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聚烯烃
icon
搜索文档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4
国海证券· 2025-08-14 08:31
卫星化学/化学原料(002648/212202)公司点评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34.60亿元(同比+20.93%),归母净利润27.44亿元(同比+33.44%),扣非净利润28.96亿元(同比+29.61%),毛利率20.56%(同比-0.52pct) [3][5] - 分板块表现:功能化学品营收122.17亿元(同比+32.12%)毛利率19.92%(+2.64pct);高分子新材料营收52.45亿元(同比-4.43%)毛利率29.54%(+0.74pct);新能源材料营收3.04亿元(同比-14.93%) [5] - Q2单季度营收111.31亿元(同比+5.05%,环比-9.72%),归母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13.72%,环比-25.07%),主要产品价差环比收窄 [4][7] -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266亿元,预计2025年底投产,包含10万吨/年α-烯烃装置、9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等,将延伸高端聚烯烃产品链 [9]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4/90.98/103.66亿元,对应PE 9/7/6倍 [10] 德赛西威/软件开发(002920/217104)公司点评 - 2025H1营收146.44亿元(同比+25.25%),归母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45.82%),其中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营收94.59/41.47亿元(同比+18.76%/+55.49%) [12][14] - 汽车电子业务整体毛利率20.33%(同比+0.29pct),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毛利率分别为19.75%/19.74%(同比+0.52/+0.94pct) [14] - 境外销售额10.38亿元(同比+36.82%),已完成印尼、墨西哥、西班牙(2026年量产)产能布局,突破RENAULT、HONDA等海外客户 [15] - AI领域推出基于高通8255的端侧大模型方案,以及OneBox(8255+8650组合)和OneChip(8775/8797)跨域融合方案 [1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43/427/514亿元,归母净利润27.40/34.52/42.92亿元,对应PE 23/18/15倍 [17] 欧洲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 - 2025-2034年欧洲海风年均新增装机预计达12GW以上,是2020-2024年均装机的4倍,累计装机126GW [18][19] - 欧洲天然气发电占比24%(2023年),进口依赖度51%,计划2027年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19] - 英国AR7海风投标限价提高11%至81英镑/MWh,丹麦准备34亿欧元国家支持和74亿欧元CfD准备金 [20] - 欧洲本土海缆交付周期达4-5年,水下基础订单达年出货量2-3倍,中国厂商在基础结构环节成本优势显著 [21][22] - 预计欧洲海风水下基础市场空间未来三年增长1倍至250亿元,2030年达400亿元/年;海缆市场2030年达300亿元/年(较2025年+200%) [22] 国光股份/农化制品(002749/212208)公司动态研究 - 2025H1营收11.19亿元(同比+7.33%),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6.05%),毛利率47.42%(同比+1.07pct) [24] - 农药板块营收7.81亿元(同比+7.8%)毛利率51.0%(+1.1pct);肥料板块营收2.98亿元(同比+7.0%)毛利率36.9%(-0.6pct) [25] - 半年度分红比例达81%,每10股派4元 [26] - 可转债募投项目包括2.2万吨制剂、5万吨水溶肥、1.5万吨原药等项目,预计2027年底完成 [2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53/5.43/6.52亿元,对应PE 16/13/11倍 [27] 心动公司/游戏Ⅱ(02400/217204)点评报告 - 2025H1预计营收超30.5亿元(同比+37%),净利润超7.9亿元(同比+215%),主要受益自研游戏及TapTap平台增长 [29] - 《心动小镇》iOS畅销榜前20,《火炬之光:无限》Steam在线人数创新高,《仙境传说M:初心服》东南亚市场表现优异 [30] - TapTap平台DAU提升11%,PC端2025年4月上线坚持零分成策略 [31] - "自研+渠道"生态闭环形成,预计《伊瑟》国服9月25日上线,《仙境传说RO2》2026年推出 [32][33]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16.9/20.7/24.6亿元,对应PE 19.4/15.8/13.4倍 [33] 动保行业研究框架 - 2019-2023年兽药销售额从503.95亿增至696.51亿(CAGR 8.43%),2023年生物制品占比23.37% [37] - 2020-2023年行业平均毛利润从219.98亿降至212.97亿,生物股份口蹄疫单价下降32.41%至0.98元/ml [37][38] - 2024年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840亿元(占宠物市场28%),国产"猫三联"疫苗推动进口替代 [40] - 海正动保"海乐旺"首次出口越南,礼舒替尼成为全球第三款JAK激酶靶点兽药 [40] - 行业从后周期属性转向研发驱动,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矩阵和研发投入扩大份额 [39]
