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合成生物
icon
搜索文档
超亿元!中金投了一家AI+合成生物!年综合产能突破万吨!
公司概况 - 引航生物依托AI驱动的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开发了多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原创技术并建立了丰富产品管线[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曾获得礼来亚洲基金超4亿元独家投资是业内少数具备研发-生产-商业化落地全链条能力的合成生物学企业之一[2] - 公司拥有苏州总部运营中美双研发中心及湘皖生产基地年综合产能突破万吨规模[1][3] 产品与技术 - 已实现10余款关键原料的规模化量产涵盖人类营养动物营养抗生素原料医药中间体等产品远销全球20余国[1] - 具体产品包括抗菌药原料氟苯尼考医药中间体NMN/NAD系列动物营养原料25-羟基维生素D3等[5] - 在天然甜味剂及色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5] 行业会议信息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行聚焦AI+生物智造赛道[6][8] - 会议包含开幕式全体大会和三大专题论坛:绿色化工与新材料AI+生物制造未来食品&农业[9] - 同期举办《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闭门研讨会分享工信部典型案例[6][9]
专家访谈汇总:钟睒睒“豪赌”医美
创新药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促进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1] - 政策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并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方式提供长期资金支持[1] - 2023年1-5月批准的创新药品数量创近五年新高,中国原创研究成果获国际认可[1] - 三生制药、石药集团、荣昌生物等公司宣布重要国际合作协议,显示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1] - 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等企业通过配股融资加大研发投入,体现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研发的支持[1] 消费促进政策与市场趋势 -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中央财政补贴力度加大且范围扩展至家电、净水器、洗碗机等产品[2] - 服务消费(文旅、餐饮、娱乐)恢复空间较大,未来政策可能向该领域扩展[2] - 提高养老金、育儿补贴等政策对"一老一小"群体的精准支持将中长期推动消费增长[2] - 2007-2012年家电下乡政策显著带动农村耐用品消费,财政补贴与基础设施改善共同促进增长[1] - 农村税费改革、农网建设等配套措施为消费政策实施奠定基础[1] 大宗商品市场展望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促进铜补库需求,中国稳内需政策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将推动铜价上涨[2] - 中国房地产回稳及城市更新项目减缓铝需求下降,交通和光伏领域需求增加导致供需矛盾加剧[2] - 黄金资产配置需求增加叠加黄金股业绩兑现期,板块或迎"戴维斯双击"[2] - 中国对钨钼实施出口管制,2025年首批钨矿开采指标同比减少6%,供需矛盾推动价格上涨[2] AI与合成生物技术企业动态 - 镁伽科技为智慧实验室和智能制造提供自主智能体解决方案,收入快速增长但持续亏损[3] - 公司2022-2024年年度亏损分别为7.59亿元、7.42亿元和7.80亿元[3] - 面临传统机器人制造商转型和新兴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3] - 智能体技术研发涉及复杂成像、测量、AI等领域,存在技术不达预期风险[3] 医美行业战略投资案例 - 锦波生物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至14.43亿元,净利润从5738.73万元增至7.32亿元,净利率从24.38%提升至50.68%[3] - 养生堂战略投资锦波生物20亿元,钟睒睒将间接持股10.58%成为第二大股东[3] - 养生堂的零售终端网络和消费者管理经验将助力锦波生物生产体系建设和渠道拓展[3][4] - 合作可使锦波生物利用农夫山泉渠道快速打开市场,提升产品认知度[4] - 养生堂通过投资布局生物医药领域,为其传统饮料业务提供增量[4]
杭州为合成生物技术“找市场”
杭州日报· 2025-07-01 11:03
