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配置
搜索文档
量化点评报告:十一月配置建议:关注小盘+价值的均衡配置
国盛证券· 2025-11-04 11:44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A股赔率模型**[7][10]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权益风险溢价(ERP)和债务风险溢价(DRP)的标准化数值,等权合成A股市场的整体赔率指标[7][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首先分别计算ERP和DRP,然后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将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等权加总,得到A股赔率指标[10] 2. **模型名称:宏观胜率评分卡模型**[10] * **模型构建思路**:从货币、信用、增长、通胀和海外五个宏观因素出发,合成得到各大类资产的综合胜率[10][4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提及该模型在专题报告中详细设计,本报告未详述具体构建公式,但指出通过中国主权CDS等指标的变化来调整A股胜率[10] 3. **模型名称:债券赔率模型**[9][11]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收益预测模型,根据长期和短期债券的预期收益差来构建债券资产的赔率指标[1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提及该模型在专题报告《利率债收益预测框架》中详细说明,本报告未详述具体构建公式[11] 4. **模型名称:美联储流动性指数模型**[16][18]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数量维度和价格维度,综合构建反映美联储流动性状况的指数[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提及该模型在专题报告《美联储流动性的量价解构与资产配置应用》中详细说明,本报告未详述具体构建公式,但指出指数由净流动性、联储信用支持、预期引导、市场隐含、公告意外等分项构成[17][18] 5. **模型名称:风格因子三标尺评价模型**[19][21][24][27][34] * **模型构建思路**:从赔率、趋势、拥挤度三个维度对风格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19][21][24][27][3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对于每个风格因子,分别计算其赔率、趋势和拥挤度指标,并将这三个指标进行标准化(以标准差倍数表示),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权重进行综合打分和排名[19][21][24][27][32][34] 6. **模型名称:行业轮动三标尺模型**[35][36][37]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的景气度、趋势和拥挤度三个维度构建行业轮动策略[35][36][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使用行业过去12个月的信息比率(IR)来刻画行业的动量和趋势;使用行业的换手率比率、波动率比率和beta比率来刻画行业的交易拥挤度;再结合景气度指标,对行业进行三维评价[35][36] 7. **模型名称:赔率增强型策略**[40][41] * **模型构建思路**:在目标波动率约束下,根据各资产的赔率指标,持续超配高赔率资产,低配低赔率资产,构建固收+增强策略[4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结合各资产的赔率指标,在目标波动率约束的条件下进行资产配置[40] 8. **模型名称:胜率增强型策略**[43][44]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宏观胜率评分卡模型得到的各资产胜率评分,类似赔率增强型策略的构建方法,构建固收+增强策略[4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从货币、信用、增长、通胀和海外五个因素出发获得各资产的宏观胜率评分,据此进行资产配置[43] 9. **模型名称:赔率+胜率增强型策略**[3][40][46] * **模型构建思路**:将赔率策略和胜率策略的风险预算进行结合,构建综合性的资产配置策略[3][40][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将赔率策略的风险预算和胜率策略的风险预算进行简单相加得到综合得分,据此构建策略[4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赔率增强型策略**[40][42] * 2011年以来年化收益6.7%,年化波动2.3%,最大回撤3.1%,夏普比率2.88[40][42] * 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7.5%,年化波动2.2%,最大回撤2.8%,夏普比率3.36[40][42] * 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7.0%,年化波动2.2%,最大回撤2.8%,夏普比率3.14[40][42] 2. **胜率增强型策略**[43][45] * 2011年以来年化收益7.2%,年化波动2.4%,最大回撤3.4%,夏普比率3.03[43][45] * 