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搜索文档
金阿哥黄金寄卖忽悠客户 被指洗脑营销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
搜狐财经· 2025-06-20 08:47
黄金寄卖业务模式 - 公司以"黄金寄卖"名义吸引中老年投资者,承诺年化收益率高达32.87%,但未进行实际黄金交割 [1][11] - 投资者需支付资金购买黄金套餐(如新黄金1号套餐21900元/30克),每月按克数×20元领取"升值价值金" [5][11] - 业务模式涉及两个法律主体:签约方为金阿哥公司,部分收款方为郑州层金珠宝销售有限公司 [8] 公司宣传与实际情况差异 - 公司宣称拥有金矿资源(价值200亿元)及30%股权(价值几十亿),但查询显示关联矿企已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且处于歇业状态 [13][15][16] - 公司宣传视频展示会员收益案例(如月入1万元),但实际经营主体年报显示员工为0人且注册资本均为认缴 [10][15] - 公司声称有国资背景,但股权结构显示无央企或国有企业参股 [13][15] 资金规模与运作特征 - 按订单号推算(如订单号6538),以最低单笔金额21900元计算,潜在涉案资金可能过亿元 [10] - 资金运作呈现"借新还旧"特征,支付给早期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后续投资者的本金 [26] - 公司通过组织线下活动(如财富尊享会)向中老年群体推广业务,现场呈现人头攒动景象 [6][13] 法律风险定性 - 业务实质属于未经批准的黄金资产管理,违反央行关于黄金资产托管需经批准机构开展的规定 [24][26] - 模式符合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特征:面向不特定人群、承诺高额回报、无真实商品交割 [26][27] - 类似案例(浙江永坤控股)已因非法吸存被立案调查,实控人携款潜逃 [27] 纠纷处理方式 - 公司设置3%违约金条款阻碍合同解除,但经媒体介入后同意全额退款 [3][23] - 此前类似投诉最终需通过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及街道办多方协调才得以解决 [20] - 警方初步认定属买卖纠纷,市场监管部门认为不属于消费纠纷范畴 [17][18]
法院发布“金融黑洞”警示
第一财经· 2025-06-13 22:29
非法金融活动案例 - 被告人张某清等人通过不具备合法手续的公寓项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造成112名投资人实际损失2750余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1] - 公寓项目采用委托经营管理收租模式的高额收益对社会公众存在潜在利诱性,一旦项目无法交付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 -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醒公众投资公寓项目需审查相关证件和合法手续,跟进建设进度以防陷阱[2] 贷款诈骗案例 - 被告人季某元伙同他人通过虚构流水、包装征信等方式骗取车贷86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至二年并处罚金[2][3] - 犯罪分子利用"背贷人"套取车贷,背贷人仅获少量资金却背负巨额债务并面临刑事处罚[3] - 法院认定明知使用不正当手段骗取贷款仍参与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3]
浙江永坤黄金暴雷,投资者:媳妇马上要和我离婚了
华夏时报· 2025-06-09 16:43
公司概况 - 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及杭州永坤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杭州市公安局立案侦查 [3] - 永坤黄金为永坤集团旗下品牌,永坤控股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5] - 永坤电商运营线上平台"永坤商城"及超级金店微信服务号 [6] 业务模式 - 线下渠道提供黄金"销售—托管—回收"业务,承诺年化利率8%-9% [6] - 线上渠道通过永坤商城销售黄金,承诺价格下跌可退款且不承担损失,上涨可回购获利,并赠送积分兑换金饰 [6] - 线上平台支持信用卡及借贷平台支付,利用28天预定周期与信用卡还款周期匹配 [6] 投资者损失 - 单个投资者损失金额达20万元,部分线下投资者单笔损失超百万元 [2][4] - 