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多省份GDP冲击万亿新关口 地方经济“新”意盎然
证券时报· 2025-10-31 03:23
宏观经济总量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2] - 广东和江苏两省经济总量首次于前三季度双双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分别为10.52万亿元和10.28万亿元 [1][2] - 山东和浙江前三季度GDP分别为7.71万亿元和6.85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和5.7% [2] - 全国有20个省份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于5%,其中19个省份增速快于全国整体水平 [3] 产业结构与制造业表现 - 多地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70%,例如江苏和安徽 [4]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较1-8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 [4] - 浙江、海南、安徽、四川、湖北等多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广西和安徽均为27.8% [4] -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8% [4] - 广东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4.6%、37.6%、75.3% [4]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 [4] 数字经济发展 - 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 [5] - 北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5] - 重庆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5% [5] 区域发展与城乡协调 - 云南新能源电池产业增长73% [6] - 在辽宁、河北、重庆、云南等多数省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 [6] - 河北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至1.98,浙江缩小至1.73 [6] -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2.09亿,同比增长25% [6] 增长动力与前景 - 经济大省展现出强大综合实力,12个经济大省中有10个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快于全国水平 [2] - 福建和北京全年经济总量有望分别站上6万亿元和5万亿元新台阶 [3] -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与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夯实经济基础 [1]
杭州前三季度GDP达16900亿元
每日商报· 2025-10-27 06:25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1690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98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2561亿元,增长5.6% [2]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041元,同比增长4.2% [6] 农业生产情况 -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3] - 种植业、林业、渔业总产值分别增长3.6%、6.7%和3.4% [3] - 特色农产品中,茶叶、中药材、山核桃产量分别增长3.9%、5.5%和5.2% [3] 工业与制造业表现 -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25亿元,同比增长6.3% [3] - 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7%、9.5%和9.4% [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和33.0% [3] -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82.9%、97.9%和229.1% [3] 消费市场情况 -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9亿元,同比增长5.1% [3] - 限额以上单位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6.3%,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2.8% [3][4] -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3%、12.6%和58.3% [4] 投资与基础设施 -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比上半年加快2.0个百分点 [5]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3%,比上半年加快1.7个百分点 [5]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4.4%,比上半年加快9.2个百分点 [5] 服务业发展 -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2561亿元,同比增长5.6% [5] -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4635亿元,同比增长9.1% [5]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3.4%和12.8% [5] 对外贸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743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出口4812亿元,增长10.7% [6] - 机电产品出口2304亿元,增长1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39亿元,增长11.7% [6] - 民营企业货物出口3679亿元,增长12.1%,占货物出口的76.5% [6] - 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分别增长18.5%和18.1% [6]
前三季度浙江GDP同比增长5.7%
国际金融报· 2025-10-24 14:0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全省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684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40674亿元,增长6.0%,增速领先于第一产业的3.7%和第二产业的5.2% [1] 农业生产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水产品总产量425.8万吨,增长5.2% [1] - 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85.5万吨,下降5.2%,但禽蛋产量增长11.0%,牛奶产量增长4.2% [1] - 生猪存栏645.2万头,增长4.1%,但能繁母猪存栏58.8万头,下降7.7% [1] 工业与制造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7.4%,贡献率达76.2% [2] - 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7%、16.5%和13.6% [2] - 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4%、11.6%和10.6% [2] - 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5.6%、52.5%和41.3% [2] 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均增长9.4% [2] - 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3% [2] 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8%,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10.7%,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34.2%,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4.9%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9%,占全部投资的27.5%,比重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 [3] - 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2.3%和10.0% [3] 消费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08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商品零售增长5.3%,餐饮收入增长4.6% [3] - 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23.4% [3]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57.0%、64.2%和42.5% [3] 价格指数 - 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其中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9.0%,衣着价格上涨2.0% [4]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和3.9% [4] 就业与收入 -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7%,城镇新增就业92.5万人 [5]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53元,同比名义增长4.7%,实际增长4.9% [5]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6%,高于城镇居民的4.4%,城乡收入比值缩小至1.73 [5]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创造活跃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长23.1% [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6年的2.1万件增加至2024年的5.2万件 [1] - 截至2024年底,95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40.7万件,占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的43.7% [1] 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累计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5.8万件,颁发登记证书近3万件,登记主体中超90%为企业 [2] -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覆盖9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中的83个,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登记数量占比超50% [2] - 截至2025年6月,数据知识产权累计融资增信金额超100亿元,交易许可金额超5.8亿元,证券化金额超2亿元 [2]
去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 位居全球第一 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创造活跃
人民日报· 2025-09-12 05:5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表现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同比增长23.1%远超全球平均增速[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6年2.1万件增至2024年5.2万件[1] - 95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40.7万件 占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总量43.7%[1] 数据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6月全国累计受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5.8万件 颁发登记证书近3万件[2] - 登记主体中超90%为企业 覆盖83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占比超50%[2] - 数据知识产权累计融资增信金额超100亿元 交易许可金额达5.8亿元 证券化金额超2亿元[2]
50万件、全球第一 “硬核”数据勾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发展轨迹”