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8.1%,年化波动2.3%,最大回撤2.2%,夏普比率3.47[43][45] * 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7.0%,年化波动2.2%,最大回撤1.5%,夏普比率3.20[43][45] 3. **赔率+胜率增强型策略**[3][46][48] * 2011年以来年化收益6.8%,年化波动2.3%,最大回撤2.9%,夏普比率2.94[3][46][48] * 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7.4%,年化波动2.2%,最大回撤2.3%,夏普比率3.33[3][46][48] * 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6.5%,年化波动2.1%,最大回撤2.3%,夏普比率3.02[3][46][48] 4. **行业轮动三标尺模型**[36] * 2011年以来超额收益11.9%,跟踪误差10.8%,最大回撤25.4%,信息比率(IR)1.11[36] * 2014年以来超额收益11.4%,跟踪误差11.5%,最大回撤25.4%,信息比率(IR)0.99[36] * 2019年以来超额收益8.9%,跟踪误差10.3%,最大回撤12.3%,信息比率(IR)0.86[3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小盘因子**[19][20][3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中证2000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比值或因子累计收益率来表征小盘风格的表现[19][20] * **因子评价**:当前呈现中等赔率-强趋势-低拥挤的特征,配置价值有所修复[19][34] 2. **因子名称:价值因子**[21][23][3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国证价值指数与国证1000指数的比值来表征价值风格的表现[21][23] * **因子评价**:当前呈现高赔率-中等趋势-低拥挤的特征,综合得分较高,建议重点关注[21][34] 3. **因子名称:质量因子**[24][26][3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因子累计收益率来表征质量风格的表现[24][26] * **因子评价**:当前呈现高赔率-弱趋势-中等拥挤的特征,配置价值相对较低,需等待右侧趋势确认[24][34] 4.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27][29][34]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国证成长指数与国证1000指数的比值来表征成长风格的表现[27][29] * **因子评价**:当前呈现中高赔率-中等趋势-高拥挤的特征,交易风险较高,建议保持谨慎[27][34] 5. **因子名称:低波因子**[30][32][34] * **因子构建思路**:报告提及了基于不同时间窗口(如3个月、12个月)的低波因子[30][32] * **因子评价**:当前低波风格在三标尺综合排名中位居前列,建议重点关注[34] 6. **因子名称:动量因子**[30][32][34] * **因子构建思路**:报告未详述具体构建方法,但将其作为风格因子之一进行分析[30][32] * **因子评价**:横截面来看拥挤度最高,交易风险较高[34] 7. **其他风格因子**[30][32] * **因子名称**:低市净率因子、高股息因子、低市盈率因子、EPS稳定性因子、净利润同比因子、净利润TTM同比因子、ROE因子、ROE_TTM因子、反转因子、低市销率因子、营收同比因子、营收TTM同比因子等[30][32] * **因子构建思路**:报告未详述这些因子的具体构建过程,但将其纳入风格因子三标尺分析框架中进行综合排名[30][32]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单个因子独立的历史回测绩效指标,如IC、IR等,仅提供了当前时点的三标尺状态和综合排名)[19][21][24][27][32][34]
市场风格轮动系列:如何从赔率和胜率看大小盘
招商证券· 2025-11-03 16:29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大小盘轮动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从赔率和胜率两个视角,基于多层次数据形成大小盘轮动的量化配置方案[1][4]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赔率部分构建**: - 赔率定义:一段收益率序列的赔率等于平均正收益/平均负收益的绝对值 - 赔率计算公式:$$\mathbb{R}_{\mathbb{B}}^{\pm}\,\mathbb{R}=-\frac{\sum_{i=1}^{n}return_{i}\,/n}{\sum_{j=1}^{m}return_{j}\,/m}$$[30] - 估值差计算:$$diff_{t}=\sum_{i}^{m}BP_{i,t}\,/m-\sum_{i}^{n}BP_{i},t\,/n$$[32] - 相对估值水平:$$diff'=\frac{diff_{t}}{\sum_{i}^{z}BP_{i,t}\,/z}$$[32] - 历史分位数:$$Q=\frac{rank\,\,\,(\,diff'\,\,)}{T}$$[32] 2. **胜率部分构建**:采用多指标打分法,从经济面、市场面、微观面和日历效应四个层次构建轮动指标[4][40] 3. **配置权重计算**:利用凯利公式结合赔率和胜率,计算最优配置权重[77] - 资金增长率公式:$$R(x)=(1+x*b)^{n p}(1-x)^{n(1-p)}$$[77] - 最优配置解:$$x =\frac{p*b-(1-p)}{b}$$[77] 2. 