卫星化学(002648):公司动态点评:乙烷供应风险解除,高端聚烯烃项目成长可期
国海证券· 2025-07-07 2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乙烷出口限制解除,公司供应链风险出清,重新进入稳定运营状态 [7] - 2025Q2丙烯酸价差同比扩大,C3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8] - α - 烯烃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支撑公司长期成长 [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3.35、713.54、848.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4、90.71、103.38亿元,对应PE分别9、7、6倍,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取消了对中国乙烷交易的限制 [6] 投资要点 - 美国乙烷出口限制解除,公司供应链风险出清:2025年5月23日,美国BIS将向中国出口的乙烷首次列入《出口管理条例(EAR)》第744.21条款,要求出口商逐票审批;6月25日,BIS允许乙烷船只运输至中国但暂不准卸货;7月2日,BIS正式撤销全部乙烷出口许可要求,中美乙烷贸易回归正常 [7] - 2025Q2丙烯酸价差同比扩大,C3业绩有望逐步修复:2025Q2丙烷均价为609美元/吨,同比 - 3.42%,环比 - 2.72%;丙烯酸均价为7566元/吨,同比 + 5.37%,环比 - 6.35%,价差3821元/吨,同比 + 15.86%,环比 - 9.17% [8] - α - 烯烃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支撑公司长期成长:公司α - 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于2024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陆续投产,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一阶段项目总投资额约121.5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多套装置;该项目将扩大公司上游乙烯产能规模,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等新材料,夯实公司发展基础;2025年公司还有多个项目计划投产及签约项目 [9][1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3.35、713.54、848.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4、90.71、103.38亿元,对应PE分别9、7、6倍,维持“买入”评级 [11] 分产品经营数据 - 展示了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聚乙烯、环氧乙烷的价格及价差在2023年1月 - 2025年2月的变化情况,以及乙烷、丙烷的价格变化情况 [14] 主要产品价格价差情况 - 有丙烯酸、聚丙烯、聚乙烯、环氧乙烷价格价差情况的相关图表 [21][22] 盈利预测表 - 展示了公司2024A - 2027E的财务指标、每股指标与估值、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 [23]
卫星化学2024年营收、净利均两位数增长 董事长杨卫东:将积极采取可行方案应对关税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0 22:2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48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同比增长26.77%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原料成本低、供应链完整、产业链一体化以及技术领先策略带来的产品差异化和高端化 [1] - 2024年一季度化工品价格环比回落但同比上涨,如丙烯酸价格从2024年底7900-8000元/吨短暂回落后回升至7400-7500元/吨 [5] 原料成本与关税影响 - 原材料丙烷FEI价格从618美元/吨大幅下跌至450美元/吨,使进料加工业务存在套利空间 [1] - 乙烷关税从2%下降至1%,公司已制定三套应对方案:争取不列入加征清单、争取豁免、采取来料加工和乙烯换货等业务模式 [2] - 公司通过与美国ET公司合作拥有资源出口资产,自建码头、管道和乙烷船队,减少中间环节 [2] - 进料加工业务需要承担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波动,但公司能够从中套利 [3] 产能与产品布局 - 2024年建成年产10万吨乙醇胺装置,形成182万吨/年乙二醇、50万吨/年聚醚大单体与表面活性剂、20万吨/年乙醇胺、15万吨/年碳酸酯等产能 [4] - 拥有80万吨/年聚乙烯、40万吨/年聚苯乙烯等产能 [4] - 正在建设10万吨/年α-烯烃生产装置,茂金属聚乙烯和POE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 [6] 行业供需状况 - 行业呈现"低端过剩,高端紧缺"格局,高端聚烯烃自给率仅为65% [5] - 2024年中国聚乙烯进口量1303万吨,净进口依存度31.9%,茂金属聚乙烯进口量超200万吨,自给率不足20%,POE进口量91万吨,进口依存度近100% [5] - 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丙烷占比约50%,加征关税可能导致PDH企业开工率下降,推动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 [6] - 中国化工产能扩张进入尾声,供给增速放缓对化工品价格形成支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