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聚烯烃

搜索文档
卫星化学(002648):公司动态点评:乙烷供应风险解除,高端聚烯烃项目成长可期
国海证券· 2025-07-07 2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乙烷出口限制解除,公司供应链风险出清,重新进入稳定运营状态 [7] - 2025Q2丙烯酸价差同比扩大,C3业绩有望逐步修复 [8] - α - 烯烃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支撑公司长期成长 [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3.35、713.54、848.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4、90.71、103.38亿元,对应PE分别9、7、6倍,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取消了对中国乙烷交易的限制 [6] 投资要点 - 美国乙烷出口限制解除,公司供应链风险出清:2025年5月23日,美国BIS将向中国出口的乙烷首次列入《出口管理条例(EAR)》第744.21条款,要求出口商逐票审批;6月25日,BIS允许乙烷船只运输至中国但暂不准卸货;7月2日,BIS正式撤销全部乙烷出口许可要求,中美乙烷贸易回归正常 [7] - 2025Q2丙烯酸价差同比扩大,C3业绩有望逐步修复:2025Q2丙烷均价为609美元/吨,同比 - 3.42%,环比 - 2.72%;丙烯酸均价为7566元/吨,同比 + 5.37%,环比 - 6.35%,价差3821元/吨,同比 + 15.86%,环比 - 9.17% [8] - α - 烯烃综合利用项目进展顺利,支撑公司长期成长:公司α - 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于2024年第二季度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底陆续投产,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一阶段项目总投资额约121.5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多套装置;该项目将扩大公司上游乙烯产能规模,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等新材料,夯实公司发展基础;2025年公司还有多个项目计划投产及签约项目 [9][1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3.35、713.54、848.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4、90.71、103.38亿元,对应PE分别9、7、6倍,维持“买入”评级 [11] 分产品经营数据 - 展示了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聚乙烯、环氧乙烷的价格及价差在2023年1月 - 2025年2月的变化情况,以及乙烷、丙烷的价格变化情况 [14] 主要产品价格价差情况 - 有丙烯酸、聚丙烯、聚乙烯、环氧乙烷价格价差情况的相关图表 [21][22] 盈利预测表 - 展示了公司2024A - 2027E的财务指标、每股指标与估值、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 [23]
中科科乐,首车EPOE产品发运出厂
DT新材料· 2025-06-22 21:19
中科科乐EPOE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公司首车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产品正式发运出厂,标志高端聚烯烃材料国产化进入市场应用阶段[1] - 采用完全原创镍基催化剂技术,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实现POE制备,突破传统α-烯烃依赖路径,产品涵盖聚烯烃弹性体、环烯烃共聚物等[2] - 2024年11月完成5000吨/年中试装置建设,半年内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量产的完整流程[3] 在建项目产能布局 - 安庆试验线项目投资750万元,建设5条不同工艺试验线(E-POE/溶液法/淤浆法),总试验能力达42.1吨/年[4] - 山东东明石化30万吨/年EPOE项目总投资40亿元(建设投资35亿元),为全球首套工业化装置[4] - 合肥二期项目聚焦光伏封装胶膜等应用领域,实现高端聚烯烃完全国产化[4] 尼龙改性技术研修班议程 - 涵盖高温尼龙改性工艺(树脂特性/助剂影响/挤出工艺)、玻璃纤维增强技术、无卤阻燃剂应用等核心技术议题[7][8][9] - 包含6大专题报告:高温尼龙树脂改性(朱俊)、玻璃纤维增强性能影响(孙湘渝)、玻璃纤维应用(王炎涛)、无卤阻燃剂(赵国栋)、核磁检测技术(刘佳骏)、抗老化解决方案(天津利安隆)[7][8] - 设置4场实践研讨:激光焊接材料研发、生产异常处理、螺杆组合优化、汽车水室料开发[9]
首套乙烯高选择性齐聚制a-烯烃5万吨/年投料开车成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7 12:28
我国首套乙烯高选择性齐聚制a-烯烃5万吨/年工业装置实现催化剂一次投料开车成功 2025年2月,我国首套乙烯高选择性齐聚制a-烯烃5万吨/年工业装置实现催化剂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在 工业级负荷下贯通全流程,成功产出超高纯度1.辛烯和1-己烯产品。乙烯高选择性齐聚法生产1-辛烯的 自主国产化曾被业界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门槛高 催化体系复杂:1-辛烯的合成需要催化剂在乙烯齐聚反应中精确控制碳链增长至C8,并抑制副产物(如 C4、C6、C10+烯烃或聚合物)的生成。这种高选择性催化对配体设计、金属中心(如镍、铬、铁等)的电 子/空间调控要求极为苛刻。 反应条件苛刻:需在高温高压下实现高转化率与选择性,对催化剂稳定性、反应器设计(如传热/传质控 制)提出严峻挑战。 2.国外技术垄断 全球仅有少数公司(如Shell的SHOP工艺、Chevron Phillips的铬系催化剂技术等)掌握成熟工艺,且核心 专利和催化剂配方长期保密,技术转让成本高昂或受限。关键设备(如过滤、分离系统)依赖进口,进一 步卡脖子。 3.材料与工程化难题 催化剂国产化难:高性能配体合成涉及稀有金属或复杂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