细分风格轮动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大小盘模型信号和成长价值模型信号,构建细分风格轮动策略[1][87]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当大小盘模型指向大盘,成长价值模型指向成长时,发出大盘成长占优信号[87] - 形成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四个象限的轮动配置[88]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Shibor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流动性宽松时小盘股受益,紧缩时大盘股防御性更强[4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最新Shibor利率在过去一年以来的历史分位数,当分位数大于50%时指向大盘股,反之指向小盘股[42] 2. 短期期限利差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期限利差扩大说明未来货币政策可能收紧,不利于中小市值企业[4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期限利差=1年期中短期票据收益率-7天中短期票据收益率,计算20日利差均值-250日利差均值,若大于0发出大盘占优信号[47] 3. 市场趋势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市场活跃时小盘风格收益弹性更高,市场低迷时大盘风格更具配置价值[51]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当中证全指5日均线大于20日均线且近20日成交量大于近250日成交量时,发出小盘占优信号;反之发出大盘占优信号[51] 4. 市场波动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窄幅调整期间小盘股缺少收益波动空间,大盘股通过分红形成稳健回报[5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市场波动率=近20日中证全指收益率标准差,当最近20日市场波动率小于近3年波动率均值时,发出大盘占优信号[54] 5. 风格动量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风格收益率呈现出"动量效应",强者恒强[57]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比较沪深300和中证2000指数过去四周的收益率,收益率更高的风格发出占优信号[57] 6. 风格拥挤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风格交易拥挤可能导致收益崩溃,需要警惕过热风险[6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市值最大20%个股近20日成交量在过去三年历史分位数作为大盘拥挤指标,大于0.75时发出小盘占优;计算市值最小20%个股相应指标,大于0.75时发出大盘占优[60] 7. 月历效应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周期性事件驱动形成的月度风格效应,如财报季、春节效应等[6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次周所在自然月在历史年份中沪深300战胜中证2000的胜率,当胜率大于50%时发出大盘占优信号[66] 8. 复合胜率信号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将多个明细指标结果合成为相对稳健有效的胜率信号[7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当明细指标指向大盘时记1分,指向小盘时记0分,不明确时记0.5分,取得分均值作为复合胜率信号[72]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大小盘轮动策略(完全切换) - 年化收益:23.70%[79] - 年化超额收益:20.57%[79] - 年化波动:23.03%[79] - 最大回撤:25.25%[79] - 夏普比率:1.03[79] - 信息比率(IR):2.27[79] - 收益回撤比:0.94[79] 2. 大小盘加权策略(权重调整) - 年化收益:13.69%[84] - 年化超额收益:10.94%[84] - 年化波动:22.02%[84] - 最大回撤:29.17%[84] - 夏普比率:0.62[84] - 信息比率(IR):2.47[84] - 收益回撤比:0.47[84] 3. 细分风格轮动模型 - 年化收益:35.91%[92] - 年化超额收益:32.86%[92] - 年化波动:23.97%[92] - 最大回撤:23.37%[92] - 夏普比率:1.50[92] - 信息比率(IR):3.11[92] - 收益回撤比:1.54[92]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Shibor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11.46%[43] - 最大回撤:35.26%[43] - 夏普比率:0.59[43] 2. 短期期限利差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7.41%[48] - 最大回撤:43.45%[48] - 夏普比率:0.42[48] 3. 市场趋势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3.52%[52] - 最大回撤:39.86%[52] - 夏普比率:0.28[52] 4. 