 - 建议放宽上市公司转债发行限制并降低门槛 [10] - 鼓励开发转债ETF、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以丰富投资工具 [10]
可转债,新变化!
证券时报· 2025-05-13 22:13
2024年四季度以来,权益市场整体呈现回暖走势,可转债市场的退出路径出现新的变化。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4年上半年,由于市场行情比较低迷,以强赎方式退出的转债占比为52.94%,2024年下半年,在正股价格攀升、政策利好叠加的推动下, 转债强赎退出比例提升至64%。今年以来,转债强赎退出比例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已接近70%。 多位受访人士指出,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保持稳定走势,是可转债市场提前赎回现象增多的重要背景,也为存量可转债估值提升和活力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可 转债强赎案例增多,将进一步提升转债市场的吸引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转债市场。 强赎占比提升至70% 5月8日,博杰转债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结算的数据,截至赎回登记日收市后,博杰转债尚有8445张未转股,赎回价格为100.70元/张,共计支付赎回款85.04万元。 赎回完成后,博杰转债将不再流通或交易,并自5月8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49只转债从交易所摘牌。从转债退出方式来看,今年以来,转债市场以强赎方式退出的占比明显提升。数据显示,在目前已从交易所 摘牌的可转债中,有34只可转债因触发提前赎回条款退出了转债市场 ...
可转债市场趋势定量跟踪:转债估值性价比提升,正股盈利预期强度与分歧双升
招商证券· 2025-05-09 22:4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转债CRR定价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CRR二叉树定价模型计算转债理论价值,筛选市场价格相对理论定价偏离度最大的转债进行配置,博弈定价误差回归收益[4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样本初筛**:剔除债项评级低于AA-、余额小于2亿元、正股ST历史、评级下调、大股东质押比例≥90%、10日无成交、强赎进度≥5日或跌破债底的转债[45] 2. **风格划分**:按平价分为债性(<90)、平衡(90-110)、股性(>110)三类[45] 3. **择券标准**:每类风格中选取CRR定价/市价比值最高的10只转债,共30只等权配置[45] 4. **再平衡**:月度调仓[45] - **模型评价**:长期年化收益显著高于市场基准,但需高频交易环境适配[44] 2. **模型名称:转债低估值动量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转股溢价率低位(估值因子)与正股短期动量(价量因子)的多因子策略[5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样本初筛**:同CRR组合的初筛条件[51] 2. **风格划分**:按平价分为债性、平衡、股性三类[51] 3. **因子合成**: - 估值因子:转债绝对定价及相对定价分位数 - 动量因子:正股短期价格趋势 4. **择券标准**:每类风格中综合打分最高的10只转债,共30只等权配置[51] 5. **再平衡**:月度调仓[51] - **模型评价**:风险调整后收益优于CRR组合,胜率更高[49]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定价偏离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转债市场价格与CRR理论定价的偏离程度,反映估值性价比[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定价偏离度 = CRR定价 - 转债市价$$ 其中CRR定价通过二叉树模型计算,考虑内嵌条款、信用利差等因素[16] - **因子评价**:偏离度越高表明转债越低估,但需结合信用风险筛选[16] 2. **因子名称:短久期隐含预期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短久期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反推市场对正股的短期收益预期[3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筛选剩余期限最短的1/3转债 2. 以到期日倒数加权转股溢价率,构建隐含预期指数[37] 3. **因子名称:盈利预期分歧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师预测标准差度量盈利预期分歧度,反映市场观点分化[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未来12个月营收/净利润预测标准差 2. 同比处理以消除周期影响[2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转债CRR定价组合** - 年化收益率:15.17% - 最大回撤:12.08% - 收益回撤比:1.26 - 月度胜率:61.36%[44] 2. **转债低估值动量组合** - 年化收益率:15.16% - 最大回撤:11.26% - 收益回撤比:1.35 - 月度胜率:64.77%[49]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定价偏离度因子** - 全市场偏离度中位数:1.09元(偏低估) - 风格分项:债性1.23元、平衡0.29元、股性1.42元[18] 2. **短久期隐含预期因子** - 最新指数读数:52.07(中性区间)[37] 3. **盈利预期分歧因子** - 营收分歧同比:-0.15%(较上月+0.51%) - 利润分歧同比:-0.15%(较上月+1.48%)[29]
2025年5月可转债市场展望:布局临期转债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23:19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布局临期转债机会 ——2025年5月可转债市场展望 证券分析师:黄伟平 A0230524110002 张杰 A0230524050002 徐亚 A0230524060002 2025.05.05 主要内容 www.swsresearch.com 证券研究报告 2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波动风险,转债信用风险等; ◼ (1)小盘风格活跃+供需矛盾突出,转债估值先抑后扬、表现依旧偏强。今年4月"日历效应"并不明显,大盘 较小盘风格无明显优势,小盘风格依旧活跃。小盘风格活跃+供需矛盾突出,转债估值先抑后扬、表现依旧偏强。 转债估值在高低评级、大小盘层面分化明显,平衡型和偏股型估值表现坚挺,偏债型转债估值回落较为明显。 ◼ (2)2024年业绩亏损转债数目增多,电力设备行业开始大面积亏损,连续亏损、首次亏损金额较大的转债后续 下调评级的概率较大。2024年亏损转债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电子、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等行业,连续两年亏 损的转债也多集中于上述行业。从边际上看,电力设备行业恶化明显,2024年开始大面积亏损。连续亏损转债 下调概率更高,首次亏损幅度较大转债也易下调评级。 ◼ (3)目前收到关注 ...
北交所,年内第三单
证券时报· 2025-04-29 21:20
文章核心观点 可转债作为兼顾股性和债性的融资品种受市场认可,今年北交所已有3家公司公布可转债发行预案,北交所融资工具日益丰富,其可转债市场有发展机遇但或有规模上限 [1][5][6] 北交所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情况 - 威博液压4月26日披露可转债再融资预案,拟募资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从事液压动力单元及核心部件业务,项目建成后将提升高端产品生产能力等 [1][2] - 优机股份4月初发布可转债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拟募资1.2亿元用于阀门智能柔性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技术改造等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公司战略,将增加利润增长点 [3] - 万通液压4月中旬发布可转债募集说明书申报稿,拟募资1.5亿元,盘古智能拟认购不低于1.2亿元,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有助于增强资金实力等 [3][4] 北交所融资工具情况 - 可转债是可在一定期间内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此前发行主体主要为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公司,2024年4月证监会提出推出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可转债机制 [5] - 北交所初步形成国债、地方债、公司(企业)债产品体系,已推出十多种债券品种 [5] 北交所可转债市场前景 - 中证鹏元认为北交所将加快融入A股市场,中长期其可转债市场有发展机遇和空间,但因“中转”定位或有规模上限 [6] - 中金公司表示加入转债发行机制有利于提升北交所公司融资能力,转债或更易被投资者和市场接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