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具身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机械:多场景机器人加速出海,固态电池产业持续推进
机械设备行业表现 - 上周机械设备指数涨跌幅为+0.28%,关注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叉车、出口链、3C设备板块 [1] 机器人领域 - 多场景机器人加速出海,技术突破与盈利改善驱动价值重估 [1] - 卧安机器人聚焦AI具身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达11.9%,日本市场占比超57% [1] - 云迹科技专注酒店服务场景,在线机器人数量全球领先 [1] - 极智嘉在仓储AMR领域连续六年保持全球第一,海外收入占比超70% [1] - 具备核心技术、全球化布局与盈利改善趋势的机器人企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1] - 建议关注具备底层技术研发、专利储备及海外市场拓展能力的公司 [1] 锂电领域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提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布局中试线并推进样品验证 [2] - 部分企业已实现半固态量产,预计2025~2027年将进入全固态小批量投产阶段 [2] - 固态电池在材料体系与工艺路径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设备提出全新要求 [2] - 设备环节有望作为产业化前置环节率先受益,头部设备厂商加快产品验证与客户导入节奏 [2] - 先导智能推出覆盖干法混料、转印等核心工序的整线解决方案 [2] - 赢合科技、海目星、杭可科技等在涂布、辊压、复合等关键环节完成样机交付和技术迭代 [2] 其他重点板块 - 叉车行业受益具身智能快速发展,无人叉车、具身搬运机器人趋势逐渐明晰 [3] - 出口链条受益越南关税政策落地,区域制造成本差拉大,出海产能优势加速兑现 [3] - 3C设备短期受益苹果硬件产品创新带来的新工艺需求,中期受益东南亚新建产能拉动 [3]
获“大疆之父”李泽湘投资 卧安机器人冲击“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
经济观察网· 2025-06-14 14:42
公司概况 - 卧安机器人是专注于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研发的企业,旨在实现家庭场景的全面智能化[2]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前身卧安科技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深圳,在日本设有市场运营中心[7] - 2024年总营收突破6亿元,毛利率达51.7%,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9.0%[4][8]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以7.1亿元成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市场份额11.9%[6] - 在日本市场连续三年保持零售额第一,2024年日本收入占比57.7%[8] - 在亚马逊日本站有四款热销产品位居细分赛道冠军,包括智能插头(3781日元)、窗帘开关器等[8] 产品与技术 - 首创手指机器人(2017年),产品具备AI决策能力,可自主学习用户习惯[6][11] - SwitchBot品牌系列涵盖智能锁、扫地机器人等近十款产品,通过亚马逊销往90多个国家[7][8]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开支1.12亿元,较2022年增长80.65%[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2.75亿元增至6.10亿元,毛利从0.94亿元跃升至3.16亿元[8] - 经调整EBITDA于2023年转正,2024年达2608万元,但净利润仍亏损307.4万元[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显著,2024年达1.72亿元,占营收比重28.2%[9] 资本运作 - 2025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用于研发升级及全球市场拓展[3][12] - 累计完成6轮融资,估值从天使轮1.6亿元飙升至C轮40.5亿元[12] - 股东包括李泽湘(持股12.98%)、高瓴资本、源码资本等知名机构[11][12] 创始人背景 - 创始人李志晨为哈工大本科、南洋理工硕士,34岁即带领公司冲刺IPO[10][11] - 核心团队多来自哈工大,CFO胡治东具备中金公司投行背景[10][12] - 创业初期通过众筹推出SwitchBox小盒子,2017年凭借手指机器人打开市场[11]
大疆教父李泽湘孵化,高瓴、源码加持,年增速50%的AI具身机器人第一股卧安机器人赴港IPO
格隆汇· 2025-06-08 19:29
公司概况 - 卧安机器人成立于2018年,是全球领先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产品覆盖智能操控、家务劳动、智慧管家、养老护理、安全防护、能源管理等家庭核心场景 [1] - 公司旗舰品牌SwitchBot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10万App注册用户,连接设备超910万台,55%用户连接两款及以上产品 [2]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50%,核心团队来自哈工大、港科大、多伦多大学、北大及谷歌等顶尖机构,拥有269项专利(含43项发明专利) [4][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以11.9%市场份额位居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领域第一,且是唯一布局全品类的提供商 [2] - SwitchBot品牌连续三年(2022-2024)蝉联日本市场零售额第一,欧洲市场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8% [2] - 公司95%以上收入来自日本、欧洲及北美市场,在这些区域零售额增速均居行业领先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2.746亿元增至2024年6.099亿元,三年CAGR达49% [4] - 毛利从2022年0.941亿元飙升至2024年3.156亿元,CAGR达83.1%,毛利率从34.3%提升至51.7% [4] - 亏损从2022年8700万元大幅缩减至2024年310万元,经调整EBITDA在2023-2024年转为正值(580万元及2600万元)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180万、8920万及1.12亿元,CAGR达34.7%,平均占收入比重20% [4] - 获李泽湘、高秉强等机器人专家出任非执行董事,并有高瓴资本、源码资本、达晨等明星机构投资 [5] 行业前景 - 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59亿元激增至2029年624亿元,CAGR达60.2% [5] - 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与定义者,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品牌影响力有望持续引领发展 [5]