市场波动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13.18%[55] - 最大回撤:30.28%[55] - 夏普比率:0.67[55] 5. 风格动量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8.16%[58] - 最大回撤:31.31%[58] - 夏普比率:0.50[58] 6. 风格拥挤度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6.63%[61] - 最大回撤:38.66%[61] - 夏普比率:0.40[61] 7. 月历效应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4.73%[67] - 最大回撤:45.83%[67] - 夏普比率:0.29[67] 8. 复合胜率信号因子 - 年化超额收益:19.72%[73] - 最大回撤:28.65%[73] - 夏普比率:0.98[73] - 信息比率(IR):2.17[73]
量化点评报告:十月配置建议:价值股的左侧信号
国盛证券· 2025-10-09 14:10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A股赔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股权风险溢价(ERP)和股息风险溢价(DRP)的标准化数值等权计算A股赔率,以衡量A股资产的估值吸引力[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首先计算ERP和DRP,然后对这两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将标准化后的数值进行等权加总得到综合赔率指标[10] 2. 模型名称:宏观胜率评分卡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从货币、信用、增长、通胀和海外五个宏观因素出发,合成得到各资产的综合胜率指标[10][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基于五个宏观因子构建评分体系,综合评估各类资产的胜率表现[10][42] 3. 模型名称:债券赔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根据长短债预期收益差构建债券资产赔率指标,衡量债券市场的估值水平[1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使用利率债收益预测框架,基于长短债的预期收益差异来构建赔率指标[11] 4. 模型名称:美联储流动性指数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数量维度和价格维度构建美联储流动性指数,用于评估市场流动性状况[1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从联储负债端存款准备金、净流动性、联储信用支持、预期引导、市场隐含、公告意外等多个维度综合构建流动性指数[16] 5. 模型名称:行业轮动三维评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趋势-景气度-拥挤度三维评价体系进行行业轮动配置[34][3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使用行业过去12个月信息比率刻画行业动量和趋势,以行业的换手率比率、波动率比率和beta比率刻画行业的交易拥挤度,结合景气度指标形成三维评价体系[34] 6. 模型名称:赔率+胜率增强型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各资产的赔率与胜率策略的风险预算,在目标波动率约束的条件下构建资产配置策略[3][39][4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将赔率策略的风险预算和胜率策略的风险预算进行简单相加得到综合得分,据此进行资产配置权重调整[45]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价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价值风格的三标尺(赔率、趋势、拥挤度)进行综合评价[19][2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从赔率、趋势和拥挤度三个维度对价值风格进行量化评分,赔率回升至0.9倍标准差,趋势位于-0.3倍标准差,拥挤度处于-1.4倍标准差的较低水平[19][22] 2. 因子名称:小盘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小盘风格的三标尺进行综合评价[20][2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小盘因子的赔率处于-0.2倍标准差(中性水平),趋势位于1.6倍标准差(极高水平),拥挤度回落至-0.5倍标准差(中低水平)[20][23] 3. 因子名称: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质量风格的三标尺进行综合评价[24][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质量风格赔率当前位于1.4倍标准差,拥挤度处于-0.5倍标准差的较低水平,趋势处于-1.2倍标准差的较低水平[24][26] 4.