受害者微信群统计总损失约40亿元,实际金额可能更高 [2][6] - 投资者通过借贷平台及信用卡支付,面临债务压力 [2][6] 黄金真实性争议 - 永坤黄金向投资者提供黄金财产基本险保单,但保险公司否认承保黄金真实性及存在性 [7][8] - 保单显示投保黄金存量5359千克,保险金额约8.57亿元,标的物声称价值超41亿元 [12] - 保险公司未核实黄金实物,仅依据合同开具保单,保障水平仅20% [11][12] - 银行金库工作人员证实未向公司提供保管箱服务,黄金存储信息存疑 [12] 事件时间线 - 4月18日已有投资者报警出现兑付危机,5月22-23日仍有投资者下单但订单未处理 [4] - 5月20日平台客服仍在推送促销活动,5月23日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4][5] 关联方责任 - 部分投资者通过国有银行员工介绍接触永坤黄金,但银行未直接参与协议签署及资金流转 [13] - 圣源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出具保单披露信息,但拒绝回应媒体采访 [12]
“稳赚不赔”神话崩塌!这家黄金现大规模兑付异常
第一财经· 2025-05-29 19:46
永坤黄金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存金生息"和"保本炒金"模式吸引投资者,线下承诺年化收益率5%-9%,线上推出"预定金条"产品承诺"短期金价下跌可原价退款"[2] - 线下业务中,公司与投资者签订黄金托管和回购合同,半年期收益率可达6.5%,大额投资者年化收益率可达9%[4][5] - 线上"预定金条"产品设计为28-60天发货,金价上涨可按最新价回购,下跌可退回原款并获得积分奖励[11][13] - 公司建立客户分级收益体系,300万以上客户年化收益率最高达9%,100-300万客户收益率4.5%-8.5%[6][8] 业务规模与客户获取 - 线上商城10克预定黄金产品销量约3.5亿元,100克产品414万元,500克产品860万元,合计超3.6亿元[15][16] - 公司客户托管黄金保险金额约8.57亿元,存量5359千克,核查时标的物价值超41亿元[19][20] - 线下拓客依赖业务员推广和加盟商分销体系,线上通过APP、小程序等多平台覆盖全国[19][21][22] 业务合规性与风险 - 公司经营范围仅限珠宝首饰零售,无黄金资产管理业务资质,涉嫌超范围经营[25] - 黄金托管和回购业务类似资产管理产品,需金融机构资质,公司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集资[25][26] - 合同设计使收益率与金价波动脱钩,具有资金池特征,超出正常黄金购买范畴[8][9] - 公司宣称的黄金托管在银行金库并投保的情况存在疑点,多家保险公司表示不知情或需核查[27] 事件进展 - 多地投资者反映产品无法兑付,部分维权群统计未兑付金额或超3亿元[3][19] - 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经侦大队已针对永坤黄金事件立案[3]
教人避坑的网红老板,为180万粉丝亲手挖了一个大坑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25 13:12
公司概况 - 山屿海集团是一家以中高端人群健康享老需求为核心的文旅康养企业,业务涵盖房地产、电子商务、海外金融、海外矿业等,对外投资27家公司(存续19家)[10] - 公司通过自建自营、业主托管、合作加盟等方式在国内外发展了超70个康养基地,提供候鸟式旅居度假服务并按年或若干年收取会员费[10] - 董事长熊雄拥有180万抖音粉丝,置顶视频点赞量超30万,曾以投资避坑内容吸引关注[6] 业务模式与暴雷事件 - 舟山嵊泗岛住宅项目承诺年租金回报约8%,托管模式下额外提供6%资金回报+2:8分成收益[13] - 麦子融资租赁平台提供电子产品租赁业务,宣称转租收益率达9.9%-12%,但2024年3月起出现提现困难[15] - 暴雷导火索为互联网金融项目无法兑付,投资者投入金额多为百万级,部分涉及房产投资[10][15] 资本运作与监管动态 - 2024年12月3日向SEC提交IPO申请,计划纳斯达克上市募资900万美元,但同年12月6日被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股权架构合规性说明[17] - 公司持有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超大型矿山,业务版图涉及旅游、地产、金融、电商、矿业等多领域[17] 行业背景与同类事件 - 近年类似暴雷事件频发,包括金恪集团、华侨基金、山海慧等公司因非吸或诈骗被查,部分实控人已潜逃境外[18] - 高收益承诺模式常见于缺乏底层资产的空转企业,房地产贬值加剧流动性危机导致连环暴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