央视网· 2025-09-11 12:58
行业规模与领先地位 -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速为23.1%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相关专利占比达到60% [3] 国际布局与双向流动 - 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6年的2.1万件增长至2024年的5.2万件 [3] - 来华申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的国外企业数量稳步提升 [3] - 截至2024年底,共有95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拥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为40.7万件,占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的43.7% [6]
山东: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10%
核心政策目标 - 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重点 全面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提质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提级 [1] - 到2027年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路径更加成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 占GDP比重稳步提升 [1] 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 高标准建设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部署200G/400G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 [2] - 推动重点场所/行政村/近海航路5G覆盖 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新型网络设施 [2] - 重点打造济南/青岛/枣庄3个算力枢纽 推动70%以上新增算力向枢纽集聚 [2] 新兴技术产业规划 - 聚焦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科学等前沿领域 每年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1]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大模型在智能制造/智慧生活/智慧政务领域示范应用 [1] - 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 培育多元数据市场经营主体 [1]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 2025年底前打造100个以上智慧农场/牧场/渔场应用场景 [2] - 建设10家左右国家卓越级和领航级智能工厂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 [2] - 发展智慧渔业和智慧海洋牧场 建设"智慧海上粮仓"等海洋经济新业态 [2]
产业变革中的商协会力量:把脉经济晴雨表,谋划突围新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0:56
核心观点 - 广东经济呈现边际改善和探底回暖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成为核心推动力 [1] - 各行业面临供应链安全 盈利空间收窄 高端人才缺口和技术转型难度等挑战 [2][3] - 建议通过政府投入 机制创新和技术转型解决供应链卡点 并加强产学研合作解决人才问题 [4][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亿元 同比增长4.2% 自2024年四季度起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速回升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显著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1] 行业发展新趋势 - 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近33% 新型电力系统蓬勃发展 [2] - 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7454亿元 占全国比重超过1/3 中欧班列和跨境航空货运量年均增长超20% [2] 行业面临挑战 - 风电装备制造和光伏领域核心器件对国外依赖度高 关键设备和高端材料获取难度大 [3] - 物流行业利润率下降 电力系统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空间饱和且价格下行 [3] - 电力交易员 芯片设计工程师和工艺工程师等高端研发人才缺口较大 [3] - 市场需求收缩导致研发投入边际效益下降 企业创新驱动力不足 [3] 优化建议 - 政府坚持大力投入和长期投资解决供应链卡点 完善跨境应急物流通道减少地缘风险冲击 [4] - 通过链长加链主机制统筹重大项目布局 防止资源分散 [4] - 物流企业创新配送体系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4] - 提前布局退役新能源回收处置产业 加强企业出海转型 [4] - 开展电力交易员职业技能认定 加强高水平大学与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 [5] - 加大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投入 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与粤商协会企业合作办学 [5] 发展展望 - 企业在国际化 数字化和新消费领域取得突破 新赛道和新空间仍然存在 [5] - 未来两三年有望涌现一批优秀企业带动整体经济转型 [5]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晴雨表和智囊团作用 健全意见建议直通车机制 [5]
杭州经济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每日商报· 2025-07-23 06:26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11303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267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474亿元增长5.7% [1]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3.2%,蔬菜产量187万吨增长3.6%,水产品产量6.6万吨增长3.8% [1] 工业发展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6.9%,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29.3% [2] -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快速增长,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2] - 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7.3%、22.7%和20.0%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5亿元同比增长6.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5%,通讯器材类增长40.9%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0.5%,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3% [3]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09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高0.7个百分点 [5] 服务业与贸易 - 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8898亿元同比增长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2.4% [4]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3%和11.2% [4] - 货物进出口总额4366亿元增长7.1%,出口3098亿元增长12.5%,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17亿元增长19.9% [4]
苏浙皖齐发上半年“成绩单”
国际金融报· 2025-07-21 18:37
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增长 - 上半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66967.8亿元,同比增长5.7% [1] - 上半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45004亿元,同比增长5.8% [1] - 上半年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25723亿元,同比增长5.6% [1] 分产业增加值表现 - 江苏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8391.1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36799.1亿元增长5.9% [1] - 浙江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13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5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6921亿元增长6.0% [1] - 安徽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29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993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4491亿元增长5.3% [1] 工业生产与先进制造业 - 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其中民营企业增长8.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8% [2] - 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民营企业贡献率达7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 [2] - 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且贡献率达80.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6% [2] 高技术产品产量 - 浙江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85.7%,锂离子电池增长65.2%,笔记本计算机增长47.3%,新能源汽车增长43.3% [2]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3%,集成电路增长9.9%,工业机器人增长93.3% [2] 现代服务业发展 - 江苏省1-5月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6.8%和14.3% [3] - 浙江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9.0% [3] - 安徽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1-5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3% [4] 投资结构变化 - 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9%,但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9%,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49.7% [5] - 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制造业投资增长10.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2% [6] - 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8%,但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1.2%,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投资增长94.8% [6] 重点领域投资 - 江苏省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45.8%,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21.6% [5] - 浙江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0%,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0% [6] - 安徽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9.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