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成长风格的三标尺进行综合评价[27][2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成长因子趋势回升至0.1倍标准差的中等水平,赔率位于0.8倍标准差,拥挤度升至1.0倍标准差[27][2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赔率+胜率增强型策略 - 2011年以来年化收益7.0%,最大回撤2.8%[3][45] - 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7.6%,最大回撤2.7%[3][45] - 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7.2%,最大回撤2.8%[3][45] 2. 赔率增强型策略 - 2011年以来年化收益6.6%,最大回撤3.0%[39][41] - 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7.5%,最大回撤2.4%[39][41] - 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7.0%,最大回撤2.4%[39][41] 3. 胜率增强型策略 - 2011年以来年化收益7.0%,最大回撤2.8%[42][44] - 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7.7%,最大回撤2.3%[42][44] - 2019年以来年化收益6.3%,最大回撤2.3%[42][44] 4. 行业轮动三维评价模型 - 2011年以来超额表现13.1%,跟踪误差11.0%,最大回撤25.4%,信息比率1.18[35] - 2014年以来超额表现13.0%,跟踪误差12.0%,最大回撤25.4%,信息比率1.08[35] - 2019年以来超额表现10.8%,跟踪误差10.7%,最大回撤12.3%,信息比率1.02[35]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价值因子 - 赔率:0.9倍标准差[19][22] - 趋势:-0.3倍标准差[19][22] - 拥挤度:-1.4倍标准差[19][22] - 综合得分:3分[19] 2. 小盘因子 - 赔率:-0.2倍标准差[20][23] - 趋势:1.6倍标准差[20][23] - 拥挤度:-0.5倍标准差[20][23] - 综合得分:2.2分[20] 3. 质量因子 - 赔率:1.4倍标准差[24][26] - 趋势:-1.2倍标准差[24][26] - 拥挤度:-0.5倍标准差[24][26] - 综合得分:0.6分[24] 4. 成长因子 - 赔率:0.8倍标准差[27][29] - 趋势:0.1倍标准差[27][29] - 拥挤度:1.0倍标准差[27][29] - 综合得分:0.1分[27]
盈利、情绪和需求预期:市场信息对宏观量化模型的修正——数说资产配置系列之十一
申万宏源金工· 2025-08-25 16:01
宏观量化配置框架回顾 - 构建结合经济、流动性、信用和通胀的宏观量化框架 应用于大类资产配置、行业和风格配置 [1] - 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经济和流动性是影响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共同波动的前两大因素 构建经济+流动性时钟模型 [1] - 激进型组合2013年以来年化收益8.5% 较基准超额0.6% 2022年前超额1.6% 2022年出现明显回撤 [3] - 2022年回撤主要源于权益快速下跌期间流动性宽松对组合形成拖累 [5] - 行业配置引入factor mimicking市场关注点模型 根据关注点决定不同维度敏感性权重 [5] - 宏观行业组合2019-2021年表现突出 2022年以来表现偏弱 降低行业选择数量可跑赢中证500和行业等权 [7] - 风格配置选择十大类因子中每月得分前三的因子 构建宏观因子组合和因子共振组合 [10] - 宏观方法在2021-2022年对风格因子筛选贡献明显 2023年底至2024年上半年出现明显回撤 [12] 回撤来源分析 - 回撤来源包括定量宏观判断指标有效性降低、市场受情绪资金等因素驱动、宏观指标与市场预期存在背离 [13] - 2020年后宏观事件影响增多 市场博弈增加 宏观数据与市场预期背离情况频发 [14] - 2022年下半年经济前瞻指标从底部回升但市场持续担忧疫情影响 权益表现偏弱 [14] - 2022年11月-2023年4月长债收益率上行但市场预期政策宽松 权益表现较好 [16] - 2022-2023年信用指标转好但市场更关注结构问题 多数时候保持悲观 [16] - 宏观数据与市场预期背离导致模型判断与市场表现错位 对组合形成拖累 [18] 市场预期修正方案 - 通过Factor Mimicking方法构建宏观变量代理组合 使用128只股票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和97个二级行业 总市值28.3亿元占A股1/3 [19] - 选择工业增加值同比、10年期国债收益率、CPI同比、PPI同比、社融同比增速作为五大宏观变量 [19] - 组合构建流程包括计算超额收益矩阵、提取主成分、Lasso回归投影、求解特定暴露组合 [20] - 经济变量拟合效果偏弱但关键区间方向与市场观点匹配 其他变量拟合程度较好 [21][23] - 信用组合能较好反映市场观点 2022年以来信用总量改善但结构偏弱被市场视为信用偏弱信号 [25] - 通过组合收益与12个月均线比较得到市场隐含的宏观变量方向 [27] - 经济维度使用一致预测ROE和净利润增速月度变化构建修正指标 超过±1%视为观点变化 [29] - 流动性维度使用全市场日均换手率、收益靠前行业成交占比、换手提升行业占比构建微观流动性指标 [30][31] - 信用维度主要使用Factor Mimicking组合的隐含观点 [33] - 修正规则核心是当市场隐含预期与宏观数据明显背离时采用市场预期进行修正 [37] 修正观点应用效果 - 经济择时年化收益5.06% 修正后降至4.14% 流动性择时年化收益1.10% 修正后升至1.95% 信用择时年化收益4.33% 修正后升至7.27% [39] - 资产配置修正组合年化收益8.63% 较原经济+流动性组合8.52%略有提升 但受权益仓位限制和跨资产观点偏差影响提升有限 [40][41] - 行业配置修正组合年化收益7.96% 较原宏观行业组合3.67%显著提升 2024年信用悲观和经济数据偏差修正带来正向贡献 [45][46] - 中证500修正后指数增强年化收益14.38% 较原组合12.24%提升明显 沪深300修正后年化收益9.33% 较原组合8.57%提升 [52] - 中证1000修正后年化收益17.96% 较原组合17.62%略有提升 主要因修正数据基于中证800成分股 [52] - 2024年二季度以来信用修正指标持续偏弱 组合降低成长配置 有效匹配市场实际表现 [53] - 修正观点在2020年后宏观数据与市场预期背离场景中能有效降低回撤 增强配置表现 [54]