行业动态 - 杭州举办AI+合成生物产业链创新融合对接会 主题为"智链共生 合成未来" 吸引生物医药 食品饮料 保健品等领域100多家企业参与 [1] - 恩和生物 衍进生物 华大基因 浙大国际科创中心等企业和平台进行路演 展示AI+合成生物领域最新成果和应用案例 [1] - 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 农业 食品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能解决传统食品制造业面临的成本高 效率低 污染大等问题 [1] - AI技术显著提升合成生物研发效率 使生物设计从"反复试错"转变为"精准预测" 推动基因设计和路径优化等环节 [1] 技术应用 - 合成生物通过"细胞工厂"定向合成技术 可生产天然色素 功能性多肽 保鲜剂等原料 在保鲜 防腐与营养功能原料方面具有优势 [1] - AI与合成生物技术融合 有望为食品 保健品等传统产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 - 技术端与应用端存在信息壁垒 酶工程 合成菌种等先进技术难以对接实际场景需求 [2] 产业发展 - 杭州将合成生物列为重点发展的"五大风口潜力赛道"之一 是生物医药领域增长迅猛的新赛道 [2] - 杭州已出台专项政策 三年行动计划 组建产业联盟 设立专项基金 推动创新资源聚集和产业生态优化 [2] - 目前杭州已聚集172家相关企业 形成从菌种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产业产值约200亿元 [2] - 对接会旨在打通"技术供给-场景需求"双向通道 推动合成生物在食品 保健品 化妆品等领域落地 [2]
合成生物学周报:工信部启动生物制造中试平台计划,南林大研发非粮生物基隔热材料-20250618
华安证券· 2025-06-18 2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合成生物学周报》面向一、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企业信息 [3] - 生命科学前沿研究活跃,生物技术融入经济社会,国家发改委印发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将出现 [3] 各部分总结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2025/06/09 - 2025/06/13)合成生物学领域个股整体上涨 9.36%,排名第 1 [17] - 涨幅前五公司为苏州龙杰(+18%)、翰宇药业(+12%)、亿帆医药(+11%)、苑东生物(+11%)、百济神州(+9%),1 家化工、3 家医药、1 家生物医药 [20] - 跌幅前六公司为嘉必优(-7%)、贝瑞基因(-7%)、华恒生物(-6%)、华熙生物(-6%)、莲花健康(-5%)、保龄宝(-5%),4 家食品或生物医药、1 家生物医药、1 家化工 [23] 公司业务进展 - 虹摹生物与易智唯思合作打造“虹摹 - 易智唯思生物制造 AI 智能体创新中心”,推进“AI 工程师生物智造套件”,助力产业智能化转型 [26] - 宜可生物在苏州太湖新城落地,推进 PHA 生物塑料树脂产业化,规划建研发中心与万吨级生产基地,全球 PHA 市场预计 2030 年达 3.67 亿美元 [26] - 中环新能源与霍尼韦尔 UOP 合作,共建可持续航空燃料全产业链,首个项目拟 2027 年前在合肥周边启动 [27] - 巴斯夫完成 Rheovis 系列生物基替代,新产品生物基含量 35%,碳足迹减 30% [28] - 阿斯利康与石药达成超 50 亿美元战略合作,阿斯利康支付 1.1 亿美元预付款,设研发与销售里程碑付款 [29] 行业融资跟踪 - 2025 年以来近百家企业完成新融资 [33] - 景嘉航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用于核心管线开发,有 8 条在研管线,JJH002 进入 IIT 阶段 [34] - Mosanna Therapeutics 完成 8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推进 MOS118 II 期临床开发及管线拓展 [34] 公司研发方向 - 君实生物“二合一”重组蛋白猴痘疫苗 JT118 获 NMPA 受理,有望填补国内猴痘疫苗空白 [39] - 巨石生物抗体偶联药物 SYS6040 获美国 FDA 临床批准,针对晚期实体瘤有广谱杀伤潜力 [39] - 苏尔寿开设 PLA 瑞士创新技术中心,专注可再生生物聚合物工艺开发与规模化生产 [40] - Boss Design 推出生物聚氨酯环保座椅系列,Uma 碳足迹降 75%,Mila 具极简环保特色 [40] 行业科研动态 - 研究在细菌中发现可合成红藻天然产物类二萜的合酶,构建生物合成路径模型 [42] - 提出“溶剂切换”策略,将废弃 PET 高效解聚为 TPA 与 EG,选择性合成 LA 或 GA [42] - 通过改造酿酒酵母代谢,实现氧化还原平衡与 ATP 供应,提升非乙醇产物得率 8 - 11 倍 [42] 周度公司研究 - BioNTech 是德国生物技术公司,以 mRNA 技术为核心,开发癌症、传染病疫苗及再生医学疗法 [43] - 核心研究方向是用 mRNA 技术构建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案,拓展至多种疾病疫苗开发及管线布局 [44] - 2023 年收购 InstaDeep 加强 AI 驱动药物开发能力,交易约 5 亿欧元 [45] - 2025 年拟全股票收购 CureVac,强化 mRNA 抗癌免疫疗法能力 [46] 重点事件分析 - 上海交大倪俊团队构建 iMECS 系统,将木质素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天然产物 [50] - 以阿魏酸合成姜黄素,产量提升至传统方法 14.5 倍;合成香兰素,产量 106.0 mg/L,转化率 98.21% [51] - 从对香豆酸合成覆盆子酮,产量达 118.9 mg/L,生产力提升近 48 倍;合成白藜芦醇和柚皮素,产率分别达 211.3 mg/L 与 229.1 mg/L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