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服务

搜索文档
杭州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每日商报· 2025-07-23 06:26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30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474亿元增长5.7%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3.2%,蔬菜产量187万吨增长3.6%,水产品产量6.6万吨增长3.8%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29.3% [2] -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增长,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3%、22.7%和20.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5亿元同比增长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5%,通讯器材类增长40.9%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0.5%,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3% [3]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09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0.7个百分点 [5] 服务业与贸易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898亿元同比增长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4%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1.2% [4] - 货物进出口总额4366亿元增长7.1%,出口3098亿元增长12.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17亿元增长19.9% [4]
我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
郑州日报· 2025-06-13 08:45
法人单位数量增长 - 2023年末郑州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达56 6万个 较2018年增加18 1万个 增长46 9% 产业活动单位59 9万个 增加18 6万个 增长45 1% 个体经营户78 3万个 增加28 4万个 增长57 0% [2] - 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量最多达20 8万个 占比36 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 7万个 占比15 4% 建筑业5 6万个 占比9 9% [2] - 金水区法人单位数量居首达13 3万个 占比23 4% 郑东新区8 4万个 占比14 8% 新郑市为县域最高达3 3万个 占比5 9% [2] 第三产业就业主导 - 2023年末二三产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12 5万人 较2018年增加113 8万人 增长22 8% 其中三产从业人员427 7万人 增加120万人 增长39% [3] - 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最多达104 2万人 占比17 0% 建筑业88 9万人 占比14 5% 制造业78 6万人 占比12 8% [3] - 金水区从业人员110 7万人 占比18 1% 郑东新区73 2万人 占比12 0% 新郑市县域最高达49 2万人 占比8 0% [3] 数字经济规模扩张 - 2023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6 0万个 从业人员58 7万人 全年营收8680 6亿元 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营收6050 1亿元 占比69 7% [4]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3 9万个 从业人员32 7万人 营收1367 2亿元 数字要素驱动业营收612 7亿元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259个 营收6292 8亿元 高技术服务业企业1027个 营收1311 4亿元 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204 7亿元 [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8个 服务业企业762个 显示新兴领域加速发展 [4] - 数字产品制造业857个企业贡献14万就业 数字产品服务业1万企业营收650 7亿元 [4]
中银晨会聚焦-20250606
中银国际· 2025-06-06 09:40
核心观点 - 5月内、外需表现分化,外贸环境短期改善提振制造企业生产意愿,高技术制造业及服务业景气度处于扩张区间;端午假期国内文旅市场以短途休闲游为主导,亲子经济占比高、文体旅融合带动消费,跨境游持续火热;马应龙业绩稳健增长,在肛肠领域品牌优势突出,大健康领域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2] 6月金股组合 - 包含顺丰控股(002352.SZ)、安集科技(688019.SH)、佰仁医疗(688198.SH)、岭南控股(000524.SZ)、青岛啤酒(600600.SH)、索辰科技(688507.SH) [1] 宏观经济(5月PMI数据点评) - 5月制造业产需回升,PMI指数49.5%,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但仍处收缩区间;新订单指数49.8%,环比回升0.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升2.8个百分点至47.5%;生产指数50.7%,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5] - 企业预期改善,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5%,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中美经贸会谈缓解“对等关税”压力,部分涉美企业外贸订单重启,进出口改善 [6] - 采购及进口指数反弹,5月分别为47.6%和47.1%,环比分别回升1.3和3.7个百分点;价格指数仍处收缩区间且环比微降,国内需求待修复 [6] - 电气机械和专用设备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增幅超10%,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下滑,外需带动库存消化;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连续4个月扩张,外需拉动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景气度修复 [6][7] - 原材料加工业部分行业新订单指数环比下滑,反映基建、地产存量项目发力不足,国内有效需求待修复 [7] 社会服务(2025年端午旅游数据点评) - 端午假期短途休闲游占主导,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5.7%;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5.9%;客单价359.08元,同比降2.1%;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57亿人次,同比增3.0% [8] - 民俗体验成文旅流量密码,广东接待游客2321万人次,同比增20.6%,旅游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25.6%,因龙舟赛事及非遗活动多受游客青睐 [8] - 双节叠加亲子经济占比高,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25%,亲子跟团产品预订热度增80%,主题乐园门票预订量增127%;演出赛事活动点燃文旅产业链,江苏赛事带动相关景区游客量增长30%,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 [9] - 出入境游双向火热,端午期间中外人员出入境590.7万人次,日均196.9万人次,同比增长2.7%;适用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23.1万人次,同比增长59.4%;入境游订单涨幅近9成,出境游热门目的地集中在3小时航行圈 [10] 医药生物(马应龙)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8亿元,同比增长18.85%;利润总额6.58亿元,同比增长25.32%;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9.14%。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1.48%;利润总额2.47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2.99% [2][12] - 医药工业稳健增长,2024年医药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17.82%,毛利率71.42%,较去年同期增加6.87个百分点;治痔产品收入15.92亿元,同比增长23.19%,未来有望持续放量 [13] - 销售费用率有所增加,2024年为25.13%,较去年同期提升2.33个百分点,2025年Q1为20.09%,较去年同期提升0.22个百分点;整体费用控制良好,管理和研发费用率有升有降 [14] - 借助品牌优势布局大健康领域,2024年卫生湿巾系列销售规模突破亿元,美妆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0%,大健康业务整体规模同比增长 [15]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通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指数上涨,其中通信涨幅2.62%、电子涨幅2.31%、计算机涨幅2.12%;美容护理、纺织服饰、农林牧渔等行业指数下跌,其中美容护理跌幅3.07%、纺织服饰跌幅1.81%、农林牧渔跌幅1.79% [3] 市场指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384.10,涨幅0.23%;深证成指收盘价10203.50,涨幅0.58%;沪深300收盘价3877.56,涨幅0.23%;中小100收盘价6396.54,涨幅0.37%;创业板指收盘价2048.62,涨幅1.1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