量化点评报告:八月配置建议:盯住CDS择时信号
国盛证券· 2025-08-05 09:39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A股赔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ERP(股权风险溢价)和DRP(债务风险溢价)的标准化数值等权计算A股赔率,用于衡量市场安全边际[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ERP和DRP的原始值 2. 对两者进行标准化处理(Z-score) 3. 等权加权求和得到综合赔率指标 $$ \text{赔率} = \frac{\text{ERP}_{标准化} + \text{DRP}_{标准化}}{2} $$ 截至7月底,赔率指标为0.9倍标准差[7][8] 2. **模型名称:A股胜率评分卡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货币、信用、增长、通胀与海外五因子合成宏观胜率评分,预测资产未来表现[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五类宏观因子(如PMI、信贷数据等) 2. 对各因子进行标准化和方向调整(如增长因子负向影响胜率) 3. 加权合成综合胜率指标 当前A股胜率因PMI下滑回落至0轴附近[9][11] 3. **模型名称:A股拥挤度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成交热度和行业分歧度(长期指标)与期权CPR(短期指标)刻画市场交易过热风险[1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长期拥挤度:成交热度(换手率) + 行业分歧度(横截面波动) 2. 短期拥挤度:期权认购认沽成交比率(CPR) 3. 分别标准化后输出信号 当前长期/短期拥挤度分别为1.0和1.1倍标准差[12][14][15] 4. **模型名称:债券赔率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长短债预期收益差构建债券估值指标[2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长债(10年期)与短债(2年期)预期收益差 2. 标准化处理并反向调整(赔率越低表示估值风险越高) 当前债券赔率为-1.4倍标准差[19][21] 5. **模型名称:美联储流动性指数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数量维度(如资产负债表规模)和价格维度(如利率)构建流动性指标[2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取净流动性、信用支持等子指标 2. 标准化后加权合成综合指数 当前指数位于20%中高水平[25][26] 6. **模型名称:行业轮动三标尺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景气度、趋势、拥挤度三维框架筛选行业[4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景气度:过去12个月行业IR(信息比率) 2. 趋势:动量指标 3. 拥挤度:换手率比率+波动率比率+Beta比率 2025年策略超额收益8.5%[44][45]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价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估值指标(如PB、股息率)筛选低估值股票[27] - 因子评价:当前呈现"中高赔率-中等趋势-低拥挤"特征,综合得分最高[27][28] 2. **因子名称: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ROE、盈利稳定性等财务指标构建[29] - 因子评价:高赔率(1.7倍标准差)但趋势弱(-1.4倍标准差),需等待右侧确认[29][30] 3. **因子名称:成长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营收/净利润增长率等指标[32] - 因子评价:高赔率(0.9倍标准差)但拥挤度中等(0.1倍标准差),建议标配[33][34] 4. **因子名称:小盘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按市值分组捕捉小盘股超额收益[35] - 因子评价:低赔率(-0.7倍标准差)+高拥挤(0.6倍标准差),风险较高[36][37]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赔率+胜率策略** - 年化收益:7.0%(2011年以来)、7.6%(2014年以来)[48][54] - 最大回撤:2.8%(2011年以来)[54] - 夏普比率:2.86(2011年以来)[56] 2. **行业轮动策略** - 信息比率(IR):1.18(2011年以来)[44] - 最大回撤:25.4%(2011年以来)[44] 3. **债券赔率模型** - 当前赔率:-1.4倍标准差[19] 4. **A股拥挤度模型** - 长期拥挤度:1.0倍标准差[14] - 短期拥挤度:1.1倍标准差[15]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价值因子** - 赔率:0.3倍标准差[28] - 拥挤度:-1.3倍标准差[28] 2. **质量因子** - 赔率:1.7倍标准差[30] - 趋势:-1.4倍标准差[30] 3. **小盘因子** - 趋势:1.6倍标准差[36] - 拥挤度:0.6倍标准差[36]
七月配置建议:不轻易低配A股
国盛证券· 2025-07-02 20:56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赔率+胜率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资产的赔率与胜率指标,通过风险预算模型构建配置策略[4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赔率指标**:基于ERP(股权风险溢价)和DRP(债务风险溢价)的标准化数值等权计算,例如A股赔率为1.2倍标准差[11] 2. **胜率指标**:通过宏观胜率评分卡(货币、信用、增长、通胀、海外五因子)合成综合胜率,例如A股胜率回升至0轴附近[11] 3. **风险预算分配**:将赔率策略和胜率策略的风险预算简单相加,生成综合得分并调整资产权重[40] - **模型评价**:通过动态调整高赔率与高胜率资产权重,实现稳健收益 2. **模型名称:行业轮动策略(三维评价体系)**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行业景气度、趋势、拥挤度三维框架筛选行业[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趋势指标**:过去12个月信息比率(IR)衡量行业动量 2. **拥挤度指标**:换手率比率、波动率比率、beta比率合成[35] 3. **景气度分类**:实心气泡代表高景气行业,空心代表低景气[38] - **模型评价**: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有效捕捉行业轮动机会 3. **模型名称:美联储流动性指数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从数量维度和价格维度解构美联储流动性[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量维度**:净流动性、联储信用支持 2. **价格维度**:预期引导、市场隐含利率、公告意外[15] 3. **指数合成**:加权计算当前流动性状态(如20%中高水平)[15]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价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赔率、趋势、拥挤度三标尺综合打分[1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赔率**:国证价值/国证1000比值标准化(当前0.2倍标准差)[19] 2. **趋势**:滚动窗口计算因子收益率方向(-0.1倍标准差中等水平)[19] 3. **拥挤度**:换手率与波动率分位数合成(-1倍标准差低拥挤)[19] - **因子评价**:综合得分1分,呈现“强趋势-低拥挤”特征[29] 2. **因子名称:质量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侧重盈利稳定性与ROE持续性[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赔率**:高质量因子超额走势分位数(1.4倍标准差高赔率)[22] 2. **趋势**:滚动12个月收益方向(-0.3倍标准差弱趋势)[22] 3. **拥挤度**:持仓集中度与交易量合成(-0.8倍标准差低拥挤)[22] 3. **因子名称:小盘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市值风格与交易拥挤度[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赔率**:中证2000/沪深300比值标准化(-0.5倍标准差低赔率)[28] 2. **趋势**:短期动量强度(0.9倍标准差强趋势)[28] 3. **拥挤度**:换手率分位数(0.6倍标准差高拥挤)[28]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赔率+胜率策略** - 年化收益:7.0%(2011年以来)、7.6%(2014年以来)、7.2%(2019年以来)[47] - 最大回撤:2.8%(2011年以来)、2.7%(2014年以来)、2.8%(2019年以来)[47] - 夏普比率:2.86(2011年以来)、3.26(2014年以来)、2.85(2019年以来)[47] 2. **行业轮动策略** - 年化超额收益:13.1%(2011年以来)、13.0%(2014年以来)、10.8%(2019年以来)[36] - 信息比率(IR):1.18(2011年以来)、1.08(2014年以来)、1.02(2019年以来)[3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价值因子** - 综合打分:1分(当前排名最高)[18] - 赔率分位数:0.2倍标准差[19] - 趋势分位数:-0.1倍标准差[19] 2. **质量因子** - 综合打分:0.6分[20] - 赔率分位数:1.4倍标准差[22] - 趋势分位数:-0.3倍标准差[22] 3. **小盘因子** - 综合打分:0分[26] - 趋势分位数:0.9倍标准差[28] - 拥挤度分位数:0